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 [chán yuān]
1. 中国的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
英[Chanyuan;]
澶渊 引证解释
⒈ 古湖泊名。又名 繁污、繁渊。故址在今 河南省 濮阳市 西。 春秋 卫 地。
引《春秋·襄公二十年》:“盟于 澶渊。”
杜预 注:“澶渊 在 顿丘县 南,今名 繁污,此 卫 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春秋》襄公二十年,经书公与 晋侯、齐侯 ‘盟于 澶渊 ’。 杜预 曰:‘在 顿丘县 南,今名 繁渊。’ 澶渊,即 繁渊 也。”
⒉ 古县名。故城在今 河南省 濮阳市 西。 隋 置, 唐 避 高祖 李渊 讳,改名 澶水县。
国语词典
澶渊 [chán yuān]
⒈ 地名。位于河北省濮阳县西南,因古澶水所经而得名。宋真宗与辽人曾会盟于此。
澶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事期释义:指会盟的日期。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间二年,闻君将靖东夏,四月又朝,以听事期。”杜预 注:“先 澶渊 二月往朝,以听会期。”
- 2.
喉啭释义:⒈亦作“喉转”。古代一种特殊的发声技艺。能模仿笳、箫等乐器的演奏声。三国 魏 繁钦《与魏文帝笺》:“时都尉 薛访 车子,年始十四,能喉囀引声,与笳同音。”三国 魏 曹丕《答繁钦书》:“﹝今之妙舞清歌﹞固非车子喉囀长吟所能逮也。”《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繁钦”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典略》:“钦(繁钦)既长於书记,又善为诗赋。其所与太子书,记喉转意,率皆巧丽。”⒉指歌唱。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乐府一》:“澶渊 营妓,有一二擅喉转之技者,唯以‘此花开后更无花’为酒乡之资耳。”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二
- 3.
圣驾释义:皇帝或临朝皇后的车乘。亦借指皇帝或皇后。今多用于讽刺或比喻。《魏书·崔光传》:“辕关 峭嶮,山路危狭,圣驾清道,当务万安。”宋 丁谓《丁晋公谈录》:“至十年,果 契丹 兵寇 澶渊,圣驾亲征。”清 沉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乾隆 庚子,圣驾南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臣到处访求了好几年,今日得见圣驾,万千之幸!”京剧《贵妃醉酒》:“天到了这个时候,圣驾怎么还没来呀?”鲁迅《集外集拾遗·“言词争执”歌》:“许多要人夹屁追,恭迎圣驾请重回。”柯云路《三千万》三:“丁猛 当然把来人当成圣驾。”
- 4.
孤注释义:⒈谓把所有的钱并作一次赌注。比喻仅存的可资凭借的事物。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六:“﹝ 王钦若 ﹞数乘间言於上曰:‘澶渊 之役,準 以陛下为孤注与敌博耳。’”王闿运《与曾侍郎言兵事书》:“犹将回翔厉兵,孤注决胜,明示必死。”柳亚子《吊鉴湖秋女士》诗:“已拚侠骨成孤注,赢得英名震万方。”王统照《搅天风雪梦牢骚》:“二百二十吊不卖的猪从春初喂起,这是一年的最后孤注了。”⒉指赌博时输者所押的零星赌注。宋 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七:“博者以胜彩累注数者至乘。败者唯有畸零,不累注数,谓之孤注。”
- 5.
官守释义:⒈官位职守;官吏的职责。《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亲其民人,明其伍候,信其邻国,慎其官守。”唐 韩愈《答魏博田仆射书》:“限以官守,拜奉未由,无任驰恋。”《好逑传》第十三回:“我学生虽与 过老先生 忝在同乡,因各有官守,相接转甚疏阔。”⒉臣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天子蒙尘於外,敢不奔问官守。”杜预 注:“官守,王之羣臣。”⒊官吏。《宋史·河渠志一》:“开寳 四年十一月,河 决 澶渊,泛数州。官守不时上言,通判、司封郎中 姚恕 弃市,知州 杜审肇 坐免。”清 侯方域《重修书院碑记》:“凡书院之为舍者
- 6.
澶渊之盟释义:北宋与辽在澶渊订立和约的事件。1004年辽军南下攻宋,进逼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宰相寇准力主抵抗,军民奋勇御敌,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射死辽帅,击败辽军。辽提出议和。宋真宗赵恒急于求和,借口“屈己安民”,在澶州与辽订立议和条约,每年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因澶州亦名澶渊郡,史称澶渊之盟。
- 7.
船舫释义:泛指船。 《宋书·五行志四》:“太元 十七年六月甲寅,涛水入 石头,毁大航,漂船舫,有死者。”唐 白居易《登西楼忆行简》诗:“早晚东归来下峡,稳乘船舫过 瞿塘。”《宋史·王济传》:“契丹 南侵,上幸 澶渊,詔缘 河 断桥梁,毁船舫,稽缓者论以军法。”
- 8.
顺动释义:谓顺应事物固有的规律而运动。语本《易·豫》:“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汉 蔡邕《汉太尉杨公碑》:“及至太尉,四时顺动,三光耀润,羣生丰遂,太和交薄。”北周 庾信《贺新年表》:“臣等言:臣闻天地顺动,则雷出为豫。”后多指帝王车驾应时而动。南朝 宋 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帝暉膺顺动,清蹕巡广廛。”唐 钱起《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诗:“六龙多顺动,四海正雍熙。”《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元年》:“必若戎輅亲行,宜且驻蹕 澶渊。但郛郭非广,久聚大众,深恐不易。况冬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