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òng,(1) 房屋的脊檩,喻能担负重任的人。【组词】:栋梁。栋宇。画栋雕梁。(2) 量词,指房屋。【组词】:一栋房子。
liáng,(1)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组词】:房梁。栋梁。梁上君子(指窃贼)。(2) 桥。【组词】:桥梁。津梁(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3)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组词】:鼻梁。山梁。车梁。(4)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5)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6) 姓。
zhī,(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组词】: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组词】: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组词】: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 代词,这,那。【例句】:“之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组词】:久而久之。(7) 往,到。【例句】:“吾欲之南海”。
cái,(1) 木料,泛指一切原料或资料。【组词】:材料。教(jiào )材。素材。题材。就地取材。(2) 能力,资质。【例句】:材干(gàn )。大材小用。因材施教(jiào)。(3) 棺木。【组词】:寿材。
1. 栋:脊檩,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⒈ 可做为建构房屋的大材。
引《三国演义·第七八回》:「苏越画成九间大殿,前后廊庑楼阁,呈与操。操视之曰:『汝画甚合孤意,但恐无栋梁之材。』」
⒉ 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
例如:「像张先生这样的栋梁之材,却英年早逝,实为国家社会的一大损失。」
1.陈老师说,他只有为国家培养出栋梁之材,才算问心无愧。
2.我们要把自己锻炼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
3.青年才子难免矫时慢物,多经磨练之后将会成为栋梁之材的。
4.十年之后,这一代中学生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了。
5.后,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6.母亲,我一定听您话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我知道,这就是对您最好的回报。
7.哇,兄台二十岁不到,就能长出这么一副成熟的脸蛋来,也是极难得的,来日必可成为祖国的一位栋梁之材哩。
8.他,一个贫穷地区的农村青年,却立下了鸿鹄之志,非要完成高等学府的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9.国家需要栋梁之材,不能任其外流。
10.我们要努力学习,以便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