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 [bèi hài rén]
1. 指刑事、民事案件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
国语词典
被害人 [bèi hài rén]
⒈ 因他人的不法行为,致使身体、名誉、财产受到损害的人。
被害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事主释义:⒈某些刑事案件(如偷窃、抢劫等)中的被害人。 ⒉旧指办理婚丧喜事的人家。
- 2.
亲告释义:⒈天子亲自祭告。⒉被害人亲自提出控诉。
- 3.
共同过失释义:在英美法谓为Contributory Negligence,指损害之发生,如被害人与有过失者,加害人得免其责任之情形。
- 4.
告诉释义:⒈被害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告诉到法院。⒉说给人,使人知道:请你告诉他,今天晚上七点钟开会。
- 5.
告诉才处理释义:某些犯罪行为须由被害人向法院告诉,法院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原则。 我国刑法规定,侮辱罪、诽谤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除外),虐待家庭成员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除外),都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并规定,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而无法告诉,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 6.
哭主释义:即苦主。命案中被害人的家属。
- 7.
当事人释义:⒈指参加诉讼的一方,如民事诉讼中的原告、被告,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⒉跟事情有直接关系的人,如订立合同的双方。
- 8.
拘留释义: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拘留的法定情形有:(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被害人或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在逃的;(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的;(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 9.
暴力行为释义:以人身、财产为侵害目标,采取暴力手段,对被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损害,直接危及人的生命、健康与自由的一种行为。
- 10.
自诉释义: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自诉案件包括:(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如虐待罪;(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案件。与“公诉”相对。
- 11.
自诉人释义:以个人名义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的人,一般为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及近亲属。
- 12.
苦主释义:指人命案件中被害人的家属。
- 13.
证据释义:⒈能够证明某事物的真实性的有关事实或材料。⒉由法院审查确定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分民事诉讼证据、行政诉讼证据和刑事诉讼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视听资料,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现场笔录等。
- 14.
身源释义:犹身世。 《啄木鸟》1987年第3期:“死者身源终于查明了。被害人 牟英华 是 大连 第二轧钢厂女工,21岁,未婚。”
- 15.
附带民事诉讼释义:“刑事诉讼中附带民事诉讼”的简称。 在一个刑事案件中附带提起的关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引起的民事赔偿问题的诉讼。只有在被害人的物质损失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情况下,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