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国手 国手的意思
guóshǒu

国手

简体国手
繁体國手
拼音guó shǒu
注音ㄍㄨㄛˊ ㄕㄡ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shǒu,(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组词】: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2) 拿着。【组词】:人手一册。(3) 亲自动手。【组词】: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例句】: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组词】:国手。扒手。生产能手。(6) 小巧易拿的。【组词】:手枪。手册。

基本含义

指在某一领域内具有国际水平或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的优秀选手或专家。

国手的意思

国手 [guó shǒu]

1. 才艺技能冠(如棋艺、医道等)绝全国的人。

人心无算处,国手有输时。——《唐诗纪事·裴说·棋》

[national champion(in chess,etc.); grand master;]

国手 引证解释

⒈ 一国中某项技艺最为出众的人。

唐 白居易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诗:“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唐 裴说 《棋》诗:“人心无算处,国手有输时。”
宋 苏轼 《循守临行出小鬟复用前韵》:“趁著春衫游上苑,要求国手教新音。”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霍筠》:“我是外科医国手也,何必他求?”
傅尃 《感怀》诗之三:“拯乱几曾逢国手,嫉余早分到蛾眉。”


国语词典

国手 [guó shǒu]

⒈ 具有某种才能技艺为全国第一流的人。

《聊斋志异·卷二·莲香》:「如有医国手,使妾得无负郎君。」

⒉ 由国家选派参加某些国际比赛的选手。如篮球国手


国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奇童释义:才能优异的儿童。《后汉书·杜根传》:“﹝ 根 ﹞父 安,字 伯夷,少有志节,年十三入太学,号奇童。”宋 陆游《曾文清公墓志铭》:“公有器度,舅礼部侍郎 孔武仲,祕阁校理 平仲,叹誉以为奇童。”郭沫若《由葛录亚想到夏完淳》:“﹝ 夏完淳 ﹞不仅博闻强记,长于诗文,而且在围棋方面已可称为国手,确实是多才多艺的一位奇童了。”
    • 2.
      橘中叟释义:⒈指善弈者。清 钱谦益《<棋谱新局>序》:“安知夫烂柯之老,橘中之叟,不揶揄窃笑耶?”吴梅《题天香石砚室棋谱》诗:“我欲去寻橘中叟,力学三年便国手。”⒉指隐于弈者。清 钱谦益《与族弟君鸿论求免庆寿诗文书》:“子诚爱怜我,犹以是为橘中之遗叟,鷄巢之老人。”参见“橘中戏”。
    • 3.
      角技释义:比赛技艺。明 张凤翼《红拂记·仗策渡江》:“我自有屠龙剑,钓鰲鉤,射鵰宝弓,又何须弄毛锥角技冰虫。”清 无名氏《柳轩丛谈·江君辅》:“婺源 江君辅,幼工弈,称国手,年十七,忽一人扣户,称 江 北某家延请角技,君辅 襆被随之往。”清 秦松龄《过百龄传》:“一日,诸公卿会饮,林君(林符卿)谓 百龄 曰:‘吾与若同游京师,未尝一争道角技,即诸先生何所用吾与若耶?今愿毕其所长,博诸先生欢。’”
    • 4.
      造国手释义:指在治理国家方面具有卓异才能的人。《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宋公,造国手也,陛下如厌万机,何不举国授之!”宋 叶廷珪《海录碎事·圣贤人事上》:“嗣主言 宋齐丘 本造国手。”
    • 5.
      龙形结释义:古老的中国手工编织工艺品,属于中国结的一种。

国手(guosh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国手是什么意思 国手读音 怎么读 国手,拼音是guó shǒu,国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国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