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 [zhuàn xiě]
1. 写作。
例撰写一篇得体的墓志铭。
英[write;]
撰写 引证解释
⒈ 写作。
引鲁迅 《书信集·致山上正义》:“关于序文,恕不能如命,请你自行撰写吧。”
袁鹰 《不灭的诗魂》:“不屑于撰写这类诗文。”
国语词典
撰写 [zhuàn xiě]
⒈ 写作、著述。
例如:「撰写文章」。
撰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与时倶进释义:与时俱进由来已久,1910年初,蔡元培撰写《中国伦理学史》。
- 2.
专栏作家释义:就某种专门问题(如军事、经济、文艺等)经常在报刊上撰写文章的作者,因其文章往往发表于报刊的特定位置并有固定的专栏名目,故称。
- 3.
中都城释义:明 中都 皇城。在今 安徽省 凤阳县,明太祖 朱元璋 洪武 九年下诏营建。现遗存部分城门、门楼等,残存石雕精细、优美,琉璃制品形象生动。城南有 朱元璋 父母陵墓,陵前尚存精美的石人、石兽雕像和 朱元璋 亲自撰写的《大明皇陵碑》。
- 4.
临文释义:撰写或研读、抄录文辞。
- 5.
为命释义:撰写政令、盟会的文辞。
- 6.
主笔释义:⒈指报刊编辑部中负责撰写评论的人,也指编辑部的负责人。 ⒉主持撰写:这篇社论由你主笔。
- 7.
举状释义:宋制,举主向朝廷推举人材时,为被荐举人所撰写的荐举书称为举状。
- 8.
作书释义:⒈谓作典册。⒉指撰写献与天子的书或策。⒊创制文字。⒋写信。⒌谓写作。⒍练字;写字。
- 9.
修列释义:⒈撰写出来。⒉依次整理。
- 10.
修撰释义:⒈撰写;编纂。 《隋书·儒林传·刘炫》:“驰騖坟典,釐改僻谬,修撰始毕,图事适成,天违人愿,途不我与。”《隋书·牛弘传》:“三年,拜礼部尚书,奉勑修撰《五礼》,勒成百卷,行於当世。”《北史·序传》:“从 贞观 以来,屡叨史局,不揆愚固,私为修撰。”⒉官名。唐 代史馆有修撰,掌修国史,宋 有 集英殿、右文殿 等修撰。至 元 时,翰林院始设修撰。明 清 因袭之,一般于殿试揭晓后,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即授翰林院修撰。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清文献通考·职官七》。
- 11.
兴词告状释义:兴词:撰写并呈递状词;告状:打官司。写状词打官司。
- 12.
兴词构讼释义:兴词:撰写并呈递状词;构讼:打官司。写关词打官司。
- 13.
写状释义:⒈描摹形状。⒉撰写诉状。
- 14.
分传释义:⒈谓分别撰写传记。⒉指单个人的传记,与“合传”相对而言。
- 15.
制文释义:撰写文章。
- 16.
南书房释义:在 北京 故宫 乾清宫 西南隅,本 清 康熙帝 早年读书处。后选调翰林或翰林出身之官员到里面当值,除应制撰写文字外,并遵照皇帝旨意起草诏令,一度成为发布政令的地方。雍正 间军机处成立后,即专司文词书画之事。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先 文僖 公,以户部侍郎入直南书房。”清 昭槤《啸亭续录·南书房》:“本朝自 仁庙 建立南书房於 乾清门 右阶下,拣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充之。”
- 17.
历史学家释义:指以撰写历史著作为职业或对历史学的创立、发展与应用付出努力的知识分子。 以历史为自己学术研究对象的人群,一般都是指在该领域颇有威望的人士。历史学家包括历史记录的编撰者和历史材料的研究者。
- 18.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释义:也叫《四库全书总目》。书名。清代永瑢、纪昀主编。共二百卷。在编修《四库全书》时,将收入的图书撰写提要,编成此书。收正式入库书三千四百七十种,存目书六千八百一十九种。
- 19.
填讳释义:旧时子孙为祖先撰写行状碑志等文字。请人代写祖先名号,称填讳。唐 人称题讳。如 贞元 十五年《徐浩碑》,张式 撰,浩 次子 岘 书,碑尾有“表姪前 河南府 参军 张平叔 题讳”一行。宋 周必大《跋初寮王左丞赠曾祖诗》,末题“通直郎 田橡 填讳”。元《麻衣子神字铭》有“南阳 贡士 李珩 填讳”字样。参阅 清 王芑孙《碑版广例·碑用他人填讳书名例》。
- 20.
官撰释义:官府组织人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