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谨 [jìng jǐn]
1. 恭谨。
敬谨 引证解释
⒈ 恭谨。
引汉 董仲舒 《郊事对》:“陛下祭,躬亲斋戒沐浴,以承宗庙,甚敬谨。”
唐 袁郊 《甘泽谣·懒残》:“李公 愈加敬谨,惟拜而已。”
宋 文天祥 《与赣县许权县书》:“有司敬谨,莫重於狱,后世苟简,几以民命为戏。”
鲁迅 《而已集·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我们是迟暮了,并未参与过先前的事业,于是有时就不过敬谨接收,又成了一种可敬的身外的新桎梏。”
国语词典
敬谨 [jìng jǐn]
⒈ 恭敬,慎重小心。
引汉·董仲舒〈郊事对〉:「陛下祭,躬亲斋戒沐浴,以承宗庙,甚敬谨。」
敬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供冀释义:恭敬谨慎。供,通“恭”。
- 2.
共人释义:⒈指敬谨供职的同僚。共,通“恭”。⒉指吴越之人。
- 3.
寅想释义:敬谨思索。
- 4.
寅清释义:语出《书·舜典》:“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后世多以“寅清”为官吏箴戒之辞,谓言行敬谨,持心清正。
- 5.
尽瘁鞠躬释义:瘁:劳累;尽瘁:竭尽劳苦;鞠躬:恭敬、谨慎。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 6.
屏气不息释义:屏气:抑制呼吸。闭住气不呼吸,形容敬谨畏惧的样子。
- 7.
恪慎释义:恭敬谨慎。
- 8.
恭恪释义:恭敬谨慎。
- 9.
恭谨释义:恭敬谨慎:态度恭谨。
- 10.
恭饬释义:恭敬谨严。
- 11.
抬写释义:同“擡写”。旧时一种行文书写格式。凡臣下奏章及一般文书中,遇及皇室、陵寝及天地等字样,必于次行抬头一格或二三格书写,以示尊敬。《清会典事例·内阁·职掌》:“近来各省陈奏事件,凡本章摺奏内,恭载 乾隆 年间皇考諭旨与 嘉庆 年间所降諭旨一律抬写,殊非敬谨之道。嗣后在京各衙门,各直省文武大臣,遇有陈奏事件,恭载 乾隆 年间皇考諭旨,首行俱用三抬。嘉庆 年间,朕节次所降諭旨,首行俱用双抬。”
- 12.
敛容屏气释义:敛容:收起笑容,态度变得严肃。屏气:闭住气不敢出声。比喻有所畏惧而恭敬谨慎,不敢稍微放肆。
- 13.
敬布腹心释义:敬:恭敬;布:阐述、表述;腹心:比喻诚意至诚的话旧时表示恭敬谨慎地陈述自己内心深处的话。
- 14.
敬恪释义:恭敬谨慎。
- 15.
敬慎释义:恭敬谨慎。 出自《诗·大雅·抑》:“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颂赞》:“原夫颂惟典雅,辞必清铄,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异乎规戒之域。
- 16.
栗如释义:敬谨貌。
- 17.
洞洞属属释义:恭敬谨慎貌。
- 18.
漆漆释义:⒈黑暗貌。⒉恭敬谨慎貌。
- 19.
祗修释义:敬谨修身。
- 20.
祗恪释义:恭敬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