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哀悯释义:哀怜;同情。《孟子·告子上》“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汉 赵岐 注:“不行仁义者,不由路、不求心者也,可哀悯哉!”唐 陆贽《诛李希烈后宥淮西将士并授陈仙奇节度诏》:“遐想凋残,实足哀悯。”清 蒋士铨《桂林霜·移帐》:“孙 贼是我们的寃家,老爷为何反加哀悯?”《花城》1981年第6期:“只有在为社会创造财富中,被社会或自然的罪恶力量残害而夭折的人……才值得人们哀悯洒泪。”
- 2.
屑屑释义:⒈劳瘁匆迫貌。 《左传·昭公五年》:“礼之本末将於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汉书·王莽传上》:“晨夜屑屑,寒暑勤勤,无时休息,孳孳不已者,凡以为天下,厚 刘 氏也。”唐 元稹《晓将别》诗:“屑屑命僮御,晨装儼已齐。”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武孝廉》:“一日,石 失印綬,合署沸腾,屑屑还往,无所为计。”⒉琐屑;猥琐。宋 欧阳修《石曼卿墓表》:“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清 戴名世《汪河发墓志铭》:“河发 性倜儻好交游,视世俗群儿屑屑不足当意。”⒊特意、着意貌。《三国志·蜀志·
- 3.
异行释义:⒈优异的品行。《后汉书·顺帝纪》:“其有茂才异行,若 颜渊、子奇,不拘年齿。”唐 苏鹗《苏氏演义》卷上:“后汉 尚书令 左雄 欲限年四十已上方可举察,胡广 駮之:茂才异行者,不拘年限。”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四:“然予旌者什一二……盖奇节异行,事近矫饰,未可为天下恒典也。”⒉指有优异品行的人。宋 秦观《任臣上》:“奇材异行实为时辈所见推者。”⒊谓素质不同。《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阳阴殊性,男女异行……男以彊为贵,女以弱为美。”⒋异端或怪异的行为。宋 曾巩《<新序>目录序》:“当是之时,异行
- 4.
拔薤释义:《后汉书·庞参传》:“拜 参 为 汉阳 太守。 郡人 任棠 者,有奇节,隐居教授。参 到,先候之。棠 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於户下…… 参 思其微意,良久曰:‘棠 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后以“拔薤”喻打击豪强。唐 吴融《和冯使君题所居》:“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宋 苏轼《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之三:“拔薤已观贤守政,摘蔬聊慰故人心。”
- 5.
水薤堂释义:东汉时候任棠有奇节,不肯做官,隐居教授。 太守廖参去访问他,他一句话不说,只拔了一颗薤,端了一杯清水放在桌上,自己抱着小孙子坐在门下。
- 6.
白棓释义:亦作“白棒”。大棍;大杖。《北史·王罴传》:“羆 尚卧未起,闻阁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 羆 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唐 罗隐《与招讨宋将军书》:“江 南水,钟陵 火,缘 淮 饥,汴 滑 以东螟,故无赖辈一食之不饱,一衣之不覆,则磨寸铁,挺白棒,以望朝廷姑息。”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武士数十骑,背雕弧,荷白棓,晃耀填拥。”章炳麟《思乡原下》:“明 用 程 朱 之道,其小臣能极諫以干君怒,伏白棓、戴土囊而不悔,此所谓奇节也。”
- 7.
祖生释义:东晋 名将 祖逖,率部渡 长江 时中流击楫,誓复中原。所部纪律严明,得到沿途各地人民拥护,收复 黄河 以南地区。由于 东晋 内部迭起纠纷,对他不加支持,他大功未成,忧愤而死。后世诗文常用此典故,称 祖逖 为 祖生。《晋书·刘琨祖逖传赞》:“祖生 烈烈,夙怀奇节。扣楫中流,誓清凶孽。”唐 胡曾《咏史诗·豫州》:“策马行行到 豫州,祖生 寂寞水空流。”宋 刘克庄《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词:“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 去后,有人来否?”明 徐复祚《投梭记·渡江》:“抚景追思,投鞭欲济谁敢尸,矫矫 祖生 词,
- 8.
风怀释义:⒈抱负,志向。 《晋书·祖逖传赞》:“祖生烈烈,风怀奇节,扣楫中流,誓清凶孽。”清储秘书《甘州》词:“羡新诗似锦,风怀不减。”陈去病《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头角峥嶸洵可怜,风怀瀟洒亦神仙。”⒉犹风情。指男女相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