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赃贿 赃贿的意思
zānghuì

赃贿

简体赃贿
繁体贓賄
拼音zāng huì
注音ㄗㄤ ㄏㄨ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āng,(1) 贪污受贿或偷盗所得的财物。【组词】:赃物。赃款。赃证。追赃。退赃。人赃俱在。分赃。

贿

huì,(1) 财物。【例句】:“以尔车来,以我贿迁”。(2) 赠送财物。【组词】:厚贿之。(3) 以财物买通公职人员。【组词】:行贿。受贿。贿赂。贿通。

基本含义

指非法获取财物或利益。

赃贿的意思

赃贿 [zāng huì]

1. 贪赃纳贿。

3. 赃物。

赃贿 引证解释

⒈ 贪赃纳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谢幼舆 赃贿黜削,违弃其餘鱼之旨也。”
一本作“赃贿”。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元礼 故胡人, 薛师 之假父,后坐赃贿,流死 岭 南。”
《明史·孙丕扬传》:“江西 提学僉事 马犹龙 尝为刑部主事,定御史 祝大舟 赃贿,遂为庇者所恶。”

⒉ 赃物。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俊臣 聚结不逞,诬遘贤良,赃贿如山,冤魂满路,国之贼也。”
明 张景 《飞丸记·情恨兴师》:“若不振时,埋伏他回家的往来要道,若有赃贿,奔回时抢他些,与他闹炒一场。”


赃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沦弃释义:犹言沦落被弃。 唐 王昌龄《岳阳别李十七越宾》诗:“具陈 江 波事,不异沦弃跡。”《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元年》:“士陷赃贿,则沦弃於时,名重於利,故士多清脩。”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四:“可知生际圣明,虽曲艺微长,不忧沦弃。”
    • 2.
      法曹释义:⒈汉代掌管邮递驿 传的官署。《后汉书·百官志》:“法曹,主邮驿科程事。”⒉唐、宋时地方司法机关。《新唐书·百 官志》:“法曹:司法参军事,掌鞫狱丽法、督盗贼、知赃贿没入。”⒊旧称司法官员及律 师。
    • 3.
      诬构释义:亦作“诬遘”。亦作“诬搆”。无中生有地罗织罪名。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二:“俊臣(来俊臣)聚结不逞,诬遘贤良,赃贿如山,寃魂满路,国之贼也。”《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原来 王太 昔年因误触了本官,被诬搆成死罪。”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一节:“第二条大罪是诬构,我们看那《西伯戡黎》里面,祖伊 得着 戡黎 的消息,知道 周 家蓄有野心,所以赶快去报告 纣王,教他早作准备。但是 纣王 怎样说呢?他说:‘我生不有命在天?’你看,这信神的态度还要怎样虔诚?”
    • 4.
      赃贿狼藉释义: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亦作“赃贿狼籍”。

赃贿(zangh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赃贿是什么意思 赃贿读音 怎么读 赃贿,拼音是zāng huì,赃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赃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