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 [shí èr shí]
1. 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以干支为记。犹言一昼夜,全天。词牌名。亦称“十二时慢”。曲牌名。属南曲商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引子。另南曲曲牌《尾声》一般为十二板,故亦有《十二时》之称。
十二时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以干支为记。 《左传·昭公五年》 杜预 注有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名目,虽不立十二支之目,但已分十二时。至以十二支记时,《南齐书·天文志》始有之。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一日十二时始于汉》、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昭公五年》“十时”注。
⒉ 犹言一昼夜,全天。
引唐 王维 《送杨长史赴果州》诗:“鸟道一千里,猿啼十二时。”
《宋史·葛邲传》:“十二时中,莫欺自己。”
⒊ 词牌名。亦称“十二时慢”。 宋 鼓吹四曲之一,双调或三段,有平韵、仄韵两调,四体。又为《忆少年》的别名,双调四六或四七字两体。
⒋ 曲牌名。属南曲商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引子。另南曲曲牌《尾声》一般为十二板,故亦有《十二时》之称。
国语词典
十二时 [shí èr shí]
⒈ 古人分一天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十二个时辰。
⒉ 全天。
引唐·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诗:「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宋史·卷三八五·葛邲传》:「十二时中,莫欺自己。」
⒊ 词牌名。宋鼓吹四曲之一。此调有仄韵、平韵两体。
十二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更释义:第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 2.
二六时释义:十二时辰。旧时以地支分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因用以谓一天到晚,整天整夜。明 无名氏《赠书记·假尼入寺》:“将来堕落知何地?因此上情愿焚修二六时。”清 吴伟业《同孙浣心郁静岩家纯祜过福城观华严会》诗:“不求身世不求年,二六时中小有天。”鲁迅《华盖集·杂感》:“无论爱什么……只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二六时中,没有已时者有望。”
- 3.
二十四时释义:⒈即二十四节气。⒉指一日的时数。古以地支分一日为十二时,每时又分“初”、“正”(如子初、子正)。参阅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二十四时》。
- 4.
六时释义:⒈攻伐他国的六种时机。 ⒉佛教分一昼夜为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⒊古分一昼夜为十二时,昼夜分言,则谓“六时”。常以指白日。
- 5.
冤害释义:⒈冤枉伤害。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只为一般有个人家,信了书符召将,险些儿冤害了人的性命。”⒉犹冤仇。《敦煌曲子词·十二时·普劝四众依教修行》:“不聪明,少知解,噉食众生结冤害。”
- 6.
刮耳释义:犹聒耳。刺耳。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是晚十二时,天微雨,各处电线均已割断,黑云密罩,全城无光,北风渐起,惨声刮耳。”
- 7.
十二时慢释义:见“十二时”。
- 8.
十二时盘释义:古代盘子名。 相传盘子四周的物象随十二时辰而变易,故名。
- 9.
十二时虫释义:爬行类动物名。一名避役。蜥蜴的一种。相传能随十二时而变易其体色,故称。
- 10.
十二时释义:⒈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以干支为记。《左传·昭公五年》杜预 注有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名目,虽不立十二支之目,但已分十二时。至以十二支记时,《南齐书·天文志》始有之。参阅 清 赵翼《陔馀丛考·一日十二时始于汉》、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五年》“十时”注。⒉犹言一昼夜,全天。唐 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诗:“鸟道一千里,猿啼十二时。”《宋史·葛邲传》:“十二时中,莫欺自己。”⒊词牌名。亦称“十二时慢”。宋 鼓吹四曲之一,双调或三段,有平韵、仄韵两调,四体。又
- 11.
十五时释义:《淮南子·天文》分一日一夜为十五时,名称是: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食、隅中、正中、小还、餔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车、黄昏、定昏。参见“十二时”。
- 12.
十二辰神释义:见“十二时神”。
- 13.
十二辰虫释义:即十二时虫。
- 14.
十时释义:上古分一昼夜为十时,秦 汉 始分为十二时。《左传·昭公五年》:“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参见“十二时”。
- 15.
午正释义:正午十二时。
- 16.
啓碇释义:亦作“啟椗”。 谓开船。碇、椗,系船的石墩。李烈钧《辛亥革命及督赣时期·辛亥革命》:“略事补充,復启椗西上。”阿英《流离》一:“午饭后,又启椗,夜十时,到了 巢县。”刘白羽《长江三日》:“十二时,‘江津’号启碇顺流而下了。”
- 17.
复衣释义:有衣里,内可装入绵絮的衣服。《礼记·丧服大记》:“小敛,君、大夫、士皆用复衣复衾。”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晋孝武 年十二时,冬天昼日不箸复衣,但箸单练衫五六重,夜则累茵褥。”《南史·徐嗣伯传》:“时直閤将军 房伯玉 服五石散十许剂,无益,更患冷,夏日常复衣,嗣伯 为诊之。”
- 18.
平午释义:⒈正午,中午。 ⒉天文学用语。指平太阳上中天的时刻,即“平太阳时”的十二时。
- 19.
时空之门释义:时空之门为控制十二时空结界的总枢纽,位于时空象限XYZ轴的中心点。
- 20.
晡时释义:是十二时之一,即申时,又名日餔、夕食等(即下午3时正至下午5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