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èi nà,(1) 里面,与“外”相对。【组词】: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组词】:内人。内亲。内弟。(3) 亲近。【例句】:内君子而外小人。(1) 同“纳”,收入;接受。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1. 对某种工作或技术有丰富经验;也指内行的人。
英[adept; expert;]
⒈ 平日家居的操行。
引《吕氏春秋·下贤》:“世多举 桓公 之内行,内行虽不修,霸亦可矣。”
《史记·五帝本纪》:“舜 居 嬀汭,内行弥谨。”
《北齐书·邢邵传》:“邵 率情简素,内行修谨,兄弟亲姻之间,称为雍睦。”
清 龚自珍 《抱小》:“古之躬仁孝,内行完备,宜以人师祀者,未尝以圣贤自处也,自处学者。”
⒉ 隐秘的事。
引《战国策·韩策三》:“美人知内行者也,故善为计者不见内行。”
鲍彪 注:“谓国中隐事。”
⒊ 官名。
引《魏书·刘尼传》:“以 尼 为内行长,进爵 建昌侯。”
⒋ 同业;同行。
引唐 欧阳詹 《同州韩城县西尉厅记》:“郑 以经明登科,又三举进士,屈於命,词学亦流辈推内行第一。”
⒌ 对某种事情或业务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亦指内行的人。
引茅盾 《赛会》二:“有什么内行不内行,不过拿了大刀在街上走走,到那时候,外行也成内行了。”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二:“德公 刚才谈的很内行,还是请他谈谈吧。”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⒈ 素习某种事业技艺的人。也作「内教」。
引《文明小史·第二一回》:「但是学堂的事,祇有你是内行。」
近老手 行家 熟手 在行
反外行
⒉ 对某种事或工作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例如:「修理电器,他很内行。」
⒊ 俗称同业的人。
引唐·欧阳詹〈同州韩城县西尉厅壁记〉:「郑以明经登科,又三举进士,屈于命,词学亦流辈推内行第一。」
⒈ 平日私居时的操行。
引《吕氏春秋·慎大览·下贤》:「世多举桓公之内行,内行虽不修,霸亦可矣。」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舜居妫汭,内行弥谨。」
⒉ 隐秘的事。
引《战国策·韩策三》:「美人知内行者也,故善为计者不见内行。」
1.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但他每次都能混在乐队里装模作样地冒充内行,竟然把国王都欺骗了多少年。
2.内行的标志是在危急关头他善于随机应变。
3.外行人学说内行话,总觉隔靴搔痒。
4.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话真不假。
5.在电视维修方面,爸爸可是内行。
6.他是珠宝方面的内行。
7.内行人一看就知道这东西是假的。
8.他对种花养鸟都很内行。
9.他对专业知识说得头头是道,看来我们遇到内行了。
10.人生犹如一套拳,外行者照猫画虎,内行者形神兼备。
11.汽车在市内行驶要限制速度。
12.内行的人一目了然,这个厂的问题,就出在管理不严上。
13.他不理会内行的嗤笑,写啊改啊,改啊写啊,终于写出了好作品,成了一个颇有希望的半路出家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