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 [xīn kē]
1. 新立的科条。
2. 新设的科目。
4. 谓本年科举中式。
新科 引证解释
⒈ 新立的科条。
引《三国志·魏志·何夔传》:“所下新科,皆以明罚敕法,齐一大化也。”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知君不久留,治行中新科。”
⒉ 新设的科目。
引《宋史·选举志一》:“又立新科明法,试律令、《刑统》大义、断桉,所以待诸科之不能业进士者。”
⒊ 谓本年科举中式。
引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进士给假》:“近来新科进士选期未及者,多以给假省亲省墓为辞,得暂归里。”
国语词典
新科 [xīn kē]
⒈ 新制定的科律。
引《三国志·卷一二·魏书·何夔传》:「是时太祖始制新科下州郡,又收 租税绵绢。」
宋·苏轼〈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诗:「知君不久留,治行中新科。」
⒉ 科举时代称本年考试及第的人。
引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五·科场》:「近来新科进士选期未及者,多以给假省亲省墓为辞,得暂归里。」
新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即用释义:清 代铨选官员有“即用”之制。谓遇缺即可补用。《清会典·吏部六·文选清吏司》“凡选,有即选”原注:“凡奉旨即用之员,不论双单月,遇缺即选。”《清会典事例·吏部十七·满洲铨选》:“又諭昨引见新科进士名单内有点记名者,朕看诸人皆有年纪,人尚可用,著以知县即用。”
- 2.
小録释义:⒈正史以外的一种短篇杂史。唐 刘知几《史通·杂述》:“普天率土,人物弘多,求其行事,罕能周悉。则有独举所知,编为短部。若 戴逵《竹林名士》、王粲《汉末英雄》、萧世诚《怀旧志》,卢子行《知己传》,此之谓小録者也。”⒉宋 新科进士的题名录。《宋史·选举志一》:“﹝ 端拱 元年﹞知贡举 宋白 等定贡院故事……缀行期集,列叙名氏、乡贯、三代之类书之,谓之小録。”
- 3.
捡货释义:四川银谷新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商用二手闲置品交易应用。
- 4.
新科释义:⒈新立的科条。《三国志·魏志·何夔传》:“所下新科,皆以明罚敕法,齐一大化也。”宋 苏轼《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知君不久留,治行中新科。”⒉新设的科目。《宋史·选举志一》:“又立新科明法,试律令、《刑统》大义、断桉,所以待诸科之不能业进士者。”⒊谓本年科举中式。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进士给假》:“近来新科进士选期未及者,多以给假省亲省墓为辞,得暂归里。”
- 5.
朝考释义:清 代科举制度。凡新科进士引见前,由皇帝再考试一次,称朝考。朝考后授官,前列者为庶吉士,次者分别为主事、中书、知县等。
- 6.
期集院释义:亦称“期集所”。 新科进士聚会的地方。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谢恩》:“饮酒数巡,便起赴期集院。”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期集》:“谢恩后,方诣期集院。”宋 文天祥《纪年录》:“寳祐 四年……时 革斋先生 卧病客邸,予自期集所请朝假,侍汤药。”
- 7.
杏园宴释义:科举时代帝王恩赐新科进士的宴会。唐 李远《陪新及第赴同年会》诗:“曾攀芳桂英,处处共君行。今日杏园宴,当时天乐声。”参见“杏园”。
- 8.
杏园释义:⒈杏树园。唐 刘长卿《过郑山人所居》诗:“寂寂孤鶯啼杏园,寥寥一犬吠桃源。”前蜀 牛峤《酒泉子》词:“记得去年,烟暖杏园花正发,雪飘香。”⒉园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郊 大雁塔 南。唐 代新科进士赐宴之地。唐 贾岛《下第》诗:“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 啼百舌,谁醉在花傍?”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神龙 已来,杏园 宴后,皆於 慈恩寺 塔下题名。同年中推一善书者纪之。”⒊泛指新科进士游宴处。宋 王禹偁《初拜拾遗游琼林苑》诗:“杏园 鶯蝶如相识,应恠重来蒨綬香。”明 陈
- 9.
杏苑释义:⒈杏树园林。⒉泛指新科进士游宴处。
- 10.
添丁进口释义:商业上来讲就是进了新货,新商品或引进新科技。一般情况下用于添了人口。
- 11.
重赴鹿鸣释义:清 制,举人于乡试考中后满六十周年,重逢原科(同一干支之年)开考,经奏准,与新科举人同赴鹿鸣筵宴,称为“重赴鹿鸣”。《清会典事例·礼部·贡举》“重赴鹿鸣燕”:“据 谭尚忠 奏,云南 石屏州 举人 赛璵,係 雍正 己酉科乡试中式,曾任 四川 知县,现年九十二岁,本年又届举行己酉科乡试之期,请重赴鹿鸣燕。”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诗话下·重赴鹿鸣》:“﹝ 钱塘 周天相 ﹞至 乾隆 丁卯,重预鹿鸣,学士赴宴时,犹及见之……迨 嘉庆 丁卯,学士年八十四,亦重预鹿鸣,我等俱以是科后进修士相见礼。”参阅 清 梁绍壬《两
- 12.
重赴琼林释义:清 制,进士于考中后满六十周年,重逢原科(同一干支之年)开考,由礼部奏准,与新科进士同赴恩荣宴(通称琼林宴)。《清会典事例·礼部·贡举》“重赴琼林燕”:“大学士 嵇璜,係 雍正 庚戌科进士,服官有年,精神矍鑠,兹当会试周甲之期,与新进士先后同年,实係人文盛事,著照从前 史貽直 之例,重与恩荣燕,以为艺林佳话。”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潘文恭公福祉》:“本朝耆臣生加太傅者五人,重宴琼林者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