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官禁 官禁的意思
guānjìn

官禁

简体官禁
繁体
拼音guān jìn
注音ㄍㄨㄢ ㄐ一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ān,(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组词】: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组词】:官办。官费。官方。官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组词】:感官。器官。五官。官能。(4) 姓。

jìn jīn,(1) 受得住,耐久。【组词】:禁受。禁得住。禁不起。弱不禁风。(2) 忍耐,制止。【例句】:不禁笑起来。(1) 不许,制止。【组词】:禁止。禁绝。禁书。禁令。禁赌。禁欲。禁锢。(2) 法律或习惯上制止的事。【组词】:犯禁。违禁品。(3) 拘押。【组词】:囚禁。监禁。禁闭。(4) 古代称帝王的地方。【组词】:宫禁。禁苑。禁卫。禁军(古代指保卫京城或宫廷的军队)。(5) 不能随便通行的地方。【组词】:禁地。禁区。(6) 避忌。【组词】:禁忌。

基本含义

指官方明令禁止某种行为或活动。

官禁的意思

官禁 [guān jìn]

1. 官府的禁令。

官禁 引证解释

⒈ 官府的禁令。

《周礼·秋官·士师》:“士师之职,掌国之五禁灋,以左右刑罚:一曰宫禁,二曰官禁。”
孙诒让 正义:“云官府有无故擅入者证 周 之官禁也,谓非当官有职事者不得擅入。”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除乐户丐户籍及女乐考附古事》:“按 文简 以 顺治 十六年得 扬州 推官, 康熙 五年行取北上。所言盖在 康熙 十二年官禁之前。”


官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党锢之祸释义:东汉后期,宦官专权,引起官僚和一般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不满。官僚李膺、陈蕃和太学生郭泰等人抨击宦官弊 政。宦官诬告李膺和诸郡生徒结成朋党,诽谤朝廷。公元166年桓帝刘志下令逮捕李膺等二百多人。后虽 释放,但禁锢终身,不许做官,被称为第一次“党锢之祸”。灵帝时,“党人”又被起用。后来灵帝刘 宏在宦官要挟下,杀了陈蕃,并于公元169年捕杀李膺、杜密等百余人,陆续被牵连的有六七百人。公元 172年又一次逮捕“党人”和太学生千余人。公元176年还下令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及亲属,都免官禁锢。这就是第二次“党
    • 2.
      官禁释义:⒈官府的禁令,限制·例:一进入民国,官禁取消,北京陆续出现了很多民营冰窖·。⒉公寓,处所,区别于行宫,禁宫·例:溥仪辞位之后,暂居官禁。日后移居颐和园。
    • 3.
      平估释义:⒈公平的价格。《宋史·食货志下三》:“天圣 八年,上书者言:‘县官禁盐,得利微而害博,两池积盐为阜,其上生木合抱,数莫可较,宜听通商,平估以售,可以宽民力。’”⒉抑价。宋 秦观《论议上》:“於是变而为免役之法,虽曰岁使中外之民悉输僦直以免其身,然而平估至於室庐,检括及於车马,裒多以为宽剩,厚积以为封桩,则其弊又有甚於差役者矣。”
    • 4.
      杂买务释义:宋 时专为宫廷购买货物的官署。宋 高承《事物纪原·库务职局·杂买务》:“唐德宗 置宫市,以中官主之。国初有市贾司,太平兴国 四年,改为杂买务。至道 中废,咸平 时復置也。”《文献通考·职官十五》:“宋 朝杂买务,旧曰市买司,太平兴国 四年改。至道 中废,咸平 復置。以京朝及三班内侍三人监。掌和市百物,凡官禁宫物所需,以时供纳。”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宋太宗 时,设置杂买务,为宫廷购买货物。宫中不准直接向行铺征购,以矫正 唐 朝宫市的弊害。”
    • 5.
      禁屠释义:因禳灾祈福而禁止屠宰牲畜。《隋书·礼仪志二》:“秋分已后不雩,但祷而已,皆用酒脯,初请后二旬不雨者,即徙市禁屠。”《旧唐书·德宗纪下》:“自今中和、重阳二节只禁屠一日。”鲁迅《花边文学·迎神和咬人》:“虽在通都大邑,现在也还有天师作法,长官禁屠,闹得沸反盈天,何尝惹出一点口舌?”
    • 6.
      郡界释义:亦作“郡堺”。谓郡治范围之内。《后汉书·袁閎传》:“﹝ 閎 ﹞父 贺,为 彭城 相。閎 往省謁……既而辞去,贺 遣车送之,閎 称眩疾不肯乘。反,郡界无知者。”《宋史·褚湛之传》:“孝建 元年,为中书令,丹阳 尹。坐 南郡王 义宣 诸子逃藏郡堺,建康 令 王兴之,江寧 令 沉道源 下狱,湛之 免官禁錮。”

官禁(guanj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官禁是什么意思 官禁读音 怎么读 官禁,拼音是guān jìn,官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官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