骡马 [luó mǎ]
1. 骡和马。泛指牲口。
骡马 引证解释
⒈ 骡和马。泛指牲口。
引《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家道营盛,外庄内宅焕然一新,米麦陈仓,骡马成羣,奴僕成行。”
国语词典
骡马 [luó mǎ]
⒈ 动物名。脊椎动物哺乳纲。由母的蒙古马和公的驴马交配而成,力大粗食,鸣声似驴,能负重行远,无繁殖能力。
骡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串铃释义:⒈中空的金属环,装金属球,可以套在手上,摇动发声,走江湖给人算命、看病的人多用来招揽顾客。 ⒉连成串的铃铛,多挂在骡马等的脖子上。
- 2.
六骡释义:匈奴 单于所乘之六匹骡马。
- 3.
咴咴释义:⒈骡马等叫声。⒉嘶叫声。
- 4.
响鼻释义:骡马等动物鼻子里发出响声叫打响鼻儿。
- 5.
头口释义:〈方〉牲口(指骡马等大牲畜)。
- 6.
头畜释义:牲畜。明 吴世济《太和县御寇始末·不起寇马》:“何况区区遗下头畜,吾忍作为官物夺诸其怀而有之乎?”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鸮鸟》:“西塞 用兵,市民间骡马运粮。杨 假此搜括,地方头畜一空。”清 沉榜《宛署杂记·宣谕》:“不许纵放头畜,作践田禾。”
- 7.
尥蹶子释义: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这马好(hào)尥蹶子,小心别让它踢着。
- 8.
役使释义:使用(牲畜);强迫使用(人力):役使骡马。役使奴婢。
- 9.
拉套子释义:方言。套车运物。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八:“康德 八年,我给你拉套子,我一匹青骡马拴在你马圈里,跟你一匹贼卵子儿马干起仗来。”原注:“套车运物。”
- 10.
搂包释义:兜揽买卖的中间人。《人民日报》8:“北京市 德胜门 关厢是全市骡马交易的中心,这里的交易一向被马店和搂包把持。”
- 11.
撂蹶子释义:骡马乱踢后脚。喻人着急时的莽撞行动。
- 12.
撩蹶子释义:骡马跳起来用后蹄向后踢。
- 13.
没笼头的马释义:喻指不受拘束的人。笼头,套在骡马等头上的东西,用以系缰绳或并挂嚼子。
- 14.
溪山行旅图释义:中国画。 宋代范宽作。绢本立轴。设色。画面上巨峰巍峨,势欲顶天;飞泉一线,自岩隙直落深谷。下部近景树木苍苍,坡石磊磊,溪水涟涟,山径中一队商旅正驱赶骡马前行。用笔刚峻质朴,境界雄浑壮阔。
- 15.
炸群释义:成群的骡马等由于受惊而四处乱跑:马炸群了!
- 16.
笼头释义:套在骡马等头上的东西,用皮条或绳子做成,用来系缰绳,有的并挂嚼子。
- 17.
肚带释义:围绕着骡马等的肚子,把鞍子等紧系在背上的皮带。
- 18.
脚乘释义:⒈运载工具,如舟车骡马等。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二:“臣寻急令 保德、火山、苛嵐 军人户各备脚乘於府州,请搬上件随军。”宋 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輒以一面告諭商旅,令储峙米斛,具水陆脚乘,以须度牒之至。”⒉指搬运费。宋 苏轼《论积欠六事状》:“又将钱折麦,所估麦价至低,又有仓省加耗及脚乘之类,一文至纳四五文。”《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二年》:“闻得商旅往来,贸易仅用会子,一为免商税,二为省脚乘,三为不復折閲。”
- 19.
衲帛释义:绣织上花纹的绸缎。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匠 大喜,随即到了市上,买了一身衲帛衣服,粉底皂靴,绒袜,瓦楞帽子,青丝绦,真川扇,皮箱骡马,办得齐整。”
- 20.
説真方卖假药释义:用甜言蜜语骗人。明 无名氏《广成子》第二折:“你便説真方卖假药,我去骡马市剪柳,出桶子撞亮。”聂绀弩《韩康的药店》:“要待允时,谁不知 西门庆 是说真方卖假药的都头,若非这等,怎的店里鬼不上门?”亦省作“説真方”。元 白朴《东墙记》第四折:“他一片胡言都是空,无些效功。他真是説真方把咱做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