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后七子 后七子的意思
hòu

后七子

简体后七子
繁体後七子
拼音hòu qī zǐ
注音ㄏㄡˋ ㄑ一 ㄗˇ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òu,(1) 君主;帝王。【例句】:商之先后(先王)。(2) 帝王的正妻。【组词】:皇后。太后。(3) 诸候。《書•舜典》。【组词】:“肆覲東后。”(4)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组词】:后窗户。后面。后学。后缀。后进。(5)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组词】:日后。后福。后期。(6) 指次序,与“前”相对。【组词】:后排。后十名。(7) 子孙。【组词】:后辈。后嗣。后裔。后昆。无后(没有子孙)。(8) 姓。

qī,(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基本含义

指人们在某个事件或行动后所留下的子女、后代。

后七子的意思

后七子 [hòu qī zǐ]

1. 明代嘉靖、隆庆年间文学家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七人的合称。他们继承了“前七子”的拟古主张,故称。

后七子 引证解释

⒈ 明 代 嘉靖、隆庆 年间文学家 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 七人的合称。他们继承了“前七子”的拟古主张,故称。


国语词典

后七子 [hòu qī zǐ]

⒈ 明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吴国伦与徐中行等七人。他们继承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世称为「后七子」。


后七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公安派释义:明 代后期的文学流派。以 袁宏道 及其兄 宗道 弟 中道 为首。因三 袁 是 公安(今属 湖北省)人而得名。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文学“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重视小说戏曲的文学价值,在当时有较大影响。他们的部分作品抨击时政,表现对道学的不满;多数篇章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 2.
      几社释义:明 末的文社组织。名为“几社”者,盖取知几其神之义。主要成员有 陈子龙、夏允彝、徐孚远、何刚 等人。其文学主张颇受前后七子影响,作品则对政治的混浊、民生的疾苦有所揭露。
    • 3.
      前七子释义:明 弘治、正德 年间文学家 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 等七人,强调“文必 秦 汉,诗必盛 唐”,形成一个复古的文学流派。因有后起的 李攀龙、王世贞 等后七子,故称他们七人为前七子。参阅《明史·文苑传二》。
    • 4.
      嘉靖七子释义:指 明 嘉靖 年间的 李攀龙、王世贞、谢棒、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 等七位有名的文人。 因其前尚有 李梦阳 等七人称前七子,故亦称后七子。参阅《明史·文苑传三》。
    • 5.
      宋诗钞释义:总集名。清代吴之振等编选。编者因不满明代前后七子尊唐诗抑宋诗之风,特编选此书,以示“宋诗之长”。编成初集一百零六卷,收宋代诗作一万二千余首,选录作家八十四家(目录中列一百家),各家均附小传。是一部规模较大的宋诗总集。
    • 6.
      末五子释义:明代“后七子”文学复古运动中五位文学家的并称。
    • 7.
      李王释义:明“后七子”领袖 李攀龙 与 王世贞 的并称。

后七子(houqiz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后七子是什么意思 后七子读音 怎么读 后七子,拼音是hòu qī zǐ,后七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后七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