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否 [shàn fǒu]
1. 善恶;好坏。
3. 犹褒贬。
善否 引证解释
⒈ 善恶;好坏。
引《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三国 魏 应璩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周 征 殷 而年丰, 卫 伐 邢 而致雨。善否之应,甚於影响。”
⒉ 犹褒贬。
引《国语·晋语一》:“今子内固而外宠,且善否莫不信,若外殫善而内辱之,无不迁矣。”
韦昭 注:“所善恶无不见信。”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唐观察使》:“毁誉善否,随其意好。”
善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关闬释义:关塞和城郭的门户。《管子·九守》:“关閈不开,善否无原。”尹知章 注:“既不开其关閈,故善之与不善不得知其原矣。”唐 柳宗元《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其宫室城郭之大、河山之富、关閈之壮,与其土疆之所出、风俗之所安、王业之所兴,苟得闻而覩之足矣。”
- 2.
善不释义:同“善否”。不,通“否2”。
- 3.
宝龟释义:⒈古代用以占卜吉凶的龟。 《书·大诰》:“寧王 遗我大宝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初,臧昭伯 如 晋,臧会 窃其宝龟 僂句。”宋 苏轼《坤成节功德疏文》之四:“右伏以上帝储休,遗宝龟而降圣;羣方仰德,执瑞玉以来宾。”唐 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昌黎 韩宣英,好实蹈中之士也……是必能知风俗之良窳,采寮之善否,盍尝问焉?足为羣疑之宝龟也。”⒉引申指能决疑的人。
- 4.
操业释义:⒈从事职业的活动。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二商》:“姪年十五,荏弱不能操业。”聂绀弩《谈鸨母》:“妓老不能操业,多蓄雏妓,而自为之母,故曰鸨母。”⒉志行,节操。《晋书·谢尚传》:“犹当崇其操业,以弘风尚。”晋 葛洪《抱朴子·清鉴》:“考操业於闺閫,校始终於信効,善否之验,不其易乎。”《南史·李元履传》:“子 元履,幼有操业,甚闲政体,为司徒 竟陵王 子良 法曹参军。”
- 5.
敦厖释义:⒈亦作“敦庬”。 丰厚,富足。《左传·成公十六年》:“是以神降之福,时无灾害,民生敦厖,和同以听。”杜预 注:“敦,厚也;厖,大也。”孔颖达 疏:“言人之生计,若财物足,皆丰厚而多大。”《国语·周语上》:“夫民之大事在农……敦庬纯固,於是乎成。”宋 黄庭坚《送彦孚主簿》诗:“君但隐几笑,诸老嘆敦厖。”⒉敦厚。汉 王充《论衡·自纪》:“没华虚之文,存敦厖之朴。”《后汉书·孔融传》:“古者敦庬,善否不别,吏端刑清,政无过失。”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以硕大敦厖之德,生於文明之运,矢厥謨猷,出入隆显。”
- 6.
敦庞释义:⒈亦作“敦龎”。 丰厚,富足。明 归有光《何氏先茔碑》:“凡 何 氏之葬者,悉山泽之敦龎纯固,以忠厚世其家。”清 钱谦益《<石田诗钞>序》:“石田 生于 天顺,长于 成弘,老于 正德 初,当国家昌明敦龎,重熙累洽之世。”参见“敦厖”。⒉厚大;壮大。宋 陈亮《陈府君墓志铭》:“生而敦庞,以壮门户;长则克家,以光厥祖。”清 钱谦益《赠文文起宫相六十序》:“敦庞魁硕之人,应运而生。”⒊敦厚朴实。汉 孔融《肉刑议》:“古者敦庞,善否不别。”明 方孝孺《王中夫先生像赞》:“生混合治安之时,备敦龎淳厚之气。”清 龚
- 7.
板儿释义:⒈木板。 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三十年前解开你(指柳树精),都是板儿。”⒉明 清 时铜钱的俗称。多指劣钱。明 董穀《碧里杂存·板儿》:“正德 丁丑,余始游京师。初至,见交易者皆称钱为板儿,怪而问焉,则所使者皆低恶之钱,以二折一,但取如数,而不视善否,人皆以为良便也。既而南还,则吾乡皆行板儿矣。好钱遂阁不行。”清 翟灏《通俗编·货财》:“今京师犹有以二折一之例,但呼小钱。其好钱乃谓之老官板儿。”⒊指戏曲、乐曲唱腔中的节拍。明 汤显祖《紫箫记·审音》:“唱有三紧:一要调儿记得远;二要板儿落得稳;三要
- 8.
综核释义:亦作“综覈”。谓聚总而考核之。《世说新语·赏誉》“刘庆孙 长才”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八王故事》:“刘舆 才长综覈。”《旧唐书·代宗纪》:“至于领録天下之纲,综覈万事之要,邦国善否,出纳之由,莫不处正於会府也。”宋 苏辙《代滕达道龙图苏州谢上表》之一:“方先帝临御之始,寔羣臣综覈之秋。”《明史·刘安传》:“今明天子综核於上,百执事振刷於下,丛蠹之弊十去其九,所少者元气耳。”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西人综核贸易情形,大率以十年为一运。”
- 9.
诞信释义:虚假和诚实。《庄子·在宥》:“善否相非,诞信相讥。” 成玄英 疏:“诞,虚;信,实。”
- 10.
起予释义:⒈《论语·八佾》:“子曰:‘起予者,商 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孔子 言 子夏 能发明我意,可与共言《诗》。”后因用为启发自己之意。唐 韩愈《量移袁州张韶州端公以诗相贺因酬之》诗:“将经贵郡烦留客,先惠高文谢起予。”宋 苏轼《答任师中家汉公》诗:“我时年尚幼,作赋慕 相如。侍立看君谈,精悍实起予。”清 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且以区区之见,私诸同志而求起予。”⒉指启发他人。《文选·应璩<与广川长岑文瑜书>》:“周 征 殷 而年丰,卫 伐 邢 而致雨,善否之应,甚於影响,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