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è,(1) 外来的(人),与“主”相对。【组词】:客人。宾客。会客。不速之客。客气。客卿。(2) 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的(人)。【组词】:旅客。客居。客籍。客死。(3) 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组词】:顾客。乘客。客流量。(4) 指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组词】:说客。政客。侠客。(5) 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组词】:客观。客体。(6) 量词,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例句】:一客冰淇淋。
zhǔ,(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组词】: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组词】:君主。主上。(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组词】: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组词】: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组词】: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 预示。【组词】:早霞主雨。(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组词】:木主。神主。(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 姓。
1. 客人与主人。
2. 指主人。谓行待客之礼。
3. 战争中的双方,敌方与我方。
5. 指辩论中问难与答辩的双方。
⒈ 客人与主人。
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孙安国 往 殷中军 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復煗者数四。”
唐 李翱 《论故度支李尚书事状》:“翱 於 李尚书,初受顾惠,及其去选也,客主之义,亦不得如初懽矣。”
⒉ 指主人。谓行待客之礼。 《三国志·魏志·吕布传》:“汜 曰:‘昔遭乱过 下邳,见 元龙。
引元龙 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牀卧,使客卧下牀。’”
⒊ 战争中的双方,敌方与我方。
引《孙膑兵法·十问》:“交和而舍,粱食钧足,人兵适衡,客主两惧。”
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匈奴 既败,举国兴归,更练精兵,强踰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絶。”
⒋ 指辩论中问难与答辩的双方。
引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二国之士,各沐浴所闻,家自以为我土乐,人自以为我民良,皆非通方之论也。作者又因客主之辞,正之以 魏 都,折之以王道,其物土所出,可得披图而校。”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弼 便作难,一坐人便以为屈,於是 弼 自为客主数番,皆一坐所不及。”
《南史·隐逸传下·马枢》:“王欲极观优劣,乃谓众曰:‘与 马学士 论议,必使屈服,不得空立客主。’於是数家学者,各起问端。”
《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客主也合相饶,不合望外折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