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信牌 信牌的意思
xìnpái

信牌

简体信牌
繁体
拼音xìn pái
注音ㄒㄧㄣˋ ㄆㄞ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ìn shēn,(1) 诚实,不欺骗。【组词】: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2) 不怀疑,认为可靠。【组词】:信任。信托。信心。信念。(3) 崇奉。【组词】:信仰。信徒。(4) 消息。【组词】:信息。杳无音信。(5) 函件。【组词】:信件。信笺。信鸽。信访。(6) 随便,放任。【例句】: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7) 同“芯”。(8) 姓。(1) 同“伸”,舒展开。(2) 同“伸”,表白。

pái,(1) 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做的标志。【组词】:门牌。路牌。牌子。牌匾。牌价。(2) 凭证。【组词】:金牌。银牌。腰牌。(3) 产品的商标。【组词】:名牌货。(4) 古代兵士在战争时或现代警察在驱散示威者时用来遮护身体的东西。【组词】:盾牌。挡箭牌。(5) 娱乐或赌博用的东西。【组词】:纸牌。扑克牌。麻将牌。(6) 神主、灵位或题着名字作为祭祀对象的木牌。【组词】:牌位。(7) 词曲的调名。【组词】:词牌。曲牌。牌子曲。

基本含义

指遵循信用和守信承诺的标志或证据。

信牌的意思

信牌 [xìn pái]

1. 即传信牌。宋仁宗康定元年五月,制军中传信牌,传递军中文件时,以为凭信。《宋史·舆服志六》:“传信木牌:先朝旧制,合用坚木朱漆为之,长六寸,阔三寸,腹背刻字而中分之,字云某路传信牌。却置池槽,牙缝相合。又凿二窍,置笔墨,上帖纸,书所传达事。用印印号上,以皮系往来军吏之项。临阵传言,应有取索,并以此牌为言,写其上。”元代民事亦用信牌,凡诸管官以公事摄所部,并用信牌。参阅清薛允升《唐明律合编·信牌》。

信牌 引证解释

⒈ 即传信牌。 宋 仁宗 康定 元年五月,制军中传信牌,传递军中文件时,以为凭信。 元 代民事亦用信牌,凡诸管官以公事摄所部,并用信牌。参阅 清 薛允升 《唐明律合编·信牌》。

《宋史·舆服志六》:“传信木牌:先朝旧制,合用坚木朱漆为之,长六寸,阔三寸,腹背刻字而中分之,字云某路传信牌。却置池槽,牙缝相合。又凿二窍,置笔墨,上帖纸,书所传达事。用印印号上,以皮繫往来军吏之项。临阵传言,应有取索,并以此牌为言,写其上。”


信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传信牌释义:古代军中传递文件所用的牌,简称信牌。
    • 2.
      信牌释义:即传信牌。宋 仁宗 康定 元年五月,制军中传信牌,传递军中文件时,以为凭信。《宋史·舆服志六》:“传信木牌:先朝旧制,合用坚木朱漆为之,长六寸,阔三寸,腹背刻字而中分之,字云某路传信牌。却置池槽,牙缝相合。又凿二窍,置笔墨,上帖纸,书所传达事。用印印号上,以皮繫往来军吏之项。临阵传言,应有取索,并以此牌为言,写其上。”元 代民事亦用信牌,凡诸管官以公事摄所部,并用信牌。参阅 清 薛允升《唐明律合编·信牌》。
    • 3.
      心红释义:⒈纯红的朱砂。《元典章·户部七·拟支年销钱数》:“成造信牌,彩画图本,淹藏菜蔬,印色心红,并诸名项杂支。”⒉指红色印泥。明 沉榜《宛署杂记·各衙门》:“兵科:每年取心红,折价一两五分。”《六部成语·户部》“心红银”注:“心红,印肉也。”⒊谓内心喜悦。黄飞卿《五伯娘和新儿媳》:“今年的甘蔗黑绿绿的,抢着往上长,亩产三万斤看来是拿稳了,也难怪社员们看了心红。”⒋谓内心赤诚。李季《梅园青松》诗:“横眉冷眼不怕鬼,心红胆壮看咱们谁怕谁。”
    • 4.
      木契释义:木制的符信或凭证。《新唐书·百官志一》:“凡有召者,降墨敕,勘铜鱼、木契,然后入。”宋 周去非《岭外代答·木契》:“猺人无文字,其要约以木契,合二板而刻之,人执其一,守之甚信。”《宋史·兵志十》:“康定 元年,颁铜符、木契、传信牌。”《辽史·仪卫志三》:“木契,正面为阳,背面为阴,閤门唤仗则用之。”
    • 5.
      淹藏释义:⒈犹隐藏。 明 李东阳《送李士常》诗之五:“圣朝富勋业,科聘须贤良,愿子出努力,毋为久淹藏。”⒉腌藏。用盐等腌渍以保藏。《元典章·户部七·拟支年销钱数》:“成造信牌,彩画、图本,淹藏菜蔬,印色心红并诸名项杂支,今后年销钱粮内遇有似此名项者,就支随即申覆。”

信牌(xinp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信牌是什么意思 信牌读音 怎么读 信牌,拼音是xìn pái,信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信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