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书 [shè shū]
1. 用箭传送书信。《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其后二十余年,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擢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燕将﹞乃自杀。”
射书 引证解释
⒈ 用箭传送书信。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其后二十餘年, 燕 将攻下 聊城,聊城 人或谗之 燕,燕 将擢诛,因保守 聊城,不敢归。 齐 田单 攻 聊城,岁餘,士卒多死而 聊城 不下。
引鲁连 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 燕 将……﹝ 燕将 ﹞乃自杀。”
清 王士禛 《茌平怀古》诗:“经过射书处,犹识 鲁连 村。”
射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同规释义:⒈谓取法相同。 《文选·张衡<东京赋>》:“是以论其迁邑易京,则同规乎 殷 盘;改奢即俭,则合美乎《斯干》。”薛综 注:“规,法也。”⒉谓统一。《三国志·蜀志·许靖传》:“知圣主允明,显授足下专征之任,凡诸逆节,多所诛讨,想力竞者一心,顺从者同规矣。”南朝 陈 徐陵《与杨仆射书》:“逮乎中阳受命,天下同规。”⒊谓并驾,匹敌。规,通“轨”。南朝 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谅以齐徽二南,同规往哲。”《北齐书·陈元康传》:“扫平逋寇,廓清 荆楚,申 甫 之在隆 周,子房 之处盛 汉,旷世同规,殊年共美。
- 2.
官守释义:⒈官位职守;官吏的职责。《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亲其民人,明其伍候,信其邻国,慎其官守。”唐 韩愈《答魏博田仆射书》:“限以官守,拜奉未由,无任驰恋。”《好逑传》第十三回:“我学生虽与 过老先生 忝在同乡,因各有官守,相接转甚疏阔。”⒉臣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天子蒙尘於外,敢不奔问官守。”杜预 注:“官守,王之羣臣。”⒊官吏。《宋史·河渠志一》:“开寳 四年十一月,河 决 澶渊,泛数州。官守不时上言,通判、司封郎中 姚恕 弃市,知州 杜审肇 坐免。”清 侯方域《重修书院碑记》:“凡书院之为舍者
- 3.
射书释义:用箭传送书信。《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其后二十餘年,燕 将攻下 聊城,聊城 人或谗之 燕,燕 将擢诛,因保守 聊城,不敢归。齐 田单 攻 聊城,岁餘,士卒多死而 聊城 不下。鲁连 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 燕 将……﹝ 燕将 ﹞乃自杀。”清 王士禛《茌平怀古》诗:“经过射书处,犹识 鲁连 村。”
- 4.
总章释义:古代天子明堂之西向室。取西方总成万物而章明之之意。《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天子居总章左个。”郑玄 注:“总章左个,大寝西堂南偏。”《吕氏春秋·孟秋》:“天子居总章左个。”高诱 注:“总章,西向堂也。西方总成万物,章明之也,故曰总章。左个,南头室也。”宋 范仲淹《明堂赋》:“堂并包於五室,室辨正於五方,左青阳而右总章,面明堂而背北堂。”一说为明堂之别称。《尸子·君治》:“夫 黄帝 曰合宫,有虞氏 曰总章,殷 人曰阳馆,周 人曰明堂,皆所以名休其善也。”南朝 陈 徐陵《与杨仆射书》:“六代之舞,陈於总章
- 5.
拜洛释义:礼拜 洛水 神。《易·繫辞上》:“河 出图,洛 出书,圣人则之。”后人把 河 图 洛 书加以神化,历朝多行拜 洛 之典。南朝 陈 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昔分鼇命鳸之世,观 河 拜 洛 之年,则有日乌流灾,风禽骋暴。”
- 6.
日乌释义:太阳。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南朝 陈 徐陵《与杨仆射书》:“昔分鼇命鳸之世,观 河 拜 洛 之年,则有日乌流灾,风禽骋暴,天倾西北,地缺东南,盛旱坼三川,长波含五岳。”唐 方干《感时》诗之二:“日乌往返无休息,朝出扶桑暮却迴。”前蜀 杜光庭《招友人游春》诗:“难把长绳繫日乌,芳时偷取醉功夫。”
- 7.
猜忤释义:疑忌而忤逆。《后汉书·王允传论》:“若 王允 之推 董卓 而引其权,伺其閒而敝其罪,当此之时,天下悬解矣,而终不以猜忤为衅者,知其本於忠义之诚也。”南朝 陈 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旍軫岁到於 句吴,冠盖年驰於庸 蜀,则客嘲殊险,宾戏已深,共尽游谈,谁云猜忤。”
- 8.
累纸释义:接连许多张纸。 多用于书信。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修书累纸,意寄殷勤。”唐 韩愈《答魏博士仆射书》:“忽奉累纸示问,辞意重迭,捧读再三,但增慙悚。”宋 曾巩《与王深甫书》:“与 深 父别四年矣,向往之心,固不可以书道,而比得 深甫 书,輒反復累纸示諭,相存之勤,相语之深,无不尽者。”
- 9.
脩好释义:⒈指国与国之间结成友好关系。 《左传·成公九年》:“楚子 使 公子辰 如 晋,报 钟仪之 使,请脩好、结成。”南朝 陈 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吾等张旜拭玉,脩好寻盟。”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任将》:“契丹 脩好之使,数至于闕庭。”⒉指人与人之间相友善。《后汉书·孔融传》:“輒布腹心,脩好如初。”
- 10.
膏脣贩舌释义:犹言膏唇拭舌。贩舌,谓卖弄口舌。南朝 陈 徐陵《与杨仆射书》:“其外膏脣贩舌,分路扬鑣,无罪无辜,如兄如弟。”清 黄宗羲《与李杲堂陈介眉书》:“弟焉得膏脣贩舌,媚死及生,周旋其刻薄之心乎?”参见“膏脣拭舌”。
- 11.
衔泣释义:强忍着不使泪水淌出来。南朝 陈 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兼年累载,无申 元直 之祈;衔泣吞声,长对 公閭 之怒。”
- 12.
观河释义:⒈古传说 禹 临 河 而得《河图》。《竹书纪年》卷上:“当 尧 之世,舜 举之。禹 观於 河,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 河 精也。’呼 禹 曰:‘文命 治水。’言讫授 禹《河图》,言治水之事。”南朝 陈 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昔分鼇命鳸之世,观 河 拜 洛 之年。”参见“河图洛书”。⒉佛教故事。谓 波斯匿王 观看 恒河,自伤发白面皱,而 恒河 不变。佛谓变者受灭,不变者原无生灭。见《首楞严经》卷二。后用以比喻佛性永恒。清 钱谦益《再次茂之他字韵》:“迟暮将离无别语,好将白髮喻观河。”清 赵翼《即事
- 13.
训对释义:对训示的对答、争执。唐 颜真卿 《与郭仆射书》:“昨 裴僕射 误欲令左右丞勾当尚书,当时輒有训对。僕射恃贵张目,见尤介众之中,不欲显过。”
- 14.
郎吏释义:郎官。 汉 王充《论衡·佚文》:“夫以百官之众,郎吏非一,唯五人文善,非奇而何!”南朝 陈 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郎吏明经,鴟鳶知礼,巡方省化,咸问高年。”宋 陈善《扪虱新话·爱观察怕大虫》:“元和 中,郎吏数人,省中饮酒,因话平生爱尚及憎怕者。”参见“郎官”。
- 15.
风牛释义:因雌雄相诱而走失的牛。 亦喻毫不相干的事物。南朝 陈 徐陵《与杨仆射书》:“方今 越裳 藐藐,驯雉北飞;肃眘 茫茫,风牛南偃。”《隋书·礼仪志三》:“后魏 及 齐,风牛本隔,殊不寻究,遥相师祖,故 山 东之人,浸以成俗。”明 张煌言《答赵安抚书》:“倘论践土食毛之谊,于北朝原等风牛。”参见“风马牛不相及”。
- 16.
风禽释义:指风。南朝 陈 徐陵《与杨仆射书》:“昔分鼇命属之世,观 河 拜 洛 之年,则有日乌流灾,风禽骋暴,天倾西北,地缺东南,盛旱坼三川,长波含五岳。”
- 17.
高例释义:犹范例。南朝 陈 徐陵《与杨仆射书》:“迁 箕卿 於两舘,縶 驥子 於三年,斯匪贪乱之风邪,寧当今之高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