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作治释义:⒈谓使天下太平。《史记·秦始皇本纪》:“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著网纪。”⒉制作。亦指制造的成品。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兵器》:“宋 兴,太祖 将平定四方,命 魏丕 主作,责以称职。每造兵器,十日一进,谓之旬课,上亲閲之,作治之巧尽矣。”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兵器》:“景德 中,以岁造之器可支三二十年,而创作未已,天子念劳费之宜省也……令给用有餘诸作治以权宜罢焉。”
- 2.
俸户释义:唐 宋 时替官府收税,并领取薪俸的富户。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十一月﹞丙戌,詔凡诸色课户及俸户,并勒归州县。”胡三省 注:“唐 又薄敛一岁税,以高户主之,月收息给俸,此所谓俸户也。”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俸禄》:“太祖 哀怜元元之困,而患吏之烦扰,欲高吏之行以便民,於是定俸户之制,脩益俸之令。”
- 3.
商算释义:⒈计算。《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三年》:“秦州 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薛奎)务俭约,教民水耕,谨商算,岁中廩粟积者三百万。”⒉商业税。算,赋算。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任将》:“李汉超 守关南,属州钱七八万贯,悉以给与,又加赐賚。汉超 犹私贩搉塲,规免商算。有以事闻者,上即詔 汉超 私物所在,悉免关征,故边将皆养士足以得死力。”
- 4.
地芥释义:地上的杂草。比喻易得之物。《汉书·夏侯胜传》:“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颜师古 注:“地芥谓草芥之横在地上者。俛而拾之,言其易而必得也。”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军赏罚》:“故 世宗 取 淮南 关南 之地,太祖 平五强国,如拾地芥。”宋 陆游《新年七十有九》诗:“天门邈难窥,地芥亦嬾拾。”
- 5.
审刑院释义:亦省称“审刑”。宋 代于禁中设立的官署,其职务是检查大理寺所审理的案件,并上报中书省。《宋史·职官志三》:“淳化 二年,增置审刑院,知院事一人,以郎官以上至两省充,详议官以京朝官充,掌详讞大理所断案牘而奏之。凡狱具上,先经大理,断讞既定,报审刑,然后知院与详议官定成文草,奏记上中书,中书以奏天子论决。”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刑法》:“至於 淳化,又置审刑院於禁中,防大理刑部之失。”
- 6.
宽平释义:⒈指宽阔平坦之处。 《荀子·赋》:“此夫安宽平而危险隘者邪?”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黄河》:“有以为宜徙之宽平者,王横 之説是也。”⒉宽仁公平。《后汉书·郭躬传》:“躬 家世掌法,务在宽平,及典理官,决狱断刑,多依矜恕。”《新唐书·刑法志》:“盖自 高祖、太宗 除 隋 虐乱,治以宽平,民乐其安,重於犯法,致治之美,几乎三代之盛时。”清 吴定《吴殿麟程巽行传》:“仲豪迈峻厉,君宽平恂恂长者。”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隋文帝 对待民众比较宽平。五八一年,制定 隋 律,废除前朝酷刑。
- 7.
府卫释义:⒈指 北周、隋、唐 的府兵制。府兵轮流宿卫京师,故亦称府兵为府卫。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训兵》:“自府卫废,而执兵者皆市人,故有 天寳 之败。”宋 叶适《奏议·纪纲一》:“唐 用 周 隋 府卫之法,拣择天下之民,聚为强兵。”⒉贵族或官府的卫士。金 吴激《鸡林书事》诗:“骑兵腰玉具,府卫挟金丸。”
- 8.
搉易释义:贸易。 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搉易》:“宋 兴……海外之国,亦通关市,犀象珠璣,百货之产,皆入於中国。府库既充,有司遂言,宜出於民,始置搉易之场。”搉,一本作“榷”。
- 9.
无事释义:⒈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郑玄 注:“事谓征伐。”《史记·平準书》:“汉 兴七十餘年之间,国家无事。”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天下无事,百姓和乐。”明 陈子龙《议财用》:“若云多事,则自古亦无无事之国也。”⒉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金 元好问《李道人崧阳归隐图》诗:“道人本无事,何苦尘中为?
- 10.
日官释义:古代掌天象历数之官。《左传·桓公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杜预 注:“日官、日御,典歷数者。”杨伯峻 注:“天子日官盖即太史,职掌天象。”《后汉书·张衡传》:“曩滞日官,今又原之。”李贤 注:“日官,史官也。”王先谦 集解:“是再为太史令也。”《魏书·律历志下》:“及卯金受命,年历屡改,当涂启运,日官变业,分路扬鑣,异门驰騖。”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历》:“自时以后,至於 梁 唐,日官之任缺焉。”
- 11.
杂用释义:⒈间杂使用。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初,王莽 乱后,货币杂用布、帛、金、粟。是岁,始行五銖钱。”清 薛福成《书<汉书·外戚传>后六》:“大抵 光 之秉政,公私杂用,总之不学无术而已。”⒉杂项开支。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义仓》:“高宗 又开杂用之禁,神龙 之后,纲理疏阔,而义仓遂废殆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从此舖里一切杂用,劳佛 便不过问,天天只忙着定货催货。”⒊谓差遣从事非主要工作。《水浒传》第一一五回:“却把船上艄公人等,都只留在船上杂用。”
- 12.
游口释义:⒈犹游民。《新唐书·萧定传》:“大历 中,有司差天下刺史治最,定 与 常州 萧復、豪州 张鎰 为第一,而劭桑稼,均赋税,业徠游口,在 鎰 復 右。”⒉河道的泄洪口。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边防》:“遂自 浮阳 至 乾寧 之塞,补坏防,开游口三十有六,瀛 莫 以通,作治之功自 韩通。”《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夏,四月,庚寅,韩通 奏自 沧州 治水道入 契丹 境,栅於 乾寧军 南,补坏防,开游口三十六,遂通 瀛 莫。”胡三省 注:“游口者,於水不至处开之,以备涨溢而洩游水也。”
- 13.
牀子弩释义:亦作“床子弩”。 带木架的大弩。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兵器》:“国工署有南北作坊,岁造甲鎧、贝装……弩橦、牀子弩,凡三万二千。”《宋史·魏丕传》:“旧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 丕 增造至千步。”参阅《文献通考·兵十三》。
- 14.
班簿释义:在朝职官名册。 《新唐书·郑綮传》:“昭宗 意其有所藴未尽,因有司上班簿,遂署其侧曰:‘可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资治通鉴·唐昭宗乾宁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班簿,著在朝者姓名。”《宋史·职官志三》:“﹝吏部侍郎﹞视朝则执文武班簿对立,以待顾问。”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考课》:“雍熙 间,上尝閲班簿,欲择用人,而患不能徧知羣下之材,始詔 德驤 以羣臣功过之迹,引与俱对。”
- 15.
瓠子歌释义:乐府歌辞名。 汉武帝 作。汉 元封 二年,武帝 令 汲仁、郭昌 发卒数万人,堵 黄河 瓠子 决口,并自临工地。初堵口不成,武帝 作《瓠子歌》二章悼之,卒塞 瓠子。事见《史记·河渠书》。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黄河》:“兴国 之间,房村 之决为甚。当此之时,劳十万之众,然后復理。天子为赋诗,比《瓠子之歌》。”亦省称“瓠歌”、“瓠子”。《汉书·叙传下》:“文 陻 枣 野,武 作《瓠歌》。”唐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一:“空传歌《瓠子》,感慨独愁人。”元 贡师泰《河决》诗:“《瓠子》空作歌,宝鼎徒纪年。”参
- 16.
皇地祇释义:对地神的尊称。《旧唐书·礼仪志一》:“今请备设皇地祇并从祀等座,则礼得稽古,义合缘情。”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郊配》:“冬至祀昊天,夏至祀皇地祇,孟夏雩祀,用 太祖 配,如 永泰 之礼。”《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国初以来,南郊四祭及感生帝、皇地祇、神州,凡七祭,并以四祖迭配。”
- 17.
给复释义:免除赋税徭役。《晋书·武帝纪》:“﹝ 咸寧 元年﹞二月,以将士应已娶者多,家有五女者给復。”《北史·魏纪三·高祖孝文帝》:“﹝ 太和 二十二年﹞詔以 穰 人首归大顺始终若一者,给復三十年,标其所居曰 归义乡;次降者,给復十五年。”《新唐书·高祖纪》:“丙寅,竇建德 伏诛。丁卯,大赦,给復天下一年。”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水灾策》:“太宗 加给復之恩,赐糜淖之餉,以救其变。”
- 18.
脩好释义:⒈指国与国之间结成友好关系。 《左传·成公九年》:“楚子 使 公子辰 如 晋,报 钟仪之 使,请脩好、结成。”南朝 陈 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吾等张旜拭玉,脩好寻盟。”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任将》:“契丹 脩好之使,数至于闕庭。”⒉指人与人之间相友善。《后汉书·孔融传》:“輒布腹心,脩好如初。”
- 19.
贡职释义:贡赋;贡品。《穀梁传·庄公三十年》:“贡职不至,山戎 为之伐矣。”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摧易》:“宋 兴,既收 南越 之地,而 交阯 奉贡职,海外之国,亦通关市。”清 黄以周《军礼司马法考徵下》:“或起兵以征不义,废贡职则讨,不朝会则诛,乱适庶则縶,变礼刑则放。”参见“职贡”。
- 20.
通丧释义:上下通行的丧礼。 《论语·阳货》:“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存者不至於伤生,逝者不至於甚痛,谓之达理,以贯通丧。”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名教》:“唐 氏 五代 之乱,教化之事久缺,雍 熙 初,始勑羣臣用通丧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