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官告 官告的意思
guāngào

官告

简体官告
繁体
拼音guān gào
注音ㄍㄨㄢ ㄍ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ān,(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组词】: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组词】:官办。官费。官方。官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组词】:感官。器官。五官。官能。(4) 姓。

gào,(1) 说给别人,通知。【组词】:告谕。告知。告诫。告诉。报告。劝告。奔走相告。(2) 向行政司法机关检举、控诉。【组词】:告发。告状。控告。(3) 表明,请求。【组词】:告老。告急。自告奋勇。(4) 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出现。【组词】:告成。告竭(宣布某种东西用尽)。告罄(现指财物用尽或货物等售完)。公告。

基本含义

指官方发布的公告或通知。

官告的意思

官告 [guān gào]

1. 即告身。古代官吏的委任状。

官告 引证解释

⒈ 即告身。古代官吏的委任状。

唐 白居易 《与高固诏》:“表朕念功之心,仍赐卿官告,卿宜即赴闕庭。”
《旧唐书·宪宗纪下》:“新授 桂管 观察使 房启 降为太僕少卿。 启 初拜 桂管,启 吏赂吏部主者,私得官告以授 启。”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本朝枢密本兵、礼,均二府。又有学士院、舍人院为两制,下则粮料、审计、进奏、官告、登闻、检鼓,是为六院。”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显忠 军中有中侍大夫至小使臣官告付身仅二十道,是役也,书填悉尽。”


国语词典

官告 [guān gào]

⒈ 古代授官的文书,犹今之委任状。也作「告劄」、「告身」。

《旧唐书·卷一五·宪宗本纪下》:「启初拜桂管,启吏赂吏部主者,私得官告以授启。」


官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迁主释义:不祧之主。《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二年》:“六月,辛酉,以亲郊,并侑二圣及 真宗 为不迁主,遣官告於太庙。”
    • 2.
      倦勤释义:本指厌倦于勤劳的事。 后引申为天子厌倦于政事的辛劳,懒于从政或高官,将辞官告退。今比喻官吏自动辞职。
    • 3.
      六院释义:⒈唐山南道之精兵。⒉宋官署名,登闻检院、登闻鼓院、官告院、都进奏院、诸军司粮料院、审计院之合称。⒊院,指行院,歌妓集聚之地。⒋犹六宫。
    • 4.
      勤倦释义:犹倦勤。指皇帝倦于政事或居于高位的官员辞官告退。
    • 5.
      告免释义:请求免罪。 《四游记·湘子设筵和好》:“果老 乃引 洞宾 至 钟离、铁拐 之前,下拜请罪,众復为之告免。”徐懋庸《鸡肋》二:“你这次的罪是不小的,姑念多年有功,并且众官告免,这次便饶了你。”
    • 6.
      告身释义:古代授官的文凭。《北齐书·傅伏传》:“周 克 并州,遣 韦孝宽 与其子 世宽 来招 伏 ……授上大将军、武乡郡开国公,即给告身。”唐 元稹《为萧相谢告身状》:“右,中使某乙至,奉宣进止,赐臣某官告身一通。”《朱子语类》卷一二七:“方围闭时,降空名告身千餘道,令其便宜补授。”明 陆容《菽园杂记》卷十:“乃如告身非誥勅,即今文凭类也。”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二:“康熙 年间命翰林按官职所掌撰拟告身文字,无须临事猝办。”
    • 7.
      安车释义:古代可以坐乘的小车。 古车立乘,此为坐乘,故称安车。供年老的高级官员及贵妇人乘用。高官告老还乡或徵召有重望的人,往往赐乘安车。安车多用一马,礼尊者则用四马。《周礼·春官·巾车》:“安车,彫面鷖总,皆有容盖。”郑玄 注:“安车,坐乘车。凡妇人车皆坐乘。”《汉书·张禹传》:“为相六岁,鸿嘉 元年,以老病乞骸骨,上加优再三乃听许。赐安车駟马,黄金百斤,罢就第。”晋 皇甫谧《高士传·韩康》:“桓帝 时,乃备元纁安车以聘之。使者奉詔造 康,康 不得已,乃佯许诺,辞安车,自乘柴车冒晨先发。”宋 司马光《王侍郎挽辞》诗
    • 8.
      官告释义:即告身。 古代官吏的委任状。唐 白居易《与高固诏》:“表朕念功之心,仍赐卿官告,卿宜即赴闕庭。”《旧唐书·宪宗纪下》:“新授 桂管 观察使 房启 降为太僕少卿。启 初拜 桂管,启 吏赂吏部主者,私得官告以授 启。”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本朝枢密本兵、礼,均二府。又有学士院、舍人院为两制,下则粮料、审计、进奏、官告、登闻、检鼓,是为六院。”《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显忠 军中有中侍大夫至小使臣官告付身仅二十道,是役也,书填悉尽。”
    • 9.
      旋旋释义:⒈缓缓。 唐 韩偓《有瞩》诗:“晚凉閒步向江亭,默默看书旋旋行。”元 萨都剌《游西湖》诗之二:“少年豪饮醉忘归,不觉湖船旋旋移。”《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贬云南传(别集)》:“黄昏救到三更后,旋旋苏省转还魂。”清 褚人穫《坚瓠五集·燕京酒肆》:“劝人饮酒,旋旋吹横竹。”⒉陆续;逐渐。宋 范仲淹《与中舍书》:“且於诸房更求先代官告文书,并三哥自传闻事,亦旋旋抄来。”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虎杖》:“﹝虎杖﹞六七月旋旋开花,至九月中方已。”⒊回环貌。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云翠仙》:“言次,婢嫗连衿臂
    • 10.
      村父老释义:乡野老人。宋 辛弃疾《减字木兰花·宿僧房有作》词:“昨朝官告,一百五年村父老。更莫惊疑,刚道人生七十稀。”
    • 11.
      粮料院释义:官署名。 宋 初以武臣为都粮料使,后改以文臣主其事。有诸司粮料院及诸军粮料院之别,分掌官俸及军饷。南渡后,设有分差各处的粮料院。宋 高承《事物纪原·库务职局·粮料院》:“国初承旧制,有粮料院使。《会要》曰:太平兴国 五年正月,分粮料诸司、马、步军为三院。雍熙 四年四月,改用使臣勾当,端拱 二年改以京朝官主之。神宗 元丰 末併马、步军为诸军,与诸司为二院。”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七:“本朝枢密本兵、礼二府,又有学士院、舍人院为两制,下则粮料、审计、进奏、官告、登闻、检鼓,是为六院。”
    • 12.
      衣锦昼行释义:穿了锦绣衣裳在白天出行。 旧时形容在本乡做官,或在外地做官告老回乡,荣耀异常。同“衣绣昼行”。
    • 13.
      调脣弄舌释义:⒈耍嘴皮子,纵谈。《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况在私衙中,料无外人来往,恣意调脣弄舌。”《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倘然当官告理,且不顾他声名不妙,谁奈烦与他调唇弄舌!”⒉搬弄是非。明 汪廷讷《狮吼记·争宠》:“调唇弄舌,莫非駡詈之言。”
    • 14.
      进奏释义:向皇帝报告。《敦煌变文集·张淮深变文》:“自从司徒归闕后,有我尚书独进奏。”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七:“本朝枢密本兵、礼,均二府;又有学士院、舍人院为两制,下则粮料、审计、进奏、官告、登闻、检鼓,是为六院。”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开元 末年,外间进奏文表,都得先经 高力士 阅看,小事便直接处理,大事才告诉 唐玄宗。”
    • 15.
      进纳释义:⒈犹引进。 《梁书·羊侃传》:“景 遣仪同 傅士哲 呼 侃 与语曰:‘侯王 远来问讯天子,何为闭距,不时进纳?’”⒉宋 时称交纳钱粮买取官爵。宋 李纲《与右相条具事宜札子》:“纲 昨过 衢州,窃见都督行府札子,颁降官告,劝诱上户进纳。”宋 朱彧《萍洲可谈》卷二:“一书用好纸数十幅,近年纸价高,田俸入尽索於此,亲朋间目之为纸进纳。盖纳粟得官号进纳。”《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元年》:“按贡举条制,进纳及工商杂类有奇材异行者,亦听取解。”
    • 16.
      违非释义:⒈是非。违,通“韙”。《管子·水地》:“水者万物之準也,诸生之淡也,违非得失之质也。”清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两字对文而误解例》:“按‘违非’二字对文,‘违’读为‘韙’。隐 十一年《左传》:‘犯五不韙。’杜 注曰:‘韙,是也。’然则‘违非’犹言‘是非’。”⒉悖逆。《元典章·户部四·嫁娶》:“如已后似前违非,不绍家业。赴官告实,即便听离。”

官告(guang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官告是什么意思 官告读音 怎么读 官告,拼音是guān gào,官告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官告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