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朴学 朴学的意思
xué

朴学

简体朴学
繁体樸學
拼音pǔ xué
注音ㄆㄨˇ ㄒㄩ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ǔ piáo pò pō,(1) 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组词】:朴素。朴实。朴厚。朴质。(2) 朴实,朴素。【组词】:质朴。俭朴。(1) 朴树,落叶乔木,花淡黄色。木材可制器具。(1) 〔朴刀〕古代的一种武器,窄长有短把的刀,双手使用。(1) 姓。

xué,(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组词】: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例句】: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3) 掌握的知识。【例句】: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组词】:学说。哲学。数学。小学(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基本含义

指的是朴实无华的学问,强调注重基础、实用和真实。

朴学的意思

朴学 [pǔ xué]

1. 古代质朴之学,后泛指儒学经学。

[simple and plain learning;]

朴学 引证解释

⒈ 本指上古朴质之学。后泛指儒家经学。

《汉书·儒林传·欧阳生》:“宽 有俊材,初见 武帝,语经学。上曰:‘吾始以《尚书》为朴学,弗好,及闻 宽 説,可观。’”
唐 杜牧 《崔璪除刑部尚书等制》:“上知自得,不器难名,既擅高文,兼通朴学,掌言纶阁,典贡春闈。”
明 方孝孺 《家兄寄中秋会饮诗因分韵述怀以答》:“我愚更懒惰,朴学愧前修。”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九节:“孔子 以后 董仲舒 以前的儒学是 汉 人称为朴学的原始儒学。”

⒉ 指 清 代学者继承 汉 儒学风而治经的考据训诂之学。参阅 胡适 《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清 梅曾亮 《<十经斋文集>序》:“人以先生邃於经而工於文,异乎朴学之士。”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四:“乾 嘉 鉅卿魁士,相率为形声训詁之学,几乎人肆篆籀,家耽《苍》《雅》矣。諏经榷史而外,或考尊彝,或访碑碣,又渐而搜及古专,谓可以印证朴学也。”
姚锡钧 《论诗绝句》:“放言高论 陈同甫,朴学奇才 纪晓嵐。”

⒊ 本指古代质朴之学,后泛指儒家经学(主要为汉学中的古文经学派)。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今议者所欲变改,不过数端……或欲举 唐 室故事,兼採誉望而罢封弥,或欲罢经生朴学,不用贴墨而考大义。”
宋 陆游 《纵笔》诗之二:“高谈对邻父,村学付痴儿。”

⒋ 特指考据训诂之学。参见“朴学”。

如:乾嘉学派所治的朴学


国语词典

朴学 [pǔ xué]

⒈ 朴实之学。

《汉书·卷八八·儒林传·欧阳生传》:「吾始以尚书为朴学,弗好,及闻宽说,可观。」

⒉ 清代的汉学家以考据训诂的方法来研究经文,称为「朴学」。


朴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俭腹释义:腹中空虚。 比喻知识贫乏俭腹高谭我用忧,肯肩朴学胜封侯。--龚自珍《己亥杂诗》
    • 2.
      反动释义:⒈指思想上或行 动上维护旧制度,反对革命的思想或行动:思想反动。 反动分子。⒉相反的作用:清代的朴学是宋 明理学的反动。
    • 3.
      封弥释义:科举时代,为防止考试舞弊,将试卷中的姓名、籍贯等用纸糊封,编号并加钤印,称为“封弥”。 此法始于 唐 武后 时,至 宋 景德 祥符 间已成定制,沿用到 清 末科举废除之时。《宋史·选举志一》:“景德 四年,命有司详定考校进士程式……试卷内臣收之,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别,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付考官定等毕,復封弥送覆考官再定等。”宋 苏轼《议学校贡举状》:“今议者所欲变改,不过数端,或曰乡举德行而略文章;或曰专取策论而罢诗赋;或欲举 唐室 故事,兼採誉望而罢封弥;或欲罢经生朴学,不用
    • 4.
      棼杂释义:杂乱。 章炳麟《与人论朴学报书》:“世无 孔公,史法不箸。《尚书》五家,年月阔絶。周 鲁 旧记,棼襍失伦。”
    • 5.
      训辞释义:训教之言。 《左传·僖公七年》:“君若绥之以德,加之以训辞,而率诸侯以讨 郑,郑 将覆亡之不暇,岂敢不惧?”《晋书·文苑传·李充》:“然则圣人之在世,吐言则为训辞,莅事则为物轨。”宋 王珪《王尧臣可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制》:“训辞鬯于帝謨,心计羡于邦赋。”清 刘大櫆《卢氏二母传》:“既引退而后加之以训辞,未尝不喟然而叹也。”章炳麟《与人论朴学报书》:“训辞深厚,宜为典常。”
    • 6.
      阿好释义:迎合别人的爱好。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清 陈寿祺《上宫保尚书仪真公书》:“是舆情之所喁望,非一人阿好之私也。”章炳麟《与王鹤鸣书》:“僕又闻之:凡诸朴学,虽阿好者,有非弗能隐;虽媢疾者,有是弗能蔽。”郭沫若《<孔雀胆>后记》:“我这样去加强他,并不纯粹是出于我的阿好。”

朴学(puxu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朴学是什么意思 朴学读音 怎么读 朴学,拼音是pǔ xué,朴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朴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