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锣鼓 锣鼓的意思
luó

锣鼓

简体锣鼓
繁体鑼鼓
拼音luó gǔ
注音ㄌㄨㄛˊ ㄍ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uó, ◎ 一种乐器,铜制,像盘,用槌子敲打出来。【例句】:锣鼓经(戏曲打击乐各种谱式的泛称)。锣鼓喧天。紧锣密鼓。

gǔ,(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例句】: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组词】:耳鼓。石鼓。(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组词】:鼓吹。鼓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组词】: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5) 高起,凸出。【组词】:鼓包。鼓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基本含义

形容喧闹热闹的场面或气氛。

锣鼓的意思

锣鼓 [luó gǔ]

1. 铜锣与大鼓。

[ gong and drum; ]

2. 泛指打击乐器。

锣鼓齐鸣,好不热闹。

[ traditional percussion instruments; ]

锣鼓 引证解释

⒈ 锣和鼓。泛指打击乐器。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三·除夕元旦词》:“锣鼓儿童声聒耳,傍早关门,掛起新帘子。”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二章:“这才又重打锣鼓另开张。”

⒉ 指这类打击乐器发出的响声。

洪深 《歌女红牡丹》第十五本:“红老板,你锣鼓没听真么?”
杨沫 《花蕊》:“我嫌京戏锣鼓太响。”


国语词典

锣鼓 [luó gǔ]

⒈ 锣和鼓。泛指各种打击乐器。

《儒林外史·第三〇回》:「少刻,摆上酒席,打动锣鼓,一个人上来做一出戏。」


锣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五三释义:一种锣鼓调。
    • 2.
      体察民情释义:了解民情:对“民情”的体察办法,就是要沉到基层去,深入群众生活中,与他们拉家常话,谈身边事,在交流中与群众建立感情,取得信任。 俗话说:锣鼓听音,说话听声。
    • 3.
      六场通透释义:亦称“六场通头”。戏曲术语。谓于文(唱)、武(打)、吹(笛、唢呐)、拉(胡琴)、弹(月琴、三弦)、打(锣鼓)等六种技艺无一不精。一说六场专指六种乐器的演奏,即文场的胡琴、月琴、南弦子,武场的单皮、大锣、小锣。梅兰芳 许姬传《舞台生活四十年》一集第五章:“他素性爱好戏剧,场面上鼓板、胡琴、唢呐、海笛都拿得起来,可称六场通头。”
    • 4.
      冷板櫈释义:⒈亦作“冷板凳”。常与“坐”连用。旧时清唱的俗称。明 魏良辅《曲律》:“清唱,俗语谓之‘冷板櫈’,不比戏场藉锣鼓之势。”⒉常与“坐”连用。旧时比喻私塾教师的清苦职业。《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还亏得识得几个字,胡乱在这主家教他小学生度日而已…… 郭信 不胜感谢。捧了几百钱,就像获了珍寳一般,紧紧收藏,只去守那冷板凳了。”《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魏翘 ﹞虽然也没有什么大进项,比起没有发达的时候,在人家坐冷板凳,做猢猻大王,已经天悬地隔了。”鲁迅《华盖集·“碰壁”之后》:“原来我虽然在学校教书,也等于在
    • 5.
      十番乐释义:一种民间音乐,乐队由十种乐器组成(包括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 通称十番锣鼓,简称十番。
    • 6.
      单人锣鼓释义:曲艺的一种。流行于湖南岳阳等地区。表演者一人掌握置于锣鼓架上的锣、鼓及胡琴、唢呐等三十余件乐器,自拉、自吹、自打、自唱。
    • 7.
      南普陀寺释义:在 福建 厦门市 五老山 下。 始建于 唐 代,初名 普照寺,清 康熙 年间,靖海将军 施琅 重建,改名 南普陀,自是成为 闽南 佛教胜地。鲁迅《坟·写在<坟>后面》:“今夜周围是这么寂静,屋后面的山脚下腾起野烧的微光;南普陀寺 还在做牵丝傀儡戏,时时传来锣鼓声,每一间隔中,就更加显得寂静。”
    • 8.
      场面释义:⒈戏剧、电影、电视剧中由布景、音乐和登场人物组合成的景况。 ⒉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由人物在一定场合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情景。⒊指戏曲演出时伴奏的人员和乐器,分文武两种,管乐和弦乐是文场面,锣鼓是武场面。⒋泛指一定场合下的情景:场面壮观。热烈的场面。⒌表面的排场:摆场面(讲排场)。撑场面。
    • 9.
      家伙点释义:锣鼓家什的节奏。
    • 10.
      家司释义:家什,器具。艾芜《我的青年时代》十一:“等会长走了以后,我到屋里去打整那些烧烟的家司。”艾芜《端阳节》六:“打锣鼓家司的立刻换一个‘奶胎奶转’的音乐。”
    • 11.
      密锣紧鼓释义:戏剧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准备。
    • 12.
      屋宇释义:房屋:锣鼓喧天,声震屋宇。
    • 13.
      开台释义:戏曲开演:开台锣鼓。戏已开台。
    • 14.
      打场子释义:跑江湖的曲艺、杂技演员用敲锣鼓、吆喝等方式把观众招引来围成圆形的表演场地,叫做打场子。
    • 15.
      打通释义:⒈〈动〉也说打通儿。 在戏曲开演前敲打锣鼓。⒉〈动〉除去阻隔使相贯通。
    • 16.
      打闹台释义:戏曲术语。又称打通。旧时戏曲多在乡间野台演出,开演之前先用锣鼓和唢呐演奏,借以招徕观众。演奏分为三通,每通之间停息片刻。
    • 17.
      收锣罢鼓释义:停止敲击锣鼓。比喻结束,结尾。
    • 18.
      救日释义:在日蚀时,放爆竹、鸣锣鼓,以示救护太阳,是旧时迷信。
    • 19.
      敲打释义:⒈敲:锣鼓敲打得很热闹。⒉指用言语刺激或批评别人:冷言冷语敲打人。我这人缺点很多,往后还得请您常敲打着点儿。
    • 20.
      斗锣释义:一种发音强烈的小锣,为戏曲及民间锣鼓乐的常用乐器。 流行于 广东 潮州 等地。

锣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五三释义:一种锣鼓调。
    • 2.
      体察民情释义:了解民情:对“民情”的体察办法,就是要沉到基层去,深入群众生活中,与他们拉家常话,谈身边事,在交流中与群众建立感情,取得信任。 俗话说:锣鼓听音,说话听声。
    • 3.
      六场通透释义:亦称“六场通头”。戏曲术语。谓于文(唱)、武(打)、吹(笛、唢呐)、拉(胡琴)、弹(月琴、三弦)、打(锣鼓)等六种技艺无一不精。一说六场专指六种乐器的演奏,即文场的胡琴、月琴、南弦子,武场的单皮、大锣、小锣。梅兰芳 许姬传《舞台生活四十年》一集第五章:“他素性爱好戏剧,场面上鼓板、胡琴、唢呐、海笛都拿得起来,可称六场通头。”
    • 4.
      冷板櫈释义:⒈亦作“冷板凳”。常与“坐”连用。旧时清唱的俗称。明 魏良辅《曲律》:“清唱,俗语谓之‘冷板櫈’,不比戏场藉锣鼓之势。”⒉常与“坐”连用。旧时比喻私塾教师的清苦职业。《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还亏得识得几个字,胡乱在这主家教他小学生度日而已…… 郭信 不胜感谢。捧了几百钱,就像获了珍寳一般,紧紧收藏,只去守那冷板凳了。”《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魏翘 ﹞虽然也没有什么大进项,比起没有发达的时候,在人家坐冷板凳,做猢猻大王,已经天悬地隔了。”鲁迅《华盖集·“碰壁”之后》:“原来我虽然在学校教书,也等于在
    • 5.
      十番乐释义:一种民间音乐,乐队由十种乐器组成(包括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 通称十番锣鼓,简称十番。
    • 6.
      单人锣鼓释义:曲艺的一种。流行于湖南岳阳等地区。表演者一人掌握置于锣鼓架上的锣、鼓及胡琴、唢呐等三十余件乐器,自拉、自吹、自打、自唱。
    • 7.
      南普陀寺释义:在 福建 厦门市 五老山 下。 始建于 唐 代,初名 普照寺,清 康熙 年间,靖海将军 施琅 重建,改名 南普陀,自是成为 闽南 佛教胜地。鲁迅《坟·写在<坟>后面》:“今夜周围是这么寂静,屋后面的山脚下腾起野烧的微光;南普陀寺 还在做牵丝傀儡戏,时时传来锣鼓声,每一间隔中,就更加显得寂静。”
    • 8.
      场面释义:⒈戏剧、电影、电视剧中由布景、音乐和登场人物组合成的景况。 ⒉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由人物在一定场合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情景。⒊指戏曲演出时伴奏的人员和乐器,分文武两种,管乐和弦乐是文场面,锣鼓是武场面。⒋泛指一定场合下的情景:场面壮观。热烈的场面。⒌表面的排场:摆场面(讲排场)。撑场面。
    • 9.
      家伙点释义:锣鼓家什的节奏。
    • 10.
      家司释义:家什,器具。艾芜《我的青年时代》十一:“等会长走了以后,我到屋里去打整那些烧烟的家司。”艾芜《端阳节》六:“打锣鼓家司的立刻换一个‘奶胎奶转’的音乐。”
    • 11.
      密锣紧鼓释义:戏剧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准备。
    • 12.
      屋宇释义:房屋:锣鼓喧天,声震屋宇。
    • 13.
      开台释义:戏曲开演:开台锣鼓。戏已开台。
    • 14.
      打场子释义:跑江湖的曲艺、杂技演员用敲锣鼓、吆喝等方式把观众招引来围成圆形的表演场地,叫做打场子。
    • 15.
      打通释义:⒈〈动〉也说打通儿。 在戏曲开演前敲打锣鼓。⒉〈动〉除去阻隔使相贯通。
    • 16.
      打闹台释义:戏曲术语。又称打通。旧时戏曲多在乡间野台演出,开演之前先用锣鼓和唢呐演奏,借以招徕观众。演奏分为三通,每通之间停息片刻。
    • 17.
      收锣罢鼓释义:停止敲击锣鼓。比喻结束,结尾。
    • 18.
      救日释义:在日蚀时,放爆竹、鸣锣鼓,以示救护太阳,是旧时迷信。
    • 19.
      敲打释义:⒈敲:锣鼓敲打得很热闹。⒉指用言语刺激或批评别人:冷言冷语敲打人。我这人缺点很多,往后还得请您常敲打着点儿。
    • 20.
      斗锣释义:一种发音强烈的小锣,为戏曲及民间锣鼓乐的常用乐器。 流行于 广东 潮州 等地。

锣鼓造句

1.来自四面八方的科技人员都已到齐,这一课题研究的开台锣鼓就要敲响了。

2.听到了锣鼓声,大伙儿一哄而起,向剧场涌去。

3.李工程师的发言只是这次讨论会的开台锣鼓

4.这家乡镇企业被逼上绝路,重打锣鼓另开张,也许会出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奇迹。

5.在大桥通车典礼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热闹非常。

6.每天,闹钟就会敲着头顶的小锣鼓叫我起床。

7.早晨,闹钟就会敲着头顶的小锣鼓叫我起床,我只好听它的指挥,赶忙起了床。

8.祖国在花海中前行,我们吹起号角敲响锣鼓;祖国在春风中前行,我们把祝福写在脸上把期盼写在心里;祖国在新世纪的大道上前行,我们用歌声串成一颗颗星星。

9.锣鼓敲响幸福,灯笼映照喜悦,春联贴满希望,烟花绽放甜蜜,歌声飘来欢喜。春节祝福送你,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10.运动员冲刺的时候,运动场上响起了喧闹的锣鼓声。

11.锣鼓声,号角声,声声相应,在天空中震荡。

12.你听,夏日里的雨声总是呼啸而来,轰然而去,那是铿锵有力威风锣鼓

13.在香港回归的幸福时刻,繁密的锣鼓声使平静的大地顿时沸腾了起来。

14.锤重敲锣鼓,休要再蹉跎。

15.感受运动的激情,激起锣鼓阵阵。

16.外面送来锣鼓声,隐隐约约的,好像隔了一个世界。

17.锣鼓一响,一群活泼的孩子争先恐后地去看热闹。

18.告别了旧的岁月,迎来了新的一天,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但愿今年胜往年,但愿此月胜往月。

19.节日到了,广场上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 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响彻云霄,吸引很多路人驻足观看。

20.今天的寺庙,人声鼎沸,锣鼓玄天。发展到高潮的时候,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锣鼓(luog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锣鼓是什么意思 锣鼓读音 怎么读 锣鼓,拼音是luó gǔ,锣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锣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