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县君 县君的意思
xiànjūn

县君

简体县君
繁体縣君
拼音xiàn jūn
注音ㄒ一ㄢˋ ㄐㄨ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àn xuán,(1) 同“悬”。

jūn,(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组词】:君主。君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君君”)。君王。君上。国君。君权。君临。君侧。(2) 古代的封号。【组词】:商君。平原君。信陵君。长安君。(3) 对对方的尊称。【组词】:张君。诸君。

基本含义

指地方上的官员,也用来形容小官僚或权力独大的人。

县君的意思

县君 [xiàn jūn]

1. 古代妇人封号。晋已有此称。唐制,五品母妻为“县君”。宋庶子、少卿监、司业、郎中、京府少尹、赤县令等官之妻封“县君”。元制与唐制同。明代郡王曾孙女称“县君”。

3. 命妇的通称。

县君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妇人封号。 晋 已有此称。 唐 制,五品母妻为“县君”。 宋 庶子、少卿监、司业、郎中、京府少尹、赤县令等官之妻封“县君”。 元 制与 唐 制同。 明 代郡王曾孙女称“县君”。

《晋书·后妃传上·宣穆张皇后》:“魏 正始 八年崩,时年五十九,葬 洛阳 高原陵,追赠 广平县君。”
唐 韩愈 《虞部员外郎张府君墓志铭》:“母曰 太原县君。”
宋 王明清 《春娘传》:“太守谓 玉 曰:‘汝今为县君矣,何以报我?’”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室人》:“﹝ 宋 ﹞ 政和 中,改郡县君号为七等……县君为室人、安人、孺人。”

⒉ 命妇的通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鶯鶯 已是县君, 君瑞 是玉堂学士。”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若是得了官呵!金冠霞帔,駟马高车,你便是夫人县君也。”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我县君即是街南 赵大夫 的妻室。”


国语词典

县君 [xiàn jūn]

⒈ 妇人的封号。始于晋朝,唐朝时封五品官母、妻为「县君」,宋、元沿置。至明清两朝为宗室女子的称号,位次于郡主、县主。在小说中多为高级官员的母亲或妻子的通称。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我若得了官,你便是夫人县君也。」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官人既然与县君往来,须办些寿礼去与县君作贺。」


县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胜事释义:⒈美好的事情。《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子良 少有清尚,礼才好士……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唐 刘长卿《送孙逸归庐山》诗:“常爱此中多胜事,新诗他日佇开缄。”清 吴伟业《观王石谷山水图》诗:“世间胜事谁能识,兵戈老尽丹青客。”茅盾《子夜》十七:“这样的心情尤以这一伙中的 吴荪甫 感受得最为强烈。今晚上的行乐胜事是他发起的。”⒉指寺、观中法会、斋醮等。宋 洪迈《夷坚丙志·寿昌县君》:“子 愉 梦母如存,且曰:‘……汝与汝父言,亟营胜事,使我得转为男子。’”明 邵璨《香囊记·祈祷
    • 2.
      县君释义:⒈古代妇人封号。晋 已有此称。唐 制,五品母妻为“县君”。宋 庶子、少卿监、司业、郎中、京府少尹、赤县令等官之妻封“县君”。元 制与 唐 制同。明 代郡王曾孙女称“县君”。《晋书·后妃传上·宣穆张皇后》:“魏 正始 八年崩,时年五十九,葬 洛阳 高原陵,追赠 广平县君。”唐 韩愈《虞部员外郎张府君墓志铭》:“母曰 太原县君。”宋 王明清《春娘传》:“太守谓 玉 曰:‘汝今为县君矣,何以报我?’”清 俞樾《茶香室丛钞·室人》:“﹝ 宋 ﹞ 政和 中,改郡县君号为七等……县君为室人、安人、孺人。”⒉命妇的通称
    • 3.
      善视释义:⒈善加看待。 《左传·成公三年》:“贾人如 晋,荀罃 善视之,如实出己。”宋 张师正《括异志·陈省副》:“令院子传语 钱 家,县君言比部教善视十一郎。”叶圣陶《夜》:“恳求善视 大男,大男 即儿等也。”⒉善于察视。《阴符经》中篇:“瞽者善听,聋者善视。”
    • 4.
      失得释义:⒈失和得。指事之当否、成败、利弊、优劣等。《易·繫辞下》:“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韩康伯 注:“得其会则吉,乖其理则凶。”孔颖达 疏:“失则报之以凶,得则报之以吉。”《后汉书·陈蕃传》:“陛下宜採求失得,择从忠善。”宋 曾巩《永安县君李氏墓志铭》:“性有能否,行有失得。一当於理,士有不克。”《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遐叔 见了这般险路,叹道:‘万里投人,尚未知失得如何,却先受了许多惊恐!’”⒉特指弊病、失误。《后汉书·王符传》:“﹝ 王符 ﹞志意藴愤,乃隐居著书三十餘篇,以讥当时失得。”《资
    • 5.
      寓食释义:寄食。寄居在别人家里生活。《南史·王镇恶传》:“年十三而 苻 氏败,寓食 澠池 人 李方 家。”《新唐书·李泌传》:“泌 因收其公廨钱,令二人寓食中书舍人署。”宋 曾巩《金华县君曾氏墓志铭》:“夫死,寓食於 潁,以勤俭积日大其家,以诱教不倦成其子。”
    • 6.
      幽墟释义:⒈指边远之地。 三国 魏 阮籍《元父赋》:“元父 者,九州之穷也,先代之幽墟者也。”墟,一本作“虚”。《文选·曹植<七启>》:“驾超野之駟,乘追风之舆,经迥漠,出幽墟,入乎泱漭之野。”张铣 注:“迥漠、幽墟皆远方之地。”⒉指坟墓。宋 秦观《永寿县君挽词》:“百年谁考德,琬琰在幽墟。”清 方苞《张朴村墓志铭》:“归幽墟,宜乐康。”
    • 7.
      廞饰释义:陈列的服饰。 唐 杜甫《唐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其所廞饰,咸遵俭素。”
    • 8.
      敍封释义:封建时代按官吏的官阶和爵位,封其妻、母、祖母、曾祖母。《宋史·职官志十》:“敍封……其餘升朝官已上遇恩,并母封县太君;妻,县君。杂五品官至三任与敍封,官当敍封者不復论阶爵。”
    • 9.
      族弟释义:同高祖兄弟的弟辈。亦泛指同族同辈中年较少者。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车骑下车,抱 术 曰:‘族弟发狂,卿为我宥之!’”《南史·刘歊传》:“及长,博学有文才,不娶不仕,与族弟 訏 并隐居求志,遨游林泽,以山水书籍相娱而已。”唐 杜甫 有《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仇兆鳌 注:“公《万年县君杜氏墓铭》:‘其先系统於 伊耆,分姓於 唐 杜。’”《文汇报》28:“一天,族弟 溥佳 来看他,溥仪 挺高兴。”
    • 10.
      朝散释义:朝散大夫的省称。隋 时设置的散官名。唐 宋 时文阶官之制,从五品下称朝散大夫。元 朝时升至从四品下,明 时废除。唐 白居易《闻行简恩赐章服喜成长句寄之》:“吾年五十加朝散,尔亦今年赐服章。”明 汤显祖《牡丹亭·言怀》:“父亲朝散之职,母亲县君之封。”《续资治通鉴·宋太祖端拱元年》:“近制,宰相子起家即授水部员外郎,加朝散阶。”参阅《通典·职官三四》。
    • 11.
      末疾释义:四肢的疾患。《左传·昭公元年》:“阳淫热疾,风淫末疾。”杜预 注:“末,四支也。”《新唐书·萧瑀传》:“﹝ 萧瑀 ﹞感末疾,不呼医,曰:‘天若假吾餘年,因得为遁阶矣。’”宋 陈师道《寄曹州晁大夫》诗:“虚名不救饥肠厄,晚岁仍遭末疾缠。”明 宋濂《丽水二贤母墓铭》:“县君婴末疾,不良於行。”清 钱谦益《<徐子能集>序》:“子能 年甫壮而得末疾,须人以行。”
    • 12.
      栉珥释义:梳篦和耳饰。泛指头饰。唐 韩愈《吊武侍御所画佛文》:“御史 武君 当年丧其配,歛其遗服櫛珥,鞶帨于篋。”宋 曾巩《亡妻宜兴县君文柔晁氏墓志铭》:“仁孝慈恕,人有所不能及,於櫛珥衣服,亲属人所无,輒推与之,不待己足。”
    • 13.
      组就释义:古代冕旒上彩色丝绳串。 《周礼·天官·典丝》:“凡祭祀:共黼画、组就之物。”贾公彦 疏:“组就者,谓以组为冕旒之就,故组就连言之。”唐 杜甫《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黼画、组就之事,割烹煎和之宜,规矩数及於亲姻,脱落颇盈於岁序。”
    • 14.
      罄浄释义:全尽无馀。 《西游记》第十八回:“若再吃荤酒,便是老拙这些家业田产之类,不上半年,就吃个罄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县君大惊失色道:‘如何是好?快快收拾过了桌上的。’即忙自己帮着搬得桌上罄浄。”
    • 15.
      讬姻释义:托附结为婚姻。 南朝 梁 沉约《奏弹王源》:“而託姻结好,唯利是求,玷辱流辈,莫斯为甚。”宋 沉辽《祭外姑彭城县君文》:“呜呼!託姻门下,行二十年,东西会散,恩爱缠绵。”
    • 16.
      象服释义:古代后妃、贵夫人所穿的礼服,上面绘有各种物象作为装饰。 《诗·鄘风·君子偕老》:“象服是宜。”毛 传:“象服,尊者所以为饰。”陈奂 传疏:“象服未闻,疑此即褘衣也。象,古襐字,《説文》:‘襐,饰也。’象服犹襐饰,服之以画绘为饰者。”唐 钱起《贞懿皇后挽词》:“有恩加象服,无日祀高禖。”宋 王安石《右千牛卫将军仲焉故妻永嘉县君武氏墓志铭》:“象服之粲兮,容车之睆兮。”清 冯桂芬《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象服绣葆,蹌躋一庭,国恩家庆,矜耀閭里。”
    • 17.
      贤閤释义:亦作“贤阁”。 对人妻子的尊称。唐 牛僧孺《玄怪录·齐饶州》:“贤閤只在门前,便可同去。”宋 何薳《春渚纪闻·马武复得妻》:“贤阁县君於暌索中,适某过 澶州 得之逆旅间,了不言其所自也。”
    • 18.
      走使释义:⒈使唤、差遣。亦谓供奔走差遣或递送文书。《文选·张衡<东京赋>》“走虽不敏”三国 吴 薛综 注:“走,公子自称走使之人。如今言僕矣。”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安禄山 初为 张韩公 帐下走使之吏。”《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张妈妈 叫着一个走使的家人,写了备细书一封,打发他到 湖北 去通 张忠父 知道,商量寻个方便。”⒉仆役。唐 杜甫《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姑遂易子之地以安我,我用是存,而姑之子卒。后乃知之於走使。”章炳麟《印度独立方法》:“罢工者人人相约不为 英吉利 用,虽巵人走使,皆去不顾。则
    • 19.
      踧然释义:⒈惊惧不安貌。宋 苏辙《龙川别志》卷上:“谓 因大行贬窜 王钦若、丁度 等,皆投之远方…… 沂公 踧然而惧,因密谋去之。”⒉恭敬貌。宋 沉括《万年县君许氏夫人墓志铭》:“有亲者至,则出其妇子罗拜其前,拥婴提稚,升降劝劳,莫不呴然有恩,踧然有礼。”
    • 20.
      遗休释义:犹遗泽。宋 欧阳修《英宗遗制》:“朕蒙先帝之遗休,荷高穹之眷命,获主大器,於兹五年。”宋 曾巩《仙源县君曾氏墓志铭》:“赖先人遗休,嫁之皆以时。”明 高攀龙《邹忠公惠山祠堂记》:“吾何以得此?吾祖 忠公 遗休也,敢忘所自乎?”参见“遗泽”。

县君(xianj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县君是什么意思 县君读音 怎么读 县君,拼音是xiàn jūn,县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县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