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成 [táo chéng]
1. 陶冶使成就。
3. 犹捞摸。
陶成 引证解释
⒈ 陶冶使成就。
引汉 扬雄 《法言·先知》:“圣人乐陶成天下之化,使人有士君子之器者也。”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臣愿陛下鉴 汉、唐、五代 之所以乱亡,惩 晋武 苟且因循之祸,明詔大臣,思所以陶成天下之才。”
《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那南方中的举人进士不知费了先生多少陶成,多少指点,‘铁杵磨针’,才成正果。”
⒉ 犹捞摸。
引《荡寇志》第一二〇回:“那班无赖子弟弄得嫖赌精空,起心此图,想赚去卖了,陶成几个嫖赌本钱。”
国语词典
陶成 [táo chéng]
⒈ 规矩、格局。
引《海上花列传·第六回》:「说出来个闲话阿有点陶成!面孔才勿要哉!」
⒉ 摸捞。
引《荡寇志·第五〇回》:「那班无赖子弟,弄得嫖赌精空,起心此图,想赚去卖了,陶成几个嫖赌本钱。」
陶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主籍释义:⒈主掌册籍。 明 沉德符《野获编·徵梦·甲戌状元》:“﹝ 杏源 ﹞云顷梦为 都城隍 摄去,大怒见詰,汝何人,敢以淫媟事上瀆。亟呼主籍者检其禄,则註定甲戌科状元,官至吏部左侍郎,年七十九岁。”⒉早已定居的住户。陶成章《浙案纪略·濮振声传》:“该地居民遂分为三种状态,其第一种曰主籍,係军兴前之旧居,俗称曰老百姓。”
- 2.
前拒释义:⒈前阵。拒,方阵。《左传·昭公元年》:“为五陈以相离,两於前,伍於后,专为右角,参为左角,偏为前拒,以诱之。”《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又以右丞相从 高帝 击 黥布,攻其前拒,陷两陈,得以破 布 军。”裴駰 集解:“拒,方阵。”⒉引申为前锋。陶成章《浙案纪略·刘家福传》:“刘家福 兵起,有楷 常为前拒,当者輒破,俘斩 清 兵甚众。”
- 3.
勾煽释义:串连鼓动。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云南河口起义清方档案》:“查滇越鉄路火车到 河口 后,不愿照章停留,听候查验,暨路工多 广 人,虑有勾煽,迭向其交涉,并陈明钧部在案。”陶成章《浙案纪略》附录《绍兴府暨山会两县会禀各宪文》:“﹝ 光绪 ﹞三十二年间,秋瑾 又以上海公学之名,创设学会,藉以勾煽同志,结为党援。”
- 4.
客游释义:⒈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唐张谓《别睢阳故人》诗:“少小客游梁,依然似故乡。”《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丁戍﹞客游北京,途中遇一壮士,名唤卢彊。”清毛岳生《赠奉直大夫福建台湾县知县姚君墓志铭》:“君继娶灊山徐氏,有装送,君悉出以偿负,仍不足,乃遂客游至殁。”周咏《杂诗》:“客游无可乐,垂涕望故乡。”陶成章《浙案纪略·濮振声传》:“濮振声与其友周鑑……等,均以善驭客游,见称乡里。客游亦均仰望而崇拜之。”⒉指在外寄居或游历之人。⒊在外寄居或游历。
- 5.
材士释义:⒈勇武之士。《墨子·备水》:“先养材士,为异舍食其父母、妻子以为质。”《战国策·东周策》:“宜阳 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二世 ﹞尽徵其材士五万人为屯卫 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陶成章《浙案纪略·蒋菉飞传》:“蒋菉飞 与 高 氏兄弟皆材士也。”⒉才智之士。《吕氏春秋·报更》:“魏 氏人 张仪,材士也。”宋 曾巩《亡兄墓志铭》:“圣贤百氏、骚人材士之作……莫不皆熟。”章炳麟《<革命军>序》:“以是为义师先声,庶几民无异志,而材士亦知所返乎!”
- 6.
畜志释义:立志。陶成章《浙案纪略》附录《徐锡麟供》:“我畜志排 满 十有餘年,今日始达目的。”
- 7.
苟且因循释义:得过且过,不求进取。 宋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臣願陛下鑑 漢、唐、五代 之所以亂亡,懲 晉武 苟且因循之禍,明詔大臣,思所以陶成天下之才。”郭沫若《羽书集·把精神武装起来》:“烂熟的封建文明持续了过分长久的年代,没有得到蜕变,更加以 清 朝三百年的无理的统制,养成了一种苟且因循的习惯,毫无积极进取的精神。”
- 8.
营官释义:⒈营一级的长官。《清史稿·兵志三》:“二年,乃改仿 湘 军成规,以五百人为一营,设营官、哨队官及亲兵。”陶成章《浙案纪略·濮振声传》:“五哨为营,有营官,号曰千夫长。”⒉指负责地方武备和治安的官吏。《红楼梦》第一一一回:“林之孝 便叫人开了门,报了营官。”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附《上杨提台禀帖》:“驻防营官之在卑县者,卑职每留意周旋。”
- 9.
薰陶释义:熏染陶冶。比喻因为经常和某些人物或环境相接触,而使人在思想、性格、品德等方面受到好的影响。《宋史·道学传一·程颐》:“今夫人民善教其子弟者,亦必延名德之士,使与之处,以薰陶成性。”《明史·黄巩传》:“可以涵养气质,薰陶德性。”杨沫《花蕊》:“就在这些美的感染、薰陶下,我仿佛年轻起来了。”
- 10.
虐遇释义:虐待。唐 孟棨《本事诗·徵异》:“復娶妻 李氏,悍怒狠戾,虐遇五子,日鞭箠之。”陶成章《浙案纪略》上卷第二章第一节:“满 人虐遇 汉 人,无人不愤。”鲁迅《坟·摩罗诗力说》:“修 黎者,以千七百九十二年生于 英 之名门……比入中学,大为学友暨校师所不喜,虐遇不可堪。”
- 11.
诇知释义:谓侦察得知。《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臣请筑垒於 博州 东岸以固 河 津,既得以应接东 平,又可以分贼兵势。但虑 彦章 詗知,径来薄我,城不能就。”清 吴伟业《鹿樵纪闻》卷下:“八月既望,詗知 佟 总督生日,引兵袭之。”张篁溪《光复会领袖陶成章革命史》:“时留学生监督 汪大燮 詗知 成章 志,畏 成章 学陆军,多方阻之。”
- 12.
递禀释义:向上级呈送报告。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催徵》:“如顽户任催不纳,排年递禀摘拘。”陶成章《浙案纪略》上卷第三章第三节:“成章 主议改成师范学校……因亲至杭州学务处递禀,请其转达三司。”
- 13.
闻化释义:谓闻知风俗教化或受到教育感化而来归附。语本《后汉书·西南夷传·莋都》:“闻风向化,所见奇异。”张篁溪《光复会领袖陶成章革命史》:“爪哇岛 之 华 侨,闻化最晚,故入同盟会者甚尠。”
- 14.
饬查释义:命令下属调查。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故另示通行飭查。” 陶成章 《浙案纪略》上卷第四章第二节:“大通武备学堂分设,係 吕逢樵 所办,速即飭查的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