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学期 学期的意思
xué

学期

简体学期
繁体學期
拼音xué qī
注音ㄒㄩㄝˊ ㄑ一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ué,(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组词】: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例句】: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3) 掌握的知识。【例句】: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组词】:学说。哲学。数学。小学(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qī jī,(1) 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组词】:定期。限期。期限。学期。(2) 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组词】:第五期。(3) 盼望,希望。【组词】:期望。期冀。期盼。期待。(4) 限度。【例句】:“征敛无期求索无度”。(5) 必,决定。【例句】:“期死,非勇也”。(6) 〔期颐〕指人活到一百岁。(7) 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小于“世”的地质年代单位。 ◎ 一周年,一整月。【组词】:期年。期月。期服(古代丧服名,要穿一年)。

基本含义

指学校或教育机构的课程安排的时间段。

学期的意思

学期 [xué qī]

1. 小学、中学或大学的每年分出的两个学习阶段之一。

[ term; semester; ]

2. 学年之春季部分或秋季部分。

[ half year; ]

学期 引证解释

⒈ 学年内所划分的若干阶段。在我国,一学年一般分为两个学期。参见“学年”。

巴金 《家》二:“这学期就只有一个多礼拜的课了。”
《艾青诗选·自序》:“一九二八年暑假初中毕业后,我考入国立西湖艺术院(即现在的杭州美术学院)绘画系。没有念完一个学期,院长发现了我。他说:‘你在这里学不到什么,你到外国去吧。’”


国语词典

学期 [xué qī]

⒈ 一般学校把一学年分为两期,由本年八月到次年一月是第一学期,次年二月到七月是第二学期。又或从秋季开学到寒假为一学期,从春季开学到暑假为一学期


学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季考释义:⒈宋 代太学中每一季度末举行的考试。宋 陈亮《变文法策》:“经术造士之意非不美,而新学《字説》何为者哉!学校课试之法非不善,而月书季考何为者哉!”《宋史·选举志三》:“视庠序如传舍,目师儒如路人;季考月书,尽成文具。”⒉现代学校学期中、末举行的考试。冰心《离家的一年》:“季考近了,他又忙又乐,便写信回家报告放学的日期。”
    • 2.
      学分释义:高等学校计算课业时间的单位。 一般以一学期中每周上课一小时为一学分。学生读够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 3.
      学年释义:学校一年工作的起讫时间。从秋季开始的称秋季始业,从春季开始的称春季始业。一学年一般分两个学期。从始业时间起,前半年称第一学期或上学期,后半年称第二学期或下学期。
    • 4.
      学期释义:一学年分为两学期,从秋季开学到寒假和从春季开学到暑假各为一个学期。
    • 5.
      学生思想品德评定释义:也称“操行评定”。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所作的评价。在中国,由中小学班主任担任,一学期或一学年评定一次,一般只写评语,不评等级。
    • 6.
      开学释义:学期开始:开学典礼。
    • 7.
      开课释义:⒈学校开始上课。 ⒉设置课程,也指教师(主要是高等学校的教师)担任某一课程的教学:教师开课要做充分的准备。下学期开哪几门课,教研室正在研究。
    • 8.
      收束释义:⒈收拾(行李):收束停当就出发。⒉约束:把游玩的心思收束一下,准备下学期的功课。⒊结束:蜡烛已经燃尽,我的信也该收束了。
    • 9.
      改动释义:变动(文字、项目、次序等):这篇文章我只改动了个别词句。这学期的课程没有大改动。
    • 10.
      数学期望释义: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数学期望(或均值,亦简称期望)是试验中每次可能结果的概率乘以其结果的总和。 是最基本的数学特征之一。它反映随机变量平均取值的大小。
    • 11.
      新班释义:⒈新的位次。⒉学校中新的班级或教师新去执教的班级。如:王老师这学期又当班主任,接了一个新班。
    • 12.
      新课释义:⒈新征的赋税。⒉新的工作或活动。⒊新设的课程;新授的课题。如:这学期增加了两门新课。如:每节课都要复习旧课,再讲新课。
    • 13.
      无偏估计释义:无偏估计是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时的一种无偏推断。估计量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参数的真实值,则称此此估计量为被估计参数的无偏估计,即具有无偏性,是一种用于评价估计量优良性的准则。无偏估计的意义是:在多次重复下,它们的平均数接近所估计的参数真值。无偏估计常被应用于测验分数统计中。
    • 14.
      月考释义:⒈每月查考。《大戴礼记·曾子疾病》:“吾不见日省而月考之其友者矣。”⒉宋 代太学每月对生员学业的考核。《宋史·选举志三》:“各执一经,从所讲官授学,月考试其业,优等上之中书。”⒊指现代学校相对于学期考试而言的每月举行的考试。冰心《超人·离家的一年》:“月考时,又和一个平日很欺负他的同学联坐。”
    • 15.
      期中释义:一学期中间的一段时间:期中考试。
    • 16.
      期末考试释义:学期末举行的考试。
    • 17.
      期末释义:一学期末尾的一段时间:期末总复习。
    • 18.
      期考释义:学校在学期结束前举行的考试。
    • 19.
      校历释义:⒈谓考定历法。《晋书·律历志中》:“若不先定校历之本法,而悬听弃法之末争,则 孟軻 所谓‘方寸之基,可使高於岑楼’者也。”⒉关于学校学年和学期起讫、上课和考试周次、寒暑假及其它假日的规定。
    • 20.
      秀姿天成释义:美丽的姿态、容貌,天生造就。 “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镶有浅红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选自沪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五年级第二学期第8课《荷兰的花》)。

学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季考释义:⒈宋 代太学中每一季度末举行的考试。宋 陈亮《变文法策》:“经术造士之意非不美,而新学《字説》何为者哉!学校课试之法非不善,而月书季考何为者哉!”《宋史·选举志三》:“视庠序如传舍,目师儒如路人;季考月书,尽成文具。”⒉现代学校学期中、末举行的考试。冰心《离家的一年》:“季考近了,他又忙又乐,便写信回家报告放学的日期。”
    • 2.
      学分释义:高等学校计算课业时间的单位。 一般以一学期中每周上课一小时为一学分。学生读够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 3.
      学年释义:学校一年工作的起讫时间。从秋季开始的称秋季始业,从春季开始的称春季始业。一学年一般分两个学期。从始业时间起,前半年称第一学期或上学期,后半年称第二学期或下学期。
    • 4.
      学期释义:一学年分为两学期,从秋季开学到寒假和从春季开学到暑假各为一个学期。
    • 5.
      学生思想品德评定释义:也称“操行评定”。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所作的评价。在中国,由中小学班主任担任,一学期或一学年评定一次,一般只写评语,不评等级。
    • 6.
      开学释义:学期开始:开学典礼。
    • 7.
      开课释义:⒈学校开始上课。 ⒉设置课程,也指教师(主要是高等学校的教师)担任某一课程的教学:教师开课要做充分的准备。下学期开哪几门课,教研室正在研究。
    • 8.
      收束释义:⒈收拾(行李):收束停当就出发。⒉约束:把游玩的心思收束一下,准备下学期的功课。⒊结束:蜡烛已经燃尽,我的信也该收束了。
    • 9.
      改动释义:变动(文字、项目、次序等):这篇文章我只改动了个别词句。这学期的课程没有大改动。
    • 10.
      数学期望释义: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数学期望(或均值,亦简称期望)是试验中每次可能结果的概率乘以其结果的总和。 是最基本的数学特征之一。它反映随机变量平均取值的大小。
    • 11.
      新班释义:⒈新的位次。⒉学校中新的班级或教师新去执教的班级。如:王老师这学期又当班主任,接了一个新班。
    • 12.
      新课释义:⒈新征的赋税。⒉新的工作或活动。⒊新设的课程;新授的课题。如:这学期增加了两门新课。如:每节课都要复习旧课,再讲新课。
    • 13.
      无偏估计释义:无偏估计是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时的一种无偏推断。估计量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参数的真实值,则称此此估计量为被估计参数的无偏估计,即具有无偏性,是一种用于评价估计量优良性的准则。无偏估计的意义是:在多次重复下,它们的平均数接近所估计的参数真值。无偏估计常被应用于测验分数统计中。
    • 14.
      月考释义:⒈每月查考。《大戴礼记·曾子疾病》:“吾不见日省而月考之其友者矣。”⒉宋 代太学每月对生员学业的考核。《宋史·选举志三》:“各执一经,从所讲官授学,月考试其业,优等上之中书。”⒊指现代学校相对于学期考试而言的每月举行的考试。冰心《超人·离家的一年》:“月考时,又和一个平日很欺负他的同学联坐。”
    • 15.
      期中释义:一学期中间的一段时间:期中考试。
    • 16.
      期末考试释义:学期末举行的考试。
    • 17.
      期末释义:一学期末尾的一段时间:期末总复习。
    • 18.
      期考释义:学校在学期结束前举行的考试。
    • 19.
      校历释义:⒈谓考定历法。《晋书·律历志中》:“若不先定校历之本法,而悬听弃法之末争,则 孟軻 所谓‘方寸之基,可使高於岑楼’者也。”⒉关于学校学年和学期起讫、上课和考试周次、寒暑假及其它假日的规定。
    • 20.
      秀姿天成释义:美丽的姿态、容貌,天生造就。 “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镶有浅红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选自沪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五年级第二学期第8课《荷兰的花》)。

学期造句

1.学期,我们欢欢喜喜地搬进了新校舍。

2.学期开始了,校务工作千头万绪,首先要抓好教学安排。

3.每到开学的时候,我都要掂量一下前一个学期学习的情况,从而进行调整,进行取长补短。

4.学期开始至结束,学生会名存实亡,没有组织过一次活动。

5.总而言之,同学们这学期的成绩还是比较好的。

6.那位不求上进的惨绿少年是我班的同学,上学期被学校开除了。

7.那位不求上进的惨绿少年是我班的同学,上学期被学校警告处分。

8.一个学期过去了小猴子就已经战无不胜了。

9.我们班这学期的成绩全校排名第一,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大家欢呼起来。

10.学期你被评为“三好学生”,可不能骄傲哟,今后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1.小明取得得了本学期的全级第一,而我对于这样的荣誉只能是望尘莫及了。

12.学期开始了,同学们一个个精神焕发,朝气勃勃。

13.寒假过后,新学期开始了,校园里满园春色,一片生机勃勃。

14.在小组讨论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肯定了班干部一年来的工作成绩,对下学期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15.学期他的学习突飞猛进。

16.在老师的谆谆告诫教导下,这学期我进步很快。

17.小雨这学期考试得了第一名,妈妈趁热打铁,鼓励她继续努力学习。

18.学期的每一门学科我都不能高枕无忧,要积极努力学习才好。

19.学期,愿你有新的目标、新的起点、新的希望、新的作为,一切都将会有全新的进步!

20.学期,有转出的,也有转入的,班级人数有些变动。

学期(xueq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学期是什么意思 学期读音 怎么读 学期,拼音是xué qī,学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学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