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面杖 面杖的意思
miànzhàng

面杖

简体面杖
繁体麵杖
拼音miàn zhàng
注音ㄇㄧㄢˋ ㄓ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iàn,(1) 头的前部,脸。【组词】:脸面。颜面。面目。面面相觑。(2) 用脸对着,向着。【组词】:面对。面壁(①面对着墙;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3) 事物的外表。【组词】:地面。面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面额(票面的数额)。(4) 方位,部分。【组词】:前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5)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组词】:一面鼓。(6) 会见,直接接头的。【组词】:当面。面议。面晤。耳提面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7)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组词】:平面。曲(qū)面。(8) 粮食磨成的粉。【组词】:小米面。玉米面。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面。(9) 粉末。【组词】:药面儿。(10)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组词】:面条。(11)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例句】:这种瓜很面。

zhàng,(1) 扶着走路的棍子。【组词】:手杖。拐杖。(2) 泛指棍棒。【组词】:擀面杖。禅杖。(3) 古代刑罚之一,用棍打。【组词】:杖脊。(4) 古同“仗”,恃,凭倚。

基本含义

指以面食制作的杖状食物,比喻虚有其表、不实用的东西。

面杖的意思

面杖 [miàn zhàng]

1. 亦作“面杖”。

3. 擀面杖。制作面食时用的木棍儿。

面杖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麵杖”。擀面杖。制作面食时用的木棍儿。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一:“太祖 姊面如铁色,方在厨,引麪杖逐 太祖 击之。”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摸着一条麪杖,将先生夹腰两麪杖。”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三:“做麵具曰麵杖,旧有此称。”


国语词典

面杖 [miàn zhàng]

⒈ 做面用的工具。长条形,像棍子般。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说那先生撒帐未完,只见翠莲跳起身来,摸著一条面杖,将先生夹腰两面杖。」


面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歇后语释义:熟语的一种。 由两部分组成,前多类似谜语的谜面,后是谜底,即本意。是一种口语性的引注语。如“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矮梯子上高房——搭不上檐(言)”。有时省去后一部分不说,故名。
    • 2.
      赶麪杖释义:擀面用的木棍。 《元典章·刑部·打死换作病死》:“田云童 於正月初二日将弟 田二 用赶麪杖肯打。”《西游记》第四九回:“妖邪道:‘你不是磨博士,怎么会使赶麪杖。’”亦作“赶麵杖”。老舍《骆驼祥子》十七:“两个孩子急了,一个拿起煤铲,一个抄起赶面杖,和爸爸拚了命。”
    • 3.
      面杖释义:亦作“麵杖”。擀面杖。制作面食时用的木棍儿。
    • 4.
      骨卢槌释义:擀面杖的一种。 其形有二:一、槌在中间,柄在两端,是一个整体;二、槌是一个空心木桶,套在木柄的中间。擀面时,使槌在面上滚动。

面杖(mianzh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面杖是什么意思 面杖读音 怎么读 面杖,拼音是miàn zhàng,面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面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