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óng,(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组词】: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组词】:恐龙。(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组词】:龙颜。龙体。龙袍。(4) 姓。
hǔ,(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组词】: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2) 勇猛、威武。【组词】: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
bǎng bàng,(1) 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例句】:榜帖(官府的公告)。红榜。张榜。光荣榜。榜文。发榜。榜眼(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榜书(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类的大型字)。(1) 摇船的用具。【例句】:榜人(船工)。
1. 唐·贞元八年,欧阳詹与韩愈、李绛等二十三人于陆贽榜联第,詹等皆俊杰,时称“龙虎榜”。见《新唐书·文艺传下·欧阳詹》。后因谓会试中选为登龙虎榜。
⒈ 唐 贞元 八年, 欧阳詹 与 韩愈、李绛 等二十三人于 陆贽 榜联第, 詹 等皆俊杰,时称“龙虎榜”。见《新唐书·文艺传下·欧阳詹》。后因谓会试中选为登龙虎榜。
引宋 王禹偁 《赠状元先辈孙仅》诗:“粉壁乍悬龙虎榜,锦标终属鶺鴒原。”
元 鲜于必仁 《折桂令·韩吏部》曲:“龙虎榜声名播扬,凤凰池翰墨流芳。”
《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回目:“翰林高谈龙虎榜,中书冒占凤凰池。”
⒈ 科举考试完毕,朝廷公布的录取名单。
引《儒林外史·第四九回》:「翰林高谈龙虎榜,中书冒占凤凰池。」
⒉ 杰出人才的荣誉榜。
例如:「他今年投球表现优异,名列投手龙虎榜的第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