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外厉内荏 外厉内荏的意思
wàinèirěn

外厉内荏

简体外厉内荏
繁体外厲內荏
拼音wài lì nèi rěn
注音ㄨㄞˋ ㄌ一ˋ ㄋㄟˋ ㄖㄣˇ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ài,(1) 与“内”、“里”相对。【组词】: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组词】: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3) 指“外国”。【组词】:外域。外宾。外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组词】:外公。外婆。外甥。(5) 称岳父母。【组词】:外父。外姑(岳母)。(6) 称丈夫。【例句】: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组词】:外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例句】: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组词】:外旦。外末。外净。

lì,(1) 严格。【例句】:厉禁(➊列队警戒;➋严厉的禁令)。厉行(xíng )节约。(2) 严肃。【组词】:严厉。声色俱厉。(3) 凶猛。【组词】:厉害。雷厉风行。色厉内荏。(4) 磨,使锋利。【组词】:厉兵秣马。再接再厉。(5) 古同“疠”、“癞”,恶疮。(6) 姓。

nèi nà,(1) 里面,与“外”相对。【组词】: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组词】:内人。内亲。内弟。(3) 亲近。【例句】:内君子而外小人。(1) 同“纳”,收入;接受。

rěn,(1)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椭圆形,有锯齿,开白色小花,种子通称“苏子”,可榨油;嫩叶可食。亦称“白苏”。(2) 柔,软弱。【组词】:荏弱。荏染(柔弱的样子)。色厉内荏。(3) 古同“戎”、“壬”,大。

基本含义

表面上看起来很厉害,内心却很胆怯或软弱。

外厉内荏的意思

外厉内荏 [wài lì nèi rěn]

1. 表面强硬而内心虚弱。

外厉内荏 引证解释

⒈ 表面强硬而内心虚弱。参见“色厉内荏”。

《后汉书·郎顗传》:“今三公皆令色足恭,外厉内荏,以虚事上,无佐国之实,故清浊效而寒温不效也。”


国语词典

外厉内荏 [wài lì nèi rěn]

⒈ 外表坚强而内心懦弱。

《后汉书·卷三〇下·郎?传》:「今三公皆令色足恭,外厉内荏,以虚事上,无佐国之实。」


外厉内荏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外强中干释义:《左传·僖公十五年》:“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张脉偾兴,外强中干。 ” 意思是打仗时乘用异国的马,紧急时马就会血脉张动,外表很强大,实际内里很空虚。后多用来形容外表强大而实际虚弱的事物。
    • 2.
      外强中瘠释义: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虚弱。
    • 3.
      色厉内荏释义:外表强硬严厉,内心怯懦软弱。 《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厉:凶猛。荏(rěn):软弱。
    • 4.
      虚有其表释义: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不行。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记载,唐玄宗(李隆基)让萧嵩草诏,既成,不中意,掷其稿于地并说:“虚有其表耳。” 表:外貌。

外厉内荏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外柔内刚释义:柔:柔弱;内:内心。 外表柔和而内心刚正。
    • 2.
      表里如一释义:说话、行动和心里所想的完全一致。
外厉内荏是什么意思 外厉内荏读音 怎么读 外厉内荏,拼音是wài lì nèi rěn,外厉内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外厉内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