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五蕴 五蕴的意思
yùn

五蕴

简体五蕴
繁体五蘊
拼音wǔ yùn
注音ㄨˇ ㄩ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ǔ,(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组词】: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yùn,(1) 积聚,蓄藏,包含。【组词】:蕴蓄。蕴藏。蕴结(郁结)。蕴蕴(多指暑气郁积)。蕴含。蕴涵(①包含,蕴含;②判断中前后两个命题间存在的条件关系,表现形式是“如果……则……”)。蕴藉(jiè)(①宽和有涵容,如“然少蕴蕴,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亦作“温藉”、“酝藉”;②含蓄有余,含而不露,如“风流蕴蕴”)。

基本含义

指人的身体和心灵所具备的五种方面的构成要素。

五蕴的意思

五蕴 [wǔ yùn]

1. 佛教指人的色、受、想、行、识五种刹那变化的成分,由这五种成分的暂时结合而形成了个我。

[skandhas;]


国语词典

五蕴 [wǔ yùn]

⒈ 佛教用语。蕴为堆、积聚的意思。佛教称构成人或其他众生的五堆成分为「五蕴」。分别为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其中除色蕴之外,其余皆属精神层面。色指组成身体的物质,受指感觉,想指意象、概念,行指意志,识指认识分别作用。由于每一种蕴,都是由许多分子积聚而成,故称为「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取蕴释义:由烦恼而生,或生烦恼的有漏五蕴。
    • 2.
      五蕴皆空释义:五蕴:佛家语,指色、受、想、行、识。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故称五蕴。五蕴都没有了。指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 3.
      五藴释义:梵语意译。佛教语。指色、受、想、行、识五者假合而成的身心。色为物质现象,其余四者为心理现象。佛教不承认灵魂实体,以为身心虽由五蕴假合而不无烦恼、轮迴。又名“五阴”、“五众”。
    • 4.
      人生八苦释义:这八苦可以分为二类:第一类是生老病死,这是人生的自然过程之苦;第二类是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和所欲不得,这是主观愿望所不得满足之苦。 最后归结为“五蕴盛”,“五蕴盛”指对人生的爱恋与追求,以此为苦,说明人的存在本身为苦。
    • 5.
      假我释义:以佛教之立场而言,所谓‘我’者,实际上并无‘我’之存在,仅由五蕴和合所成之身,假名为我而已,故称假我。
    • 6.
      十一色释义:十一色 [出大乘广五蕴论] 色以质碍为义。谓眼耳鼻舌身无表六种。即内色也。
    • 7.
      受想行识释义:佛教用语,“五蕴皆空”中“五蕴”中除了“色蕴”之后的四蕴。
    • 8.
      子果释义:五蕴之果报,乃过去烦恼所生之果,即种子所生之果。
    • 9.
      法数释义:⒈法度术数。 ⒉佛教指按数字对教义的分类,如三界、四谛、五蕴、六度、八正道、十二因缘、五位七十五法等。也称名数。

五蕴(wuy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五蕴是什么意思 五蕴读音 怎么读 五蕴,拼音是wǔ yùn,五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五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