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罔象 罔象的意思
wǎngxiàng

罔象

简体罔象
繁体
拼音wǎng xiàng
注音ㄨㄤˇ ㄒㄧ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ǎng,(1) 蒙蔽,诬。【例句】:罔民(陷害人民)。罔己(受人诳骗)。欺罔。(2) 无,没有。【例句】:罔极(①没有定准,变化无常;②无穷,久远)。置若罔闻。(3) 同“惘”,失意。(4) 同“网”,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器具。

xiàng,(1) 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组词】:象牙。象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2) 形状,样子。【组词】:形象。景象。气象。现象。想象。象征。万象更新。象声。象形。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模糊、难以辨识。

罔象的意思

罔象 [wǎng xiàng]

1. 亦作“罔像”。古代传说中的水怪。或谓木石之怪。

2. 水盛貌。

3. 虚无。

5. 同“象罔”。《庄子》寓言中的人物。见《庄子·天地》。

罔象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罔像”。古代传说中的水怪。或谓木石之怪。

《国语·鲁语下》:“水之怪曰龙、罔象。”
韦昭 注:“或曰罔象食人,一名沐肿。”
《庄子·达生》:“水有罔象。”
陆德明 释文:“司马 本作‘无伤’。云:状如小儿,赤黑色,赤爪,大耳,长臂。一云:水神名。”
《文选·张衡<东京赋>》:“残夔魖与罔像,殪野仲而歼游光。”
薛综 注:“罔象,木石之怪。”
宋 梅尧臣 《送圣民学士知登州》诗:“始皇 安得长,阴怪役罔象。”

⒉ 水盛貌。

《楚辞·远游》:“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
朱熹 集注:“罔象,水盛貌。”

⒊ 虚无。

《文选·王褒<洞箫赋>》:“薄索合沓,罔象相求。”
李善 注:“罔象,虚无罔象然也。”

⒋ 同“象罔”。 《庄子》寓言中的人物。见《庄子·天地》。

南朝 齐 张融 《答周颙书》:“但敷生灵以竦志,庶足下 罔象 以捫珠。”


罔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巨灵释义:⒈神话传说中劈开 华山 的河神。 《文选·张衡<西京赋>》:“缀以二 华,巨灵 贔屓,高掌远蹠,以流河曲,厥跡犹存。”薛综 注:“巨灵,河神也……古语云:此本一山当河,水过之而曲行,河之神以手擘开其上,足蹋离其下,中分为二,以通河流。手足之跡,于今尚在。”唐 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巨灵 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元 张翥《题华山图》诗:“巨灵 高掌削芙蓉,影落 黄河 一丝水。”清 吴廷桢《观潮》诗:“罔象横衝两崖束,巨灵 直擘中流开。”⒉泛指神灵。冰心《寄小读者》二二:“我 戚叩落亚 如今到
    • 2.
      希夷释义:⒈《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河上公 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南朝 梁 萧统《谢敕参解讲启》:“至理希夷,微言渊奥,非所能钻仰。”唐 权德舆《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诗:“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⒉指虚寂玄妙的境界。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臣闻上圣玄邈,独超乎希夷;彊名之极,犹存乎罔象。”唐 钱起《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诗:“睿想入希夷,真游到 具茨。”⒊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北史·序传·李行之》:“年将六纪,官歷四朝,道协希夷,事忘可否。
    • 3.
      恢诡释义:荒诞怪异。唐 刘禹锡《和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鵾鹏疑变化,罔象何恢诡?”明 归有光《题<瀛涯胜览>》:“其日月风云山水之殊异,惜无以极其恢诡之辞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扮唱不知何词,腔拍恢诡。”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向使 满洲 制服……恢诡殊形,有若魑魅,行之二百有六十年,而人亦安之无所怪矣。”
    • 4.
      无伤释义:⒈没有什么关系;不妨。⒉不损害;不伤害。⒊即罔象。神话传说中的精怪之名。
    • 5.
      沆瀁释义:⒈水广阔貌。晋 左思《吴都赋》:“泓澄奫潫,澒溶沆瀁;莫测其深,莫究其广。”《文选·郭璞<江赋>》:“极望数百,沆瀁皛溔。”李善 注:“沆瀁,广大之貌。”亦指广阔的水面。清 钱谦益《通议大夫兵部右侍郎赠副都御史梅公神道碑铭》:“譬彼骄人,天吴 罔象,鼓舞相磓,不越沆瀁。”⒉犹荡漾。飘荡起伏。《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阮籍“咏怀”>》:“飘飘可终年,沆瀁安是非?”李善 注:“《庄子》曰:‘飘飘蒿下,沆瀁海上,逍遥一也。’”⒊犹荡漾。水波微动。唐 谷神子《博异志·吕乡筠》:“﹝老人﹞抽笛吹三声,湖上风动,波涛
    • 6.
      潜灵释义:⒈幽魂。《文选·潘岳<寡妇赋>》:“潜灵邈其不反兮,殷忧结而靡诉。”张铣 注:“潜灵,幽潜不復还也。”亦指灵魂归天。南朝 宋 谢惠连《祭古冢文》:“追惟夫子,生自何代,曜质几年,潜灵几载。”⒉潜龙。晋 葛洪《抱朴子·广譬》:“潜灵俟庆云以腾竦,栖鸿阶劲风以凌虚。”参见“潜龙”。⒊神灵隐居。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五百罗汉潜灵於此,诸有感遇,或得覩见。”⒋指灵怪。宋 周邦彦《汴都赋》:“震委蛇而唬罔象,出鮫人而舞 冯夷,潜灵幽怪,助乐喜也。”
    • 7.
      罔像释义:见“罔象”。
    • 8.
      象罔释义:亦作“象网”。《庄子》寓言中的人物。含无心、无形迹之意。《庄子·天地》:“黄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 知 索之而不得,使 离朱 索之而不得,使 喫詬 索之而不得也。乃使 象罔,象罔 得之。”一本作“罔象”。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曰:似有象而实无,盖无心之谓。后用为典故。唐 赵嘏《成名年献座主仆射兼呈同年》诗:“曾失玄珠求 象罔,不将双耳负伶伦。”明 刘基《贺新郎·愁思》词:“赤水 珠沉迷 象罔,暗尘深、不见 长安道。”王闿运《秋醒词序》:“岂 象网 三求之后,将钧天
    • 9.
      遗珠释义:⒈谓遗失珍珠。 语出《庄子·天地》:“黄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元 袁桷《康乐图》诗:“悲懽蚁旋水东注,遗珠 罔象 迷其津。”⒉指遗失的珍珠。唐 张籍《罔象得玄珠》诗:“赤水 今何处,遗珠已渺然。”元 丁鹤年《题画葡萄》诗:“碧云凉冷驪龙睡,拾得遗珠月下归。”明 李东阳《再赠三首用前韵》之二:“荆山 有抱玉,沧海有遗珠。”⒊喻指弃置未用的美好事物或贤德之才。宋 俞文豹《吹剑录》:“古今诗人,间见层出,极有佳句,无人收拾,尽成遗珠。”清 裘日脩《南闱揭晓日示多士》诗

罔象(wangx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罔象是什么意思 罔象读音 怎么读 罔象,拼音是wǎng xiàng,罔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罔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