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夷服 夷服的意思

夷服

简体夷服
繁体
拼音yí fú
注音一ˊ ㄈ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í,(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组词】: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例句】:华夷杂处(chǔ ㄔㄨˇ)。(3) 平,平坦,平安。【组词】:化险为夷。(4) 弄平。【组词】:夷为平地。(5) 消灭。【组词】: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6) 等辈。【例句】:“诸将皆陛下故等夷”。(7) 古代的锄类工具。(8) 同“怡”,喜悦。(9) 同“痍”,创伤。(10) 姓。

fú fù,(1) 衣裳。【组词】:服装。制服。(2) 穿衣裳。【组词】:服丧。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3) 作,担任。【组词】:服务。服刑。服兵役。(4) 顺从。【组词】:信服。佩服。降(xiáng )服。服辩(旧指认罪书)。服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5) 习惯,适应。【组词】:不服水土。(6) 吃(药)。【组词】:内服。(7) 乘,用。【例句】:服牛乘(chéng )马。(8) 姓。 ◎ 量词,指中药(亦作“付”)。【组词】:两服药。

基本含义

指中国古代人民接受外族文化或服从外族统治。

夷服的意思

夷服 [yí fú]

1. 古九服之一。王畿之外,每五百里为一区划,共有九,第七为夷服。

夷服 引证解释

⒈ 古九服之一。王畿之外,每五百里为一区划,共有九,第七为夷服。参见“九服”。

《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
郑玄 注:“服,服事天子也。”
贾公彦 疏:“言夷者,以其在夷狄中,故以夷言之。”


国语词典

夷服 [yí fú]

⒈ 古代九服之一。蛮服之外,方五百里的地方称为「夷服」。见《周礼·夏官·职方氏》。


夷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夷服释义:古九服之一。 王畿之外,每五百里为一区划,共有九,第七为夷服。
    • 2.
      夷表释义:夷服之外的地方,泛指荒远地区。
    • 3.
      蕃国释义:⒈周 代指夷服、镇服、蕃服。建于九州以外的国家。蕃,通“番”。《周礼·秋官·大行人》:“九州之外,谓之蕃国。”孙诒让 正义:“《职方氏》九服,蛮服以外,有夷、镇、藩三服……是此蕃国即《职方》外三服也。”《周礼·春官·巾车》:“木路,前樊鵠缨,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国。”⒉泛称 中国 以外的国家。《宋史·食货志下八》:“商人出海外蕃国贩易者,令并诣两 浙 市泊司请给官券,违者没入其宝货。”⒊即诸侯国。蕃,通“藩”。《后汉书·顺帝纪》:“陛下正统,当奉宗庙,而姦臣交搆,遂令陛下龙潜蕃国。”李贤 注:“从太子废
    • 4.
      蛮服释义:⒈古代王畿方千里之外,每方五百里分为一服,共分成九服。蛮服在卫服之外,夷服之内,为第六服。⒉泛称远离京城的边远地区。

夷服(yi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夷服是什么意思 夷服读音 怎么读 夷服,拼音是yí fú,夷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夷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