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平林 平林的意思
pínglín

平林

简体平林
繁体
拼音píng lín
注音ㄆ一ㄥˊ ㄌ一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íng,(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组词】:平地。平面。平原。(2) 均等。【组词】:平分。平行(xíng)。抱打不平。公平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组词】:平列。平局。平辈。(4) 安定、安静。【组词】:平安。平服。(5) 治理,镇压。【组词】:平定。(6) 抑止(怒气)。【例句】:他把气平了下去。(7) 和好。【例句】:“宋人及楚人平”。(8) 一般的,普通的。【组词】:平民。平庸。平价。平凡。(9) 往常,一向。【例句】: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10) 汉语四声之一。【组词】:平声。平仄。(11) 姓。(12) 〔平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lín,(1)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组词】:树林。森林。林海。林薮(➊山林小泽;➋喻丛集的处所)。(2)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组词】:书林。艺林。碑林。儒林。(3) 姓。

基本含义

指平坦的原野或平地

平林的意思

平林 [píng lín]

1. 平原上的林木。

平林 引证解释

⒈ 平原上的林木。

《诗·小雅·车舝》:“依彼平林,有集维鷮。”
毛 传:“平林,林木之在平地者也。”
唐 李白 《菩萨蛮》词:“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径入天涯。”
清 叶锦 《晓渡》诗:“隔岸疎鐘动,平林宿鸟飞。”


国语词典

平林 [píng lín]

⒈ 平地上的树林。

《诗经·大雅·生民》:「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
《文选·束皙·补亡诗六首之六》:「鱼游清沼,鸟萃平林。」


平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俯眺释义:⒈从高处往下远看。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山中有三精舍,高甍凌虚,垂簷带空,俯眺平林,烟杳在下。”⒉頫眺:从高处往下远看。三国 魏 曹植《七启》:“頫眺流星,仰观八隅。”三国 魏 何晏《景福殿赋》:“頫眺三市,孰有谁无?”
    • 2.
      冻笋释义:冬末早春出生的竹笋。 宋 苏轼《新年》诗之三:“更待春雷发,先催冻笋生。”宋 苏轼《和王巩并次韵》之一:“春蔬黄土软,冻笋苍崖拆。”宋 苏辙《次韵子瞻送范景仁游嵩洛》:“平林抽冻笋,奇艷变山丹。”
    • 3.
      平林兵释义:新莽 末年 绿林 农民起义军的一支。以 陈牧、廖湛 为首。新莽 地皇 三年(公元22年),他们聚众千余人响应 新市 兵,在 平林(今 湖北 随县 东北)起义,称“平林兵”。同年与本属 绿林 军的 新市、下江 兵会合。
    • 4.
      改年释义:改换年号。《汉书·王莽传下》:“三月辛巳朔,平林、新市、下江 兵将 王常、朱鮪 等共立 圣公 为帝,改年为 更始 元年,拜置百官。”《三国志·魏志·明帝纪》:“二月丁酉,幸 摩陂 观龙,於是改年。”《魏书·高宗纪》:“正平 二年十月戊申,即皇帝位於 永安前殿,大赦,改年。”参见“改元”。
    • 5.
      理剧释义:治理繁难事务。《后汉书·赵憙传》:“荆州 牧奏 憙 才任理剧,詔以为 平林侯 相。”《北史·裴侠传》:“﹝ 侠 ﹞子 祥,性忠谨,有理剧才。”唐 杨炯《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暂过云亭,乘轩之望可知;且诣中军,理剧之才有属。”《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初,辽 主知翰林学士 室昉 有理剧才,改 南京 副留守,决狱平允,人皆便之。”
    • 6.
      绿林起义释义:西汉末从湖北绿林山开始的农民大起义。外戚王莽代汉后,实行复古“改制”,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公元17年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王凤在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率众起义,被称为绿林军。公元22年绿林军离开山区,分为新市兵、下江兵两支;北上时,又与湖北平林兵会合。公元23年起义军建立政权,立西汉宗室刘玄为帝,国号仍叫汉,年号更始。起义军攻占宛(今河南南阳)和昆阳(今河南叶县),大败王莽军,乘胜攻入长安,推翻了王莽政权。
    • 7.
      载记释义:⒈旧史为曾立名号而非正统者所作的传记,以别于本纪和列传。《后汉书·班固传上》:“固 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 事,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之。”唐 刘知几《史通·题目》:“唯《东观》以 平林、下江 诸人列为载记。顾后来作者,莫之遵效。”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一:“《晋书》於僭伪诸国数代相传者,不曰世家,而曰载记。”⒉犹记载。指书籍。清 张溥《<农政全书>序》:“公察地理,辨物宜,考之载记,访之土人。”
    • 8.
      鸠妇释义:指雌鸠。宋 欧阳修 《鸣鸠》诗:“天将阴,鸣鳩逐妇鸣中林,鳩妇怒啼无好音。” 宋 陆游 《数日暄妍颇有春意予闲居无日不出游戏作》诗:“村路雨晴鳩妇喜,射场草緑雉媒娇。” 清 曹寅 《洞仙歌·三屯道上题龙女庙》词:“绕平林,只有千尺游丝,縈晚絮,鳩妇阴阴呼雨。”
    • 9.
      黄巾释义:⒈东汉 末年 张角 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因头包黄巾而得名。《后汉书·皇甫嵩传》:“角(张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勑诸方,一时俱起,皆着黄巾为摽帜,时人谓之‘黄巾’。”《三国志平话》卷上:“黄巾併聚三十六万。”清 赵翼《读史》诗之七:“康成 居 北海,黄巾拜其门。”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二节:“从 秦 朝的 陈胜、吴广、项羽、刘邦 起,中经 汉 朝的新市、平林、赤眉、铜马和黄巾……都是农民的反抗运动,都是农民的革命战争。”⒉借指作乱者,寇盗。唐 杜甫《遣忧》诗:“纷纷乘白马,攘攘著黄巾。”仇兆

平林(pingl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平林是什么意思 平林读音 怎么读 平林,拼音是píng lín,平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平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