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汉律 汉律的意思
hàn

汉律

简体汉律
繁体漢律
拼音hàn lǜ
注音ㄏㄢˋ ㄌㄩ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àn,(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2) 天河。【组词】:银汉。云汉。气冲霄汉。(3) 成年男人。【组词】:汉子。老汉。(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5) 汉语的简称。【组词】:英汉辞典。(6) 中国朝代名。【例句】:(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7) 姓。

lǜ,(1) 法则,规章。【组词】: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2) 约束。【组词】:律己。(3)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组词】: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4) 旧诗的一种体裁。【组词】:律诗。(5) 姓。

基本含义

汉律指的是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也泛指法律法规。

汉律的意思

汉律 [hàn lǜ]

1. 汉代法典的总称。

汉律 引证解释

⒈ 汉 代法典的总称。

《后汉书·孔融传》:“《汉律》与罪人交关三日已上,皆应知情。”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汉律》有九篇。 李悝 所撰六篇,《盗》、《贼》、《囚》、《捕》、《杂》、《具》也。 萧何 定律,益事律《擅兴》、《厩》、《户》三篇,合为九篇。”
程树德 《九朝律考·汉律考序》:“汉 萧何 作《九章律》,益以 叔孙通 《傍章》十八篇及 张汤 《越宫律》二十七篇, 赵禹 《朝律》六篇,合六十篇,是为《汉律》。”


汉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北魏律释义:根据汉律,参酌魏、晋和南朝的律令,先后经过九次修订法律。
    • 2.
      无害都吏释义:亦称“无害吏”。汉 代官名,见于《汉律》。犹言公平吏。谓能公正执法、主持公道的官吏。
    • 3.
      朝请释义:⒈汉律,诸侯春天朝见皇帝叫朝,秋天朝见皇帝叫请。泛称朝见皇帝。⒉官名。即奉朝请。
    • 4.
      萧何释义:(?—前193)西汉政治家。沛(今江苏沛县)人。秦末随刘邦起义。刘邦攻取咸阳后,他收取律令图书,熟谙全国山川险要、郡县户口。楚汉战争时荐韩信为大将,镇守关中,不断给前线输送兵卒和粮饷,为刘邦战胜项羽创造了条件。西汉建立后,任丞相十四年,制定《汉律》九章。对建立和巩固西汉政权起了积极作用。

汉律(hanlv)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汉律是什么意思 汉律读音 怎么读 汉律,拼音是hàn lǜ,汉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汉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