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棍子 棍子的意思
gùnzi

棍子

简体棍子
繁体
拼音gùn zi
注音ㄍㄨㄣˋ ㄗ˙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ùn hùn,(1) 棒。【组词】:棍子。棍术。棍棒。木棍。铁棍。(2) 称坏人。【组词】:恶棍。赌棍。(1) 捆扎。【例句】:“棍申椒与菌桂兮,赴江湖而沤之”。(2) 古同“混”,混成。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棍子的意思

棍子 [gùn zi]

1. 作武器用的木棍或木棒。

一只手拿着棍子,一只手搁在皮带上。

[stick;]

棍子 引证解释

⒈ 用竹、木或金属制成的圆长条。

《西游记》第三六回:“行者 将棍子变得盆来粗细,直壁壁的竪在天井里。”

如:他用一根柳木棍子当扁担,挑着行李卷。

⒉ 比喻在政治等方面打击他人或他方的口实。

巴金 《要不要制订“文艺法”》:“宪法上并没有规定还有一种拿着棍子和帽子的人可以自由干涉别人的文艺创作活动。”

⒊ 指在政治等方面给予的打击。

如:抓辫子,打棍子


国语词典

棍子 [gùn zi]

⒈ 以木材或金属、塑胶等材料所制成的棒棍。

《红楼梦·第四四回》:「有一个再提此事,即刻来回我,不管是谁,拿拐棍子给他一顿。」


棍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不主义释义:指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揪辫子。
    • 2.
      劈头盖脑释义:亦作“劈头劈脑”。亦作“劈头盖顶”。正对着头部。形容来势迅猛。李劼人《天魔舞》第二十章:“动不动便是耳光棍子,甚至扁担之类,可以打得死人的家伙,劈头劈脑打下来。”杨朔《春雷一声》:“革命象一声春雷似的,劈头盖顶压上来了。”峻青《海啸》第三章十二:“突然,一个巨大的浪头劈头盖脑地打了下来。”《十月》1981年第5期:“有一回,她在团组织生活会上劈头盖脑地批评我,气得我一星期没理她。”
    • 3.
      咔吧释义:形容物体断裂的声音:咔吧一声,棍子撅成两截。 也作喀吧。
    • 4.
      哭丧棒释义:旧俗出殡时孝子拄的棍子,上面缠着白纸。
    • 5.
      嘎巴释义:⒈形容树枝等折断的声音:嘎巴一声,棍子折(shé)成两截儿。 ⒉黏的东西干后附着在器物上:饭粒都嘎巴在锅底上了。
    • 6.
      圪节释义:⒈稻、麦、高粱、竹子等茎上分枝长叶的地方。⒉用于长条形东西的一段:这根棍子断成三圪节了。
    • 7.
      大杖则走释义: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
    • 8.
      定海神针释义:《西游记》中孙悟空所使用的兵器。书中说原是太上老君冶炼的神铁,后被大禹借走治水,治水后遗下的定海神珍铁,放在东海。金箍棒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是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在平常所见的各种金箍棒的形象是一根两头各有一段黄色,中间为红色的棍子。
    • 9.
      急怒症释义:来源于网络,形容拥有只要听到“不平之事”,不辨真假,不分虚实,立马开始义愤填膺,一棍子打死,大呼“可恶”之类处事症状的人群!
    • 10.
      手杖释义:走路时拄着的棍子,手拿的一头有柄。
    • 11.
      打杠子释义:用棍子打人,拦路抢劫。比喻夺取别人利益。
    • 12.
      打棍子释义:比喻进行打击迫害:不抓辫子,不打棍子。
    • 13.
      拐棍释义:走路时拄的棍子。 手拿的一头 多是弯曲的。
    • 14.
      拐棒释义:弯曲的棍子。
    • 15.
      挑水释义:以前家里没有自来水,要到附近的水源取水回家使用,用一根棍子(称扁担)两头各挂一直水桶,水桶内装满水,将扁担放在肩膀上将水挑回家,称作“挑水”。
    • 16.
      掴打挝揉释义:掴:用巴掌打;挝:敲,打;揉:折磨。巴掌打,棍子敲,还用各种手段加以折磨。形容凶猛毒辣。
    • 17.
      搅动释义:⒈用棍子等在液体中翻动或和弄:用铁锹在泥浆池里搅动。⒉搅扰;搅乱:嘈杂的声音搅动得人心神不宁。
    • 18.
      搅拌释义:用棍子等在混合物中转动、和弄,使均匀:搅拌机。搅拌种子。搅拌混凝土。
    • 19.
      曲棍释义:打曲棍球用的弯曲的或有角度的棍子。
    • 20.
      木棍释义:木材作的棍子。

棍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不主义释义:指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揪辫子。
    • 2.
      劈头盖脑释义:亦作“劈头劈脑”。亦作“劈头盖顶”。正对着头部。形容来势迅猛。李劼人《天魔舞》第二十章:“动不动便是耳光棍子,甚至扁担之类,可以打得死人的家伙,劈头劈脑打下来。”杨朔《春雷一声》:“革命象一声春雷似的,劈头盖顶压上来了。”峻青《海啸》第三章十二:“突然,一个巨大的浪头劈头盖脑地打了下来。”《十月》1981年第5期:“有一回,她在团组织生活会上劈头盖脑地批评我,气得我一星期没理她。”
    • 3.
      咔吧释义:形容物体断裂的声音:咔吧一声,棍子撅成两截。 也作喀吧。
    • 4.
      哭丧棒释义:旧俗出殡时孝子拄的棍子,上面缠着白纸。
    • 5.
      嘎巴释义:⒈形容树枝等折断的声音:嘎巴一声,棍子折(shé)成两截儿。 ⒉黏的东西干后附着在器物上:饭粒都嘎巴在锅底上了。
    • 6.
      圪节释义:⒈稻、麦、高粱、竹子等茎上分枝长叶的地方。⒉用于长条形东西的一段:这根棍子断成三圪节了。
    • 7.
      大杖则走释义: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
    • 8.
      定海神针释义:《西游记》中孙悟空所使用的兵器。书中说原是太上老君冶炼的神铁,后被大禹借走治水,治水后遗下的定海神珍铁,放在东海。金箍棒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是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在平常所见的各种金箍棒的形象是一根两头各有一段黄色,中间为红色的棍子。
    • 9.
      急怒症释义:来源于网络,形容拥有只要听到“不平之事”,不辨真假,不分虚实,立马开始义愤填膺,一棍子打死,大呼“可恶”之类处事症状的人群!
    • 10.
      手杖释义:走路时拄着的棍子,手拿的一头有柄。
    • 11.
      打杠子释义:用棍子打人,拦路抢劫。比喻夺取别人利益。
    • 12.
      打棍子释义:比喻进行打击迫害:不抓辫子,不打棍子。
    • 13.
      拐棍释义:走路时拄的棍子。 手拿的一头 多是弯曲的。
    • 14.
      拐棒释义:弯曲的棍子。
    • 15.
      挑水释义:以前家里没有自来水,要到附近的水源取水回家使用,用一根棍子(称扁担)两头各挂一直水桶,水桶内装满水,将扁担放在肩膀上将水挑回家,称作“挑水”。
    • 16.
      掴打挝揉释义:掴:用巴掌打;挝:敲,打;揉:折磨。巴掌打,棍子敲,还用各种手段加以折磨。形容凶猛毒辣。
    • 17.
      搅动释义:⒈用棍子等在液体中翻动或和弄:用铁锹在泥浆池里搅动。⒉搅扰;搅乱:嘈杂的声音搅动得人心神不宁。
    • 18.
      搅拌释义:用棍子等在混合物中转动、和弄,使均匀:搅拌机。搅拌种子。搅拌混凝土。
    • 19.
      曲棍释义:打曲棍球用的弯曲的或有角度的棍子。
    • 20.
      木棍释义:木材作的棍子。

棍子造句

1.对犯错误的同志,不应该采取一棍子打死的态度。

2.这不留余地,只用扣帽子、打棍子的办法来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结局你就可想而知了。

3.对于李玮峰和崔鹏的问题,中国足协采取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并没有一棍子将其打死。

4.对待犯错误的同志,应当抱着治病救人的态度,而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

5.对待犯错误的同志,应当抱着郑人争年的态度,而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

6.一根棍子轻轻打,二双筷子里外扒。

7.他拿起一根棍子,用力攥在手里,转过身冷冷的看着那几个不怀好意的人。

8.那个可怜的男孩见父亲到处找棍子,感到六神无主。

9.那人拿着棍子凶神恶煞地追赶着一个小孩。

棍子(gunz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棍子是什么意思 棍子读音 怎么读 棍子,拼音是gùn zi,棍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棍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