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文庙 文庙的意思
wénmiào

文庙

简体文庙
繁体文廟
拼音wén miào
注音ㄨㄣˊ ㄇㄧ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miào,(1) 供奉祖先的房屋。【组词】:家庙。宗庙。太庙。(2) 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组词】:孔庙。岳庙。寺庙。(3) 王宫的前殿,泛指朝廷。【组词】:庙堂。

基本含义

文庙是指供奉文化英杰、学术圣人的庙宇,也泛指学问的殿堂或学府。

文庙的意思

文庙 [wén miào]

1. 孔子庙。

文庙 引证解释

⒈ 孔子 庙。 唐 朝封 孔子 为 文宣王,称其庙为 文宣王 庙。 元 明 以后省称为文庙

元 方回 《前参政浙西廉访徐子方得代送别》诗:“武林 增炳焕,文庙鬱岩嶤。”
《明史·礼志四》:“天下文庙,惟论传道以列位次;闕里家庙,宜正父子以叙彝伦。”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今值文庙丁期,礼当释奠。”


国语词典

文庙 [wén miào]

⒈ 奉祀孔子的庙宇。参见「孔子庙」条。


文庙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武庙释义:供奉关羽的庙,也指关羽、岳飞合祀的庙。

文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联释义:⒈律诗中相对的两句称“一联”。亦指对联的一幅。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秦会之 丞相卒,魏道弼 作参政,委任颇专,且大拜矣,翰苑欲先作白麻,又不能办,假手於士人 陈丰。丰 以其姓 魏,遂以‘晋絳 和戎’对‘郑公 论諫’……予在史院,欲删此一联,会去国不果。”《金瓶梅词话》第六九回:“两壁书画丹青,琴书消酒,左右泥金隶书一联。”⒉犹一队。《旧五代史·唐景思传》:“愿赐臣坚甲一联,以观臣之効用。”⒊一连串。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七:“《穷汉的穷谈》、《共产与共管》、《马克思进文庙》、《文艺家的觉悟》、《
    • 2.
      三义庙释义:大邑三义庙位于文庙街月池坝处,大邑同治版县志载:“咸丰以来邑人陈明理、张汝雯等经理重建。”重建之前三义庙又建于何时呢,历史没有告诉我们,我们也无法考究。
    • 3.
      两庑释义:⒈宫殿或祠庙的东西两廊。⒉特指文庙中先贤从祀之处。
    • 4.
      仓琅根释义:⒈装置在大门上的青铜铺首及铜环。 仓,通“苍”。《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木门仓琅根。”颜师古 注:“门之铺首及铜鍰也。铜色青,故曰仓琅。铺首衔环,故谓之根。”亦省称“仓琅”。宋 司马光《二月中旬虑问过景灵宫门始见花卉呈君倚》诗:“窈窕清宫深,仓琅朱门闭。”清 钱谦益《宝应舟次寄李素臣年侄》诗:“容貌恐君难识我,且凭音响撼仓琅。”⒉用作门之代称。清 唐孙华《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欲从文庙看古柏,沉沉牡钥扃仓琅。”
    • 5.
      佾舞生释义:清 代朝廷及文庙举行庆祀活动时充任乐舞的童生,文的执羽箭,武的执干戚,合乐作舞。 又叫“乐舞生”,简称“佾生”。
    • 6.
      典教释义:⒈典章教化。汉 应瑒《文质论》:“建不刊之洪制,显 宣尼 之典教,探微言之所弊。”唐 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周公 所不堪,洒灰垂典教。”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二:“新罗 君讶曰:‘吾以中国之人,尽闲典教,不谓尚有无知之俗者!’”⒉主管教育。明 刘基《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记》:“至正 九年,永嘉 洪元诚 典教 富阳县。”
    • 7.
      坛庙释义:坛庙建筑是中华民族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社稷的建筑,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文庙、武庙、泰山岱岳庙、嵩山嵩岳庙、太庙,各地还有祭社稷的庙,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 8.
      学使释义:即学政。清 周亮工《书影》卷二:“学使謁文庙,一诸生讲《孟子·明堂章》……学使击节曰:‘一读语意已明,不必更讲矣!’”清 袁枚《新齐谐·龙护高家堰》:“乾隆 二十七年,学使 李公 因培 科考 淮安。”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辛学使》:“近时学使……整飭士习,扶植单寒,以 辛公 从益 为最。”参见“学政”。
    • 9.
      安顺市释义:在贵州省西部、贵昆铁路线上。 1958年始设市。人口728万(1995年)。向为贵州至云南间的交通要冲和贵州省西部物资集散地,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称。名胜古迹有文庙龙柱及西秀山七级石塔等。
    • 10.
      拜龙牌释义:明 清 时,外官逢节日或庆典向皇帝龙牌跪拜行礼以示朝贺。 《清会典·礼部五·仪制清吏司四》:“凡各省官,三大节则拜龙牌庆贺。各省三大节朝贺之礼……豫於公所正中,恭设‘皇帝万岁万万岁’龙牌於亭,南嚮,设香案於亭之南。”亦省作“拜牌”。《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少顷,听得外边人声热闹,鼓乐喧闐,乃是知县出来同众官拜牌贺节,去文庙行香。”清 顾禄《清嘉录·拜牌》:“绅士诣 玄妙观 三清殿,望闕遥贺,一如祝釐之仪,谓之拜牌。礼毕,盛服往来衙门交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八回:“已经挖成了隧道,直达
    • 11.
      教谕释义:⒈教导训戒。⒉宗教上的命令、指示。⒊官名,元、明、清县学的教官,主管文庙祭祀,教诲生员。
    • 12.
      昭德释义:⒈明德;美德。 《国语·郑语》:“唯 荆 实有昭德,若 周 衰,其必兴矣。”汉 刘向《说苑·善说》:“天有昭德,宝鼎自至。”⒉宣扬美德。南朝 宋 鲍照《河清颂》序:“鏤山岳,雕篆素,昭德垂勋,可谓多矣。”《清史稿·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传》:“抑有请者,垂謨昭德,莫先於史。”⒊汉 代雅舞名。汉 文庙 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见《汉书·礼乐志》。又 五代 后晋 天福 五年,诏有司复修正至朝会二舞之制,以文舞为《昭德》之舞,武舞为《成功》之舞。见《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一·晋昭德成功舞歌》引《唐
    • 13.
      私橐释义:亦作“私槖”。 私人的钱袋。亦借指私人的钱财。明 宋濂《东阳兴修乾元宫记》:“於是各捐私橐而兴修之,不足,则遣缓颊之徒説诸有力者,土木之需,不期月而集。”清 东轩主人《述异记·仲夫子诛教谕》:“顺治 甲午年,因文庙倾圮,圣像暴露,鲍君 募助修葺。数年以来,所收三百餘金皆入私槖。”清 刘大櫆《程氏宗祠碑记》:“将出其私橐,彻而新之。”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封僱商船,只图自利,罔恤民生,私橐虽充,利源已塞。”
    • 14.
      税石释义:元 代地税名。 《元典章·户部五·舍施寺观田土有司给据》:“出给公据,明白推收税石,方许捨施。”《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三一四年曲阜文庙免差役赋税碑(二)》:“孟氏 子孙合该税石,於丁酉年间奉圣旨,依僧道例将各家合该地税除免了。”
    • 15.
      诐行释义:偏邪不正的行为。《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説,距詖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宋 王安石《答手诏封还乞罢政事表札子》:“今待辠期年,而法度未能一有所立,风俗未能一有所变。朝廷内外,詖行邪説,乃更多於乡时。”清 汪懋麟《<文庙纪略>序》:“去其淫言詖行、诡怪判道之举,无非教者。”
文庙是什么意思 文庙读音 怎么读 文庙,拼音是wén miào,文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文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