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慧 [sù huì]
1. 早慧。
2. 生来就有的悟性。
4. 佛教语。指前世所作的善业。
夙慧 引证解释
⒈ 早慧。
引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古之圣贤,生而神灵,长而狥齐,固不在夙慧之列也。”
⒉ 生来就有的悟性。
引《红楼梦》第一回:“士隐 本是有夙慧的,一闻此言,心中早已悟彻。”
⒊ 佛教语。指前世所作的善业。
引清 洪昇 《长生殿·情悔》:“业障縈,夙慧轻。今夕徒然愧悔生,泉路茫茫隔上清。”
清 赵翼 《游孝女测字养亲》诗:“嗟哉女何贤, 曾 閔 出巾櫛,岂惟夙慧深,托业良可卹。”
夙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圣童释义:犹神童。《后汉书·张堪传》:“﹝ 张堪 ﹞年十六,受业 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后汉书·循吏传·任延》:“任延 字 长孙,南阳 宛 人也。年十二,为诸生学於 长安,明《诗》、《易》、《春秋》,显名太学,学中号为 任圣童。”宋 孔平仲《续世说·夙慧》:“孙思邈 七岁就学,日诵千餘言。弱冠,善谈 庄 老 及百家之説,兼好释典,洛州 总管 独孤信 见而叹曰:‘此圣童也。’”清 王晫《今世说·言语》:“曹 名 尔堪,字 子顾,浙江 嘉善 人。十岁能属文,十二岁善诗词,时人拟之圣童。”
- 2.
理道释义:⒈道理;理法。 汉 徐干《中论·修本》:“人心莫不有理道,至乎用之则异矣,或用乎己,或用乎人。”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三年四月》:“今陛下还宫已数日,将士直突呼叫,入至殿门,诚为不知理道。”严复《论世变之亟》:“中国 理道与西法最相似者,曰恕,曰絜矩。”⒉理政之道。唐 韩偓《朝退书怀》诗:“孜孜莫患劳心力,富国安民理道长。”《旧五代史·世袭传二·钱鏐》:“﹝ 钱鏐 ﹞迨於晚岁,方爱人下士,留心理道,数十年间,时甚归美。”宋 王谠《唐语林·夙慧》:“开元 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⒊指文章的
- 3.
自举释义:⒈自我推荐。《逸周书·酆保》:“十败:一、佞人败朴,二、諂言毁积,三、阴资自举……”宋 王谠《唐语林·夙慧》:“开元 初,潞州 常敬忠,十五明经擢第,数年遍诵五经,上书自举云:‘一遍诵千言。’”⒉凭自己的好恶来推荐人。《韩非子·有度》:“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⒊自己举起。《庄子·逍遥游》:“魏王 貽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新唐书·韩滉传》:“始,漕船临 江,滉 顾僚吏曰:‘天子蒙尘,臣下之耻也。’乃自举一囊,将佐争负之。”⒋自我检举。《明律·名例律·公事失错
- 4.
韶令释义:聪慧;美好。 《宋书·谢庄传》:“年七岁,能属文,通《论语》。及长,韶令美容仪。”清 王晫《今世说·夙慧》:“徐电发 蚤岁韶令,天姿英敏。”清 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崔科 后起之秀,目未见前辈典型,然有一种天然韶令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