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过言 过言的意思
guòyán

过言

简体过言
繁体過言
拼音guò yán
注音ㄍㄨㄛˋ ㄧ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ò guo guō,(1) 姓。

yán,(1) 讲,说。【组词】: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组词】: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3) 汉语的字。【组词】: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4) 语助词,无义。【组词】: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5) 姓。

基本含义

过度言辞,言过其实

过言的意思

过言 [guò yán]

1. 错误的言论。

3. 过分夸大、过于激切的言论。

过言 引证解释

⒈ 错误的言论。

《礼记·哀公问》:“君子过言则民作辞,过动则民作则。”
郑玄 注:“君之言虽过,民犹称其辞;君之行虽过,民犹以为法。”
汉 杨修 《答临淄侯笺》:“君侯忘圣贤之显迹,述鄙宗之过言,窃以为未之思也。”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大臣者,探本真以奉君,过言有诛,矧旁饰躗言?”

⒉ 过分夸大、过于激切的言论。

《楚辞·九章·惜诵》:“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
唐 白居易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是时, 汉 兴四十载,万方大理,四海大和;而 贾谊 非不见之,所以过言者,以为词不切,志不激,则不能迴君听,感君心,而发愤於至理也。”
清 王夫之 《家世节录》:“先君口无过言,身无嫚度。”
梁启超 《论民族竞争之大势》:“英 煤涸竭之时,即 英国 衰亡之日,非过言也。”


国语词典

过言 [guò yán]

⒈ 过分的言论。

《楚辞·屈原·九章·惜诵》:「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


过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驷释义:⒈劣等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 曰:‘今以君之下駟与彼上駟,取君上駟与彼中駟,取君中駟与彼下駟。’既驰三辈毕,而 田忌 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宋书·颜俊传》:“议者不过言互市之利在得马,今弃此所重,得彼下駟,千匹以上,尚不足言,况所得之数,裁不十百邪。”唐 薛用弱《集异记·裴珙》:“仲夏自 郑 西归,及端午以覲亲焉。下駟蹇劣,日势已晚,方至石桥。”⒉比喻物之粗劣者,犹言下品或下等。宋 李纲《荔支后赋》:“汉 贡 南海,唐 驛 西川,皆荔支之下駟,乃并驾于中原,当时所见,得其粗焉。”清 陈
    • 2.
      作则释义:《礼记·哀公问》:“君子过言则民作辞,过动则民作则。”郑玄 注:“君之行虽过,民犹以为法。”本谓统治者的言行为百姓所效法。后指做榜样。
    • 3.
      发言释义:⒈发表意见(多指在会议上):发言权。 积极发言。他已经发过言了。⒉发表的意见(多指在会议上):他在大会上的发言很中肯。
    • 4.
      憃弱释义:愚笨懦弱。《艺文类聚》卷三一引 晋 张隐《文士传》:“邈矣 甘罗,超等絶伦;伊彼 杨乌,命世称贤。嗟予憃弱,殊才伟年;仰慙二子,俯媿过言。”《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策 年十一,素憃弱。会 闻之,心愠懟。”
    • 5.
      言以足志释义:足:完成;志:意愿。言语能够用来表达意愿。指思想可以通过言语反映出来。
    • 6.
      逸言释义:⒈逸豫之言。一说,过言,失言。⒉散失之言。
    • 7.
      钓语释义:谓通过言语、发话了解情况。

过言(guoy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过言是什么意思 过言读音 怎么读 过言,拼音是guò yán,过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过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