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尊 [dào zūn]
1. 对道士的敬称。
3. 对道一级行政长官的敬称。
道尊 引证解释
⒈ 对道士的敬称。
引唐 韦应物 《寄黄刘二尊师》诗:“道尊不可屈,符守岂暇餘。高斋遥致敬,愿示一编书。”
⒉ 对道一级行政长官的敬称。
引《檮杌闲评》第三五回:“知府道:‘岂可暴露多日?’不一时,道尊也来拜了。”
《快心编三集》第八回:“昨闻道尊将到回署,故差小价往候。”
国语词典
道尊 [dào zūn]
⒈ 尊称有学问的长者。
引《儒林外史·第一〇回》:「这位王道尊却是了不得,而今朝廷捕获得他甚紧。」
道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为老不尊释义:作为老人自己不知道尊重自己。
- 2.
仕贫释义:谓因贫穷而入仕求禄。语本《孟子·万章下》:“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宋 张载《正蒙·三十》:“仲尼 少也国人不知,委吏、乘田得而食之矣;及德备道尊,至是邦必闻其政,虽欲仕贫,无从以得之。”
- 3.
保明释义:⒈使安宁而尊贵。《诗·周颂·访落》:“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郑玄 笺:“美矣,我君考 武王,能以此道尊安其身。”孔颖达 疏:“言尊安其身,则以保为安,明为尊……谓用此 文王 之道以定天下、居天子之位,是安而且尊也。”⒉谓负责向上申明。《三国志·魏志·鲜卑传》:“我夷狄虽不知礼义,兄弟子孙受天子印綬,牛马尚知美水草,况我有人心邪!将军当保明我於天子。”宋 岳飞《奏襄阳府路差补职官措置事宜状》:“州县官如能用心召集流亡,劝课农桑,怀柔百姓,宽恤刑禁,从本司保明申奏朝廷,优异推恩。”《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
- 4.
同尘释义:⒈谓如灰尘之混杂异物。比喻混一、统一。语本《老子》:“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魏源 本义:“以尘之至杂而无所不同,则於万物无所异矣。”三国 魏 曹植《帝尧赞》:“克平 共工,万国同尘。”⒉比喻与万物一体。唐 钱起《题秘书王迪城北池亭》诗:“从宦辞人事,同尘即道心。”⒊比喻混同于尘俗,不立异趣。唐 杨炯《益州新都县学碑》:“道尊德贵,挫鋭同尘。”⒋同路;同行。晋 杨方《合欢》诗之二:“来与子共迹,去与子同尘。”南朝 宋 颜延之《陶徵士诔》:“虽今之作者,人自为量,而首路同尘,輟涂殊轨者多矣。”⒌
- 5.
周德释义:⒈周 代的德治。《左传·隐公十一年》:“天而既厌 周 德矣,吾其能与 许 争乎?”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故 啟 灭 有扈 而 夏 功昭,成 克 商 奄 而 周 德著。”南朝 宋 颜延之《拜陵庙作》诗:“周 德恭明祀,汉 道尊光灵。”⒉忠信的德行。《国语·郑语》:“其冢君侈骄,其民怠沓其君,而未及周德。”韦昭 注:“忠信为周。”
- 6.
宣圣释义:汉平帝 元始 元年谥 孔子 为 褒成宣公。此后历代王朝皆尊 孔子 为圣人,诗文中多称为“宣圣”。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中:“绍兴 幸学,亦製赞曰:‘大哉 宣圣,斯文在兹。帝王之式,古今之师。’”《剪灯馀话·月夜弹琴记》:“影在 孔子 礼殿,托得其所,今必取之,未免随以风雷,惊骇 宣圣,非所以重道尊儒也。”清 赵翼《翰林苑有土地祠相传祀韩昌黎》诗:“抗疏几碎佛氏骨,从祀不惭 宣圣 廡。”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六章第二节:“大理国 进奉使 李紫琮 等来朝,路过 鼎州,到学宫拜 宣圣 像,与诸生
- 7.
左道释义:邪门旁道。 多指非正统的巫蛊、方术等。《礼记·王制》:“执左道以乱政,杀。”郑玄 注:“左道,若巫蛊及俗禁。”孔颖达 疏:“卢 云左道谓邪道。地道尊右,右为贵……故正道为右,不正道为左。”《汉书·杜钦传》:“假令 丹 知而白之,此诬罔罪也;不知而白之,是背经术惑左道也。”颜师古 注:“左道,不正之道也。”《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二年》:“是时,方士及诸神巫多聚京师,率皆左道惑众,变幻无所不为。”章炳麟《说林(下)》:“使左道乱正之説,为虏廷所假借。”
- 8.
师严道尊释义: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 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 9.
师道尊严释义: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 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 10.
汉钟离释义:⒈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姓 锺离,名 权,字 云房。尝自称 天下都散汉。全真道尊为“正阳祖师”,列为“北五祖”之一。见 元 秦志安《金莲正宗记》。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四折:“这一个是 汉钟离,现掌着羣仙籙。”⒉地名。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一说在今 安徽省 凤阳县。唐 杜甫《元日寄韦氏妹》诗:“近闻 韦氏 妹,迎在 汉钟离。”浦起龙 心解:“《汉志》:属 九江郡。邵 注:今 凤阳府 临淮县。”清 胡鸣玉《订讹杂录·锺离权》:“汉钟离 乃地名,非人名。”
- 11.
置醴释义:西汉 楚元王 刘交 敬礼 申公、白生、穆生 等。 穆生 不嗜酒,每有宴集,楚元王 皆特为 穆生 置醴。醴,甜酒。见《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后以“置醴”为崇道尊贤的典实。唐 杜甫《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晚年务置醴,门引 申 白 宾。”
- 12.
老宿释义:⒈年老而资深的人。《北史·齐平秦王归彦传》:“归彦 曰:‘元海、乾和,岂是朝廷老宿?’”《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初,爽 以 桓范 乡里老宿,於九卿中特礼之,然不甚亲也。”清 蒋士铨《一片石·访墓》:“既居师道尊严,即是文坛老宿。”清 包世臣《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阁下枢廷老宿,天下事无不经练。”⒉称释道中年老而有德行者。唐 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依止老宿亦未晚,富贵功名焉足图。”宋 惠洪《冷斋夜话·靓禅师<溺流>诗》:“靚禪师,有道老宿也。”宋 林景梅《留寄沉介石高士》诗:“玄门尊老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