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发泄 发泄的意思
xiè

发泄

简体发泄
繁体發泄
拼音fā xiè
注音ㄈㄚ ㄒ一ㄝ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ā fà,(1)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组词】:头发。鬓发。怒发冲冠。

xiè yì,(1) 液体或气体排出。【组词】:排泄。泄洪。泄泻。(2) 漏,露。【组词】:泄劲。泄露。泄漏。泄密。(3) 尽量发出(情绪、情欲等)。【组词】:泄愤。泄恨。发泄。 ◎ 〔泄泄〕a.缓飞的样子,如“雄雉于飞,泄泄其羽”;b.闲散自得,如“十亩外兮,桑者泄泄兮”;c.弛缓的样子,如“天之方噘,无然泄泄”。

基本含义

宣泄情感,释放压力

发泄的意思

发泄 [fā xiè]

1. 尽量发出。

发泄不满。

[give vent to; let off;]

发泄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发洩”。

⒉ 散发,舒发。

《墨子·节葬下》:“掘地之深,下无菹漏,气无发洩於上,垄足以期其所则止矣。”
《吕氏春秋·季春》:“生气方盛,阳气发泄。”
高诱 注:“发泄,犹布散也。”
《后汉书·顺帝纪》:“詔以民入山凿石,发洩藏气,勑有司检察所当禁絶。”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杨石斋》:“人家气数有限,今尽发洩如此。”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文学革命之回顾三》:“外来的资本主义要把 中国 束缚成一个恒久的乡村,作为发泄它们过剩资本、过剩生产的尾闾。”

⒊ 尽量发出。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性洁静以端理,含至德之和平,诚可以感荡心志,而发泄幽情矣。”
《水浒传》第一〇五回:“他们平日受的克剥气多了,今日一总发泄出来。”
清 戴名世 《先大人诗序》:“至於穷之大者,其怨更深;而无所发洩,则必有以自鸣其怨。”
茅盾 《昙》四:“她的满腔的怨怒,不知道向谁发泄方好。”
巴金 《<往事与随想>译后记》一:“我有感情需要发泄,有爱憎需要倾吐。”

⒋ 泄漏。

《淮南子·道应训》:“臣闻袭国者,以车不过百里,以人不过三十里,为其谋未及发泄也。”

⒌ 显示;显现;表现。

唐 杨炯 《<王勃集>序》:“知音与之矣,知己从之矣,於是鼓舞其心,发洩其用,八絃驰骋於思绪,万代出没於豪端。”
宋 苏轼 《上王兵部书》:“士之贤不肖,见於面颜,而发泄於辞气。”
老舍 《四世同堂》三六:“长顺 听了 瑞宣 的话,也想对别人说:知识和感情都是要往外发泄的东西。”

⒍ 犹揭露。

《隋书·房陵王勇传》:“素 又发洩东宫服玩似加琱饰者,悉陈之於庭,以示文武羣官,为太子之罪。”

⒎ 犹流通。

宋 叶适 《淮西论铁钱五事状》:“铜钱过 江 北,既有铁钱以易之矣,铁钱过 江 南,亦必有铜钱易之可也……若恐铁钱过 江,兑换者多,自合量宜撙节,但要存此发泄一路而已。”

⒏ 犹倾诉。

沙汀 《困兽记》一:“他想起了他的妻儿,但他没有认真发泄下去;更没有说出那件真正搅乱了他的事件。”

⒐ 中医指发汗宣泄。见“发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王冰 注:“发泄谓汗出也。”
《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须请个太医来用药,表他的汗出来方好。不然,这风寒怎能勾发洩?”


国语词典

发泄 [fā xiè]

⒈ 放散出来。也作「发泄」。

《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只聂慕政一肚子的闷气,没有能发泄得出。」

如:「唱唱歌可以发泄苦闷。」

郁积


发泄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宣泄释义:⒈使积水流出去:低洼地区由于雨水无法宣泄,往往造成内涝。⒉舒散;吐露(心中的积郁):宣泄心中的愤懑。⒊泄露:事属机密,不得宣泄。

发泄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郁积释义:郁结:哀怨郁积。发泄心中郁积的愤怒。

发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泻无余释义:全部发泄完,没有遗留。多比喻诗文的抒写没有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 2.
      买表释义:这是一句粗话,发泄情绪。
    • 3.
      使心憋气释义:使:致使;憋气:指有委屈或烦恼不能发泄。让人心情不舒畅,使性子,发脾气。
    • 4.
      兽行释义:⒈指极端野蛮、残忍的行为。⒉指发泄兽欲的行为。
    • 5.
      出气洞释义:比喻无故受气的人。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二章:“小孩寻不到别人做出气洞,便把手里的书撕破来出气!”夏衍《上海屋檐下》第二幕:“你不能这样不讲理!你别看了别人的样,将我当作你的出气洞。”亦称“出气筒”。巴金《春》四:“妈一点也不体贴我,就只拿我当出气筒。昨晚上骂了我半夜。”聂绀弩《兔先生的发言》:“年纪大了,有了儿女,儿女当然是出气筒。”王西彦《刀俎上》:“每一次碰到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儿子总要把可怜的媳妇当作出气筒,把气愤发泄在她身上。”
    • 6.
      出气筒释义:比喻被人用来发泄怨气的人。
    • 7.
      出气释义:把心里的怨气发泄出来:在外面受了委屈,不该拿家人出气。
    • 8.
      出火释义:⒈生火。⒉发火。⒊发泄性欲。
    • 9.
      发忿释义:⒈愤懑。《楚辞·刘向<九叹·远逝>》:“悲故乡而发忿兮,去余邦之弥久。”王逸 注:“忿,恚也。”⒉犹发愤。发泄愤恨的情绪。《后汉书·朱浮传》:“夫 楚 魏 非有分职匡正之大义也,庄王 但为争强而发忿,公子以一言而立信耳。”《资治通鉴·汉文帝前八年》:“白公 为乱,非欲取国代主;发忿快志,剡手以衝仇人之匈,固为俱靡而已。”⒊犹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努力。元 李行道《灰阑记》楔子:“匆匆发忿出家门,别寻生理度寒温。男儿有躯长七尺,不信天教一世贫。”《儒林外史》第十六回:“这是我分俸些须,你拿去奉养父母。到家并
    • 10.
      发摅释义:⒈宣扬;传播。 ⒉抒发;发泄。⒊指阐发。⒋使奋发。
    • 11.
      发气释义:⒈〈方〉。⒉发急生气。⒊发泄怒气;出怨气。
    • 12.
      发郁释义:发泄郁结在心头的烦闷。
    • 13.
      发飙释义:指不应有的怒火,失去理智地发泄出来。 多用于贬义。
    • 14.
      句萌释义:草木初生的嫩芽、幼苗。拳曲者称为“句”,有芒而直者称为“萌”,合称“句萌”。语本《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内。”郑玄 注:“句,屈生者。芒而直曰萌。”《淮南子·本经训》:“草木之句萌衔华戴实而死者,不可胜数。”南朝 宋 鲍照《园葵赋》:“句萌欲伸,丛芽将放。”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见有句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疏。”按,句亦作“勾”。
    • 15.
      吐懑释义:发泄内心的愤懑。
    • 16.
      吐气释义:⒈发泄出积在胸中的委屈或怨恨而感到痛快:扬眉吐气。⒉语音学上指送气。
    • 17.
      吐泄释义:犹发泄。
    • 18.
      呵壁释义:汉 王逸《〈天问〉序》:“屈原 放逐,彷徨山泽。见 楚 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瑋僪佹,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懣。”后因以“呵壁”为失意者发泄胸中愤懑之典实。
    • 19.
      哇靠释义:人们发泄不满时用的口头禅,现也为感叹词。
    • 20.
      喧泄释义:把感情释放、发泄出来。

发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泻无余释义:全部发泄完,没有遗留。多比喻诗文的抒写没有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 2.
      买表释义:这是一句粗话,发泄情绪。
    • 3.
      使心憋气释义:使:致使;憋气:指有委屈或烦恼不能发泄。让人心情不舒畅,使性子,发脾气。
    • 4.
      兽行释义:⒈指极端野蛮、残忍的行为。⒉指发泄兽欲的行为。
    • 5.
      出气洞释义:比喻无故受气的人。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二章:“小孩寻不到别人做出气洞,便把手里的书撕破来出气!”夏衍《上海屋檐下》第二幕:“你不能这样不讲理!你别看了别人的样,将我当作你的出气洞。”亦称“出气筒”。巴金《春》四:“妈一点也不体贴我,就只拿我当出气筒。昨晚上骂了我半夜。”聂绀弩《兔先生的发言》:“年纪大了,有了儿女,儿女当然是出气筒。”王西彦《刀俎上》:“每一次碰到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儿子总要把可怜的媳妇当作出气筒,把气愤发泄在她身上。”
    • 6.
      出气筒释义:比喻被人用来发泄怨气的人。
    • 7.
      出气释义:把心里的怨气发泄出来:在外面受了委屈,不该拿家人出气。
    • 8.
      出火释义:⒈生火。⒉发火。⒊发泄性欲。
    • 9.
      发忿释义:⒈愤懑。《楚辞·刘向<九叹·远逝>》:“悲故乡而发忿兮,去余邦之弥久。”王逸 注:“忿,恚也。”⒉犹发愤。发泄愤恨的情绪。《后汉书·朱浮传》:“夫 楚 魏 非有分职匡正之大义也,庄王 但为争强而发忿,公子以一言而立信耳。”《资治通鉴·汉文帝前八年》:“白公 为乱,非欲取国代主;发忿快志,剡手以衝仇人之匈,固为俱靡而已。”⒊犹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努力。元 李行道《灰阑记》楔子:“匆匆发忿出家门,别寻生理度寒温。男儿有躯长七尺,不信天教一世贫。”《儒林外史》第十六回:“这是我分俸些须,你拿去奉养父母。到家并
    • 10.
      发摅释义:⒈宣扬;传播。 ⒉抒发;发泄。⒊指阐发。⒋使奋发。
    • 11.
      发气释义:⒈〈方〉。⒉发急生气。⒊发泄怒气;出怨气。
    • 12.
      发郁释义:发泄郁结在心头的烦闷。
    • 13.
      发飙释义:指不应有的怒火,失去理智地发泄出来。 多用于贬义。
    • 14.
      句萌释义:草木初生的嫩芽、幼苗。拳曲者称为“句”,有芒而直者称为“萌”,合称“句萌”。语本《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内。”郑玄 注:“句,屈生者。芒而直曰萌。”《淮南子·本经训》:“草木之句萌衔华戴实而死者,不可胜数。”南朝 宋 鲍照《园葵赋》:“句萌欲伸,丛芽将放。”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见有句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疏。”按,句亦作“勾”。
    • 15.
      吐懑释义:发泄内心的愤懑。
    • 16.
      吐气释义:⒈发泄出积在胸中的委屈或怨恨而感到痛快:扬眉吐气。⒉语音学上指送气。
    • 17.
      吐泄释义:犹发泄。
    • 18.
      呵壁释义:汉 王逸《〈天问〉序》:“屈原 放逐,彷徨山泽。见 楚 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瑋僪佹,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懣。”后因以“呵壁”为失意者发泄胸中愤懑之典实。
    • 19.
      哇靠释义:人们发泄不满时用的口头禅,现也为感叹词。
    • 20.
      喧泄释义:把感情释放、发泄出来。

发泄造句

1.这分明是指桑骂槐,含沙射影,发泄对这几位同志的刻骨仇恨。

2.年长些的愤世嫉俗人士可能会发泄这个话题非常熟悉。

3.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尽情高歌,尽情欢呼,尽情发泄

4.哭是情感的发泄;哭是真情的流露;哭是积蓄已久的爆发。

5.他只有用呐喊来发泄心中的怨气。

6.他为妈妈的愚蠢而摇头,同时朝阿不思的方向踢了一脚,发泄自己的情绪。

7.打的时候不要太重,也不要以打孩子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抬手就打孩子。

8.他大吼着发泄心中不平。

9.抱怨与发泄于事无补,自我反思,加以改进。

10.低迷的我度日如年,烦乱的心情无处发泄

11.本来我想修身养性的,奈何你总是逼我发泄,这让我怎么选择了。

12.关于你自卑一面的表现,那是很正常的。表达出来也就是倾吐出来,得到发泄和释放。

13.如果朋友有了烦恼,提问只是想发泄一下,那建议去百度贴吧发帖倾吐心情,那样的方式会找到共鸣的。

14.我一直在你回头就能看见的地方,如果不开心了,就回来发泄吧,我还是你的出气筒。

15.真心在乎你的朋友。只有那样的朋友才能在你最需要发泄的时候自动当出气筒让你泄愤。

16.虽然知道妈妈的心意,但是烦躁使我变成了一只刺猬,妈妈成了发泄的对象。

17.受了那么多的委屈,却没有人倾诉,也没地方发泄,只能吞声忍泪。

18.我的全部愤怒终于有地方发泄了,他和我一样高,比我年轻,也比我胖,最重要的,我们都是男人。

19.我希望人们能够把可怕的孩子选择一首歌曲,指出正是他们的经历让他们发泄过。

20.一个好的公众帐号,不是发泄的愤懑的窗口,而是对面轻淡的江边小坐。

发泄是什么意思 发泄读音 怎么读 发泄,拼音是fā xiè,发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发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