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心 [yán xīn]
1. 倾吐心意。
3. 言语和思想。
言心 引证解释
⒈ 倾吐心意。
引南朝 梁 丘迟 《为王博士谢表》:“臣闻抚臆可以言心,量能则知所止。”
⒉ 言语和思想。
引唐 贾岛 《题长江》诗:“言心俱好静,廨署落暉空。”
言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喜不肯释义:方言。犹言心甘情愿。
- 2.
均壹释义:亦作“均一”。公允如一;均匀无别。汉 刘向《列女传·魏芒慈母》:“君子谓慈母一心。《诗》云:‘鳲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言心之均一也。”《诗·曹风·鳲鸠序》“《鳲鳩》,刺不壹也。在位无君子,用心之不壹也”唐 孔颖达 疏:“在位之人,既用心不壹,故《经》四章皆美用心均壹之人,举善以驳时恶。”《新唐书·薛平传》:“在镇六年,兵鎧完礪,徭赋均一。”宋 范仲淹《宋故卫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铭》:“吏私诸豪,专扰下户,公重为立法,使得均一。”李大钊《“今”与“古”》:“鲍丹 认自
- 3.
心旷神飞释义:犹言心境愉悦,飘飘欲仙。
- 4.
心狠手毒释义:犹言心狠手辣。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 5.
搅蛆扒释义:詈词。犹言心肠狠毒的女人。
- 6.
沈心静气释义:亦作“沉心靜氣”。 犹言心平气和。瞿秋白《文艺杂著·荒漠里》:“我走着不敢说疲乏,我忍着不敢说饥渴;且沉心静气的听,听荒漠里的天籁。”
- 7.
沉心静气释义:犹言心平气和。
- 8.
沐洗释义:⒈洗濯。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若水》:“又有 温水,冬夏常热,其源可燖鸡豚,下汤沐洗,能治宿疾。”⒉休沐,休假。《汉书·吴王刘濞传》:“楚元王 子、淮南 三王或不沐洗十餘年,怨入骨髓,欲壹有所出久矣。”颜师古 注:“言心有所怀,志不在洗沐也。”
- 9.
白藋同心释义:犹言心如野草。形容不羡荣华的品节。
- 10.
眼中释义:犹言心目中。
- 11.
神情不属释义:犹言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 12.
答答战释义:犹言心惊胆战。
- 13.
肉里钱释义:方言。犹言心血钱;老本。亦泛指己身的钱。《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他做了许多年数,剋剥的私房,必然也有好些,怕道没得结果,你却挖出肉里钱来,与他备后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当真我们有得肉里钱先折去不成?只看我略施小计,不必用钱。”《何典》第一回:“﹝ 活鬼 ﹞看见 形容鬼 走到,便向身边挖出肉里钱来,送与和尚做香仪。”
- 14.
肚里生荆棘释义:犹言心怀不善。
- 15.
肠荒释义:犹言心慌意乱。
- 16.
肺附释义:比喻帝王的亲属或亲戚。《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颜师古 注:“旧解云,肺附谓肝肺相附著,犹言心膂也。一説,肺谓斫木之肺札也,自言於帝室犹肺札附於大材木也。”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八》:“余谓肺、附,皆谓木皮也……言己为帝室微末之亲,如木皮之託於木也。”《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二年》:“汝家幸缘肺附,蒙国宠荣,覆宗不足以报。”宋 苏轼《敕高公绘公纪并防御使制》:“以尔父 士林,早缘肺附,逮事 厚陵,没于中年,爵不配德。”
- 17.
腹心蠹释义:钻在内部的蛀虫。犹言心腹之患。
- 18.
虚心平意释义:犹言心平气和。《管子·九守》:“安徐而静,柔節先定,虚心平意以待須。”尹知章 注:“虚其心,平其意,以待臣之諫説。”《鬼谷子·符言》:“善與而不静,虚心平意,以待傾損。”
- 19.
足丢没乱释义:方言。犹言心撩乱而头昏。
- 20.
遐踪释义:⒈亦作“遐踪”。先贤的事迹。晋 陆云《赠顾骠骑后诗·有皇》:“徽音鑠颖,邈矣遐踪。”《文选·卢谌<赠刘琨>诗》:“慷慨遐踪,有愧高旨。”李善 注:“言心慷慨,慕古贤之远踪。”唐 李百药《劝封禅表》:“听万岁之逸响,绍千载之遐踪。”宋 曾巩《贺元丰三年明堂礼毕大赧表》:“振千龄之垂绪,绍 三代 之遐踪。”⒉踪影远离尘世。谓隐遁或修道。元 揭傒斯《杂诗四首寄彭通复》之四:“脉脉我所思,彭氏 躡遐踪。婉婉若处子,未曾出房櫳。”明 陈子龙《灵隐寺》诗:“遐踪愜幽径,赏心淡栖迟。明霞带高馆,乳桐拂华榱。”⒊见“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