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年伯 年伯的意思
nián

年伯

简体年伯
繁体
拼音nián bó
注音ㄋ一ㄢˊ ㄅㄛ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ián,(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组词】:一年。三年五载。(2) 每年的。【组词】:年会。年鉴。年利。年薪。(3) 一年的开始。【组词】:年节。新年。(4) 有关年节的(用品)。【组词】:年画。年礼。年货。(5) 时期,时代。【组词】:近年。年华。年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年限。年深日久。(6) 收成。【组词】:年成。年景。年谨。荒年。(7) 岁数。【组词】:年纪。年事(岁数)。年高。年轮。(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组词】:幼年。童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组词】:年兄。年谊(同年登科的关系)。(10) 姓。

bǎi bó,(1) 兄弟排行次序。【例句】: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2) 父亲的哥哥。【组词】:伯伯。伯父。伯母。(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组词】:老伯。世伯。(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组词】:伯爵。(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例句】:“海内文章伯”。(6) 姓。 ◎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 ◎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基本含义

年长的伯伯,指年纪较大的人。

年伯的意思

年伯 [nián bó]

1. 科举时代为对父亲同年登科者的尊称,明代中叶以后亦用以称同年的父亲或伯叔,后用以泛指父辈。

年伯 引证解释

⒈ 科举时代为对父亲同年登科者的尊称, 明 代中叶以后亦用以称同年的父亲或伯叔,后用以泛指父辈。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前 明 正 嘉 以前,风俗犹为近古,必父之同年,方称年伯,而同年之父,即不尔。”
清 蒋士铨 《空谷香·病侠》:“小姪不幸,将罹大难,特求老年伯相救。”
《文明小史》第五五回:“二人和 秦凤梧 的老子都有年谊, 秦凤梧 只得站起来招呼老年伯。”


国语词典

年伯 [nián bó]

⒈ 称谓:(1)​ 本用以指与父亲或伯叔同年考取进士的人,后来亦称与自己同年考取进士者的父执辈。(2)​ 泛称父辈。

《喻世明言·卷二四·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今日奉屈老年伯至此,正为这场公案,要剖个明白。」
《聊斋志异·卷九·小梅》:「年伯黄先生,位尊德重,求使主秦晋之盟,则惟命是听。」


年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仲子释义:⒈对兄弟中排行为第二者的尊称。 《诗·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踰我里。”高亨 注:“仲,兄弟行列在第二的称仲。”⒉犹次子。宋 王安石《示平甫弟》诗:“万檣如山屹不动,嗟我仲子行亦止。”明 沉德符《野获编·年伯》:“嘉靖 辛丑榜 王 大司马 思质,督 蓟 辽 …… 后王 仲子 麟洲,分藩 江 右,与 鄢 絶不往还。”《明史·刘铉传》:“﹝ 鉉 ﹞仲子 瀚 以进士使南方。”
    • 2.
      侑斝释义:侑觞,劝酒。 斝,酒器。清 冯桂芬《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越数日,君即謁假归 娄东,将为我年伯 蓉庄先生、年伯母 施宜人 举七秩双寿之觴。濒行,属 桂芬 一言,以当侑斝之乐章。”
    • 3.
      坐戍释义:指充军,流放。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三·年伯》:“鄢 时坐戍归里,讼言於人,责 王 薄於世谊。”明 沉德符《野获编·台省·刘畏所侍御》:“刘 坐戍 广西 之 潯州,病死。”
    • 4.
      小侄释义:⒈亦作“小侄”。称兄弟之子。唐 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小姪名 阿宜,未得三尺长。”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七:“傅钦之 作中丞,言 刘仲冯。一日,贡父(刘仲冯 之叔)逢之,曰:‘小姪何过?致起臺章。’”⒉在父亲朋友前谦称自己。《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老年伯请宽坐,容小侄出堂,问这起数与老年伯看。”《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萧伯泉 道:‘世叔恭喜回府,小姪就该来请安。’”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三:“韦克 略一思索,道:‘伯父既然问小侄,小侄为了 潘 家三庄安危,不敢不率直陈言。’”⒊见
    • 5.
      年丈释义:犹年伯。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粱》:“曾 心气殊高,便指同游曰:‘某为宰相时,推 张年丈 作南抚。’”
    • 6.
      年伯释义:科举时代为对父亲同年登科者的尊称,明 代中叶以后亦用以称同年的父亲或伯叔,后用以泛指父辈。清 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二:“前 明 正 嘉 以前,风俗犹为近古,必父之同年,方称年伯,而同年之父,即不尔。”清 蒋士铨《空谷香·病侠》:“小姪不幸,将罹大难,特求老年伯相救。”《文明小史》第五五回:“二人和 秦凤梧 的老子都有年谊,秦凤梧 只得站起来招呼老年伯。”
    • 7.
      惛忧释义:亦作“惽忧”。忧闷。《晏子春秋·问上七》:“吴 越 受令,荆楚 惽忧,莫不宾服。”张纯一 校注引 王念孙 曰:“惽者,闷之借字也。”明 张居正《答李石麓相公书》:“今年伯翁与先人,相继永逝,而翁与弟,同抱惽忧,以此言哀,哀可知矣。”
    • 8.
      憀慄释义:⒈凄怆。汉 应瑒《正情赋》:“步便旋以永思,情憀慄而伤悲。”宋 苏轼《宿望湖楼再和》:“骚人故多感,悲秋更憀慄。”元 袁易《杭州道中书怀》诗之一:“远行憀慄意,对此不能无。”⒉犹凛冽。寒气袭人貌。宋 欧阳修《与王懿恪公书》:“岁晚憀慄,惟以时为国自重。”清 黄宗羲《<陈苇庵年伯诗>序》:“一唱三叹,凄人心脾,读之者但觉秋风憀慄,中人肌肤。”
    • 9.
      沈井释义:⒈亦作“沉井”。沉入井中。指 宋 遗民 郑思肖 将所著《心史》贮以铁函,置于井中。思肖,号 所南。清 黄宗羲《陈苇庵年伯诗序》:“所南 沉井之时,年四十三岁,至七十八岁而卒。沉井以后三十五年,岂其断手絶笔,乃竟无一篇传者?”参阅 清 顾炎武《井中<心史>歌》。⒉深基础或地下结构物的一种型式。先在地面上筑好一段(或全部)井身,放置施工位置,挖去井内的土,使它逐渐下沉。以后逐段接长井身,直至沉到预定深度为止。也做地下的水泵房或水池。或用混凝土填实,作为大型桥梁、重型建筑物的基础。
    • 10.
      渊朗释义:深远朗拔。 明 袁宗道《祭李年伯文》:“伯 子 成甫 与不佞游且二载,不佞深知其器识渊朗而艷节义。”
    • 11.
      牌头释义:⒈元 代军队基层编制单位“牌”的头领。《元史·兵志一》:“十人为一牌,设牌头,上马则备战鬭,下马则屯聚牧养。”⒉旧时对差役或军士的敬称。《水浒传》第九回:“林冲 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 林冲 来点名。’”《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既然两位牌头到此,且请便席略坐一坐,吃三杯了去何如?”《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要去见那年伯,是 李牌头 同去的。”⒊清 代保甲制度,每十户为一牌,设长一人,谓之牌头。《清会典事例·兵部·保甲》:“国初定,凡州县乡城,每十户立一牌头,十牌
    • 12.
      盐运司释义:⒈官署名。掌管地方盐务。《元史·食货志五》:“京师自 大德 七年,罢 大都 盐运司,设官卖盐,置局十有五处。”《明史·食货志四》:“明 初,置 北平 河间 盐运司,后改称河间长芦。”⒉指盐运使。《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季苇萧 道:‘我因盐运司 荀大人 是先君文武同年,我故此来看年伯。’”
    • 13.
      贵宅释义:⒈贵家大宅,显贵之家。唐 元稹《山竹枝》诗:“贵宅安危步,难将混俗材。”明 李日华《南西厢记·北堂负约》:“老身多赠先生金帛,别选豪门贵宅之女,岂不美哉。”清 陈维崧《征淮安张鞠存年伯双寿诗文启》:“綉戟高甍,铜街贵宅。”⒉敬称他人的家或住宅。《水浒传》第四五回:“海闍黎 道:‘妹子休笑话,怎生比得贵宅上。’”明 徐渭《雌木兰》第二出:“花大爷!且喜到贵宅了,俺二人就告辞家去。”明 吴炳《绿牡丹·访俊》:“相公家世,老身尽知,但不知相公贵宅还有何人?可曾娶过夫人了?”
    • 14.
      返真释义:⒈返归真境。指得道成仙。唐 裴铏《传奇·樊夫人》:“后媪与 逍遥 一时返真。”⒉道家认为人死后归于自然,故以“返真”婉称死。宋 秦观《韩枢密夫人挽词》:“天上开华屋,丘山忽返真。”明 袁宗道《祭李年伯文》:“公年仅望五十,独不可徐之故丘以老,而遂儵焉返真於逆旅乎?”清 徐乾学《与刘古衡书》之三:“若不速照良方自医,一旦返真,人其谓之何哉!”
    • 15.
      闲绰释义:安闲柔美。南朝 梁 任昉《追封衡阳王桂阳王诏》:“业行清简,风度閒绰。”清 黄宗羲《<陈苇庵年伯诗>序》:“陈苇庵 先生风度閒绰,早优名辈。”
    • 16.
      雾縠释义:薄雾般的轻纱。《文选·宋玉<神女赋>》:“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李善 注:“縠,今之轻纱,薄如雾也。”《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於是 郑 女 曼姬,被阿緆,揄紵縞,杂纎罗,垂雾縠。”刘良 注:“雾縠,其细如雾,垂之为裳也。”前蜀 魏承班《渔歌子》词:“柳如眉,云似髮,鮫綃雾縠笼香雪。”清 郑燮《大中丞尹年伯赠帛》诗:“忽惊雾縠来相赠,便剪春衫好出游。”朱自清《温州的踪迹》三:“这也是个瀑布;但是太薄了,又太细了。有时闪着些须的白光;等你定睛看去,却又没有--只剩一片飞烟而已。从前有所谓‘雾
    • 17.
      齐年生释义:旧指科举制度下同科登第的人。 清 冯桂芬《顾南林年丈七十寿序》:“齐年生 彝陵 顾君 嘉蘅,官京师之六年,岁在乙巳,为我年伯 南林先生 暨配 李宜人 七十双寿之期,将称觴邸第。”
年伯是什么意思 年伯读音 怎么读 年伯,拼音是nián bó,年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年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