bāo,(1) 赞扬,夸奖,与“贬”相对。【组词】:褒奖。褒扬。褒贬。褒义词。(2) 衣襟宽大。【组词】:褒衣博带。(3)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勉县东南。亦称“有褒”。
biǎn,(1) 给予低的评价,与“褒”相对。【组词】:贬低。贬义。褒贬(①评论好坏;②指出缺点)。(2) 减低,降低。【组词】:贬值。贬职。
1. 赞扬和指责,借指评论好坏。
例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三国演义》
褒贬是非。
英[ praise and disparage; ]
2. 说…的坏话,恶意批评(偏义复词)
例别在背地里褒贬人。
英[ speak ill of; ]
⒈ 批评是非、优劣。
引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⒈ 偏义复词,专指不好的批评。
引《红楼梦·第一四回》:「并不偷安推托,恐落人褒贬,因此日夜不暇,筹划得十分的整肃。」
1.并无一字褒贬,只对事件本身作客观记述。
2.作为小说家,德莱塞的地位向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3.对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件事的评价,我国学术界历来褒贬不一。
4.黄雀躲藏着,等待的是能捕捉螳螂;愚蠢的农夫同样躲藏着,等待的却是有一只兔子撞向树桩。同样是等待,而后人的褒贬却不同。它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坏的一面,一切却取决于你如何使用这把剑。
5.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6.又不得效薄技于前,以希一字之褒贬。
7.我们不要在背后褒贬别人,这样做不利于团结。
8.俯仰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9.古往今来,人们对小草的评价一直是褒贬不一,笔者属褒奖派,偏爱小草,故颂之。
10.我们在褒贬古代作家、作品的时侯,不能脱离开当时的社会背景。
11.朝气蓬勃的你史无前例的把一些褒贬不一的词组成井然有序的一句话,虽然有人不以为然然后你却倍儿欣慰。
12.评论家对这部书的社会影响尚未作出褒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