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撰集 撰集的意思
zhuàn

撰集

简体撰集
繁体
拼音zhuàn jí
注音ㄓㄨㄢˋ ㄐㄧ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uàn,(1) 才能。【例句】:“异乎三子者之撰”。(2) 写作,著书。【组词】:撰著。撰述。撰写。撰文。撰稿。撰次(编辑、排列)。撰序(撰写叙述)。撰录。撰集。杜撰(臆造,没有根据地编造)。(3) 持,拿着。【例句】:“撰余辔兮高驼翔”。(4) 指天地阴阳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jí,(1) 群鸟栖止于树上。【例句】:“黄鸟于飞,集于灌木”。(2) 聚合,会合。【组词】:聚集。集合。集会。集体。集团。集训。集散。集资。集中。集大成。集腋成裘。(3) 会合许多著作编成的书。【组词】:集子。文集。诗集。选集。全集。(4) 大型图书中可以相对独立的一部分,或一部小说、一部电影、电视剧中相对独立的段落。【组词】:上集。第五集。(5) 定期交易的市场。【组词】:集市。赶集。(6) 中国古代图书的四部分类法。【组词】:集部。经史子集。(7) 成就,成功。【组词】:大业未集。(8) 数学基本概念之一,指若干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的总体。【组词】:子集。交集。(9) 古同“辑”,和睦。(10) 姓。

基本含义

编纂并集结

撰集的意思

撰集 [zhuàn jí]

1. 编集。

撰集 引证解释

⒈ 编集。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宜令太史撰集,以传来世。”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从,凡千餘篇,号曰《皇览》。”
《晋书·干宝传》:“当中兴之盛,宜建立国史,撰集帝纪。”
容庚 《丛帖目·历代·明》:“《停云馆帖》十二卷:嘉靖 十六年至三十九年, 长洲 文徵明 撰集。”


撰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官一集释义:旧时士大夫以所署官作为撰集之名,始於 南朝 梁 王筠。
    • 2.
      丽正修书院释义:亦作“丽正书院”。 又称集贤殿书院。唐 始置,为中央掌管刊辑、校理经籍,搜罗遗逸图书,承旨撰集文章的机构。《新唐书·百官志二》:“﹝ 开元 ﹞六年,乾元院更号丽正脩书院……十二年,东都 明福门 外亦置丽正书院。十三年,改丽正脩书院为集贤殿书院。”宋 戴埴《鼠璞》卷上:“今行在内南门名曰 丽正。本取重离丽正之义。然丽正乃 唐 集贤院名,张説 谓丽正乃礼乐之司。丽正书院,开元 五年建,十三年改为集贤院。”亦省称“丽正”。唐 刘肃《大唐新语·匡赞》:“圣上崇儒重德,亲自讲论,刊校图书,详延学者,今之丽正,即是圣
    • 3.
      撰集释义:编集。《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宜令太史撰集,以传来世。”《三国志·魏志·文帝纪》:“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从,凡千餘篇,号曰《皇览》。”《晋书·干宝传》:“当中兴之盛,宜建立国史,撰集帝纪。”容庚《丛帖目·历代·明》:“《停云馆帖》十二卷:嘉靖 十六年至三十九年,长洲 文徵明 撰集。”
    • 4.
      撰辑释义:犹撰集。
    • 5.
      肃成释义:《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又使诸儒撰集经传”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王沉《魏书》:“帝初在东宫……集诸儒於 肃城门 内,讲论大义,侃侃无倦。”后即以“肃成”为太子讲学处之称。
    • 6.
      论集释义:编次撰集。

撰集(zhuan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撰集是什么意思 撰集读音 怎么读 撰集,拼音是zhuàn jí,撰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撰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