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谷 [shǔ gǔ]
1. 山谷名。在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又称寒谷、燕谷山。
3. 借指阴阳家。因战国齐著名阴阳家邹衍曾居黍谷,故名。
黍谷 引证解释
⒈ 山谷名。在 北京市 密云县 西南。又称 寒谷、燕谷山。《太平御览》卷八四二引 汉 刘向 《别录》:“传言 邹衍 在 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
引邹子 居之,吹律而温至生黍,到今名 黍谷 焉。”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丝布等启》:“灵臺 久客,从此数炊。 黍谷 长寒,於今更暖。”
清 方文 《寄怀从子密之》诗:“春将回 黍谷,人尚隔 桃源。”
⒉ 借指阴阳家。因 战国 齐 著名阴阳家 邹衍 曾居 黍谷,故名。
引《北史·文苑传序》:“淹中、稷下,八儒、三 墨 之异; 漆园、黍谷,名、法、兵、农之别。虽雅誥奥义,或未尽善,考其遗跡,亦贤达之流乎!”
黍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啸吼释义:长声吼叫。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黍谷山》:“洞口风声啸吼,风气凛烈,虽盛暑人不敢迫。”《诗刊》1978年第4期:“我仿佛听到无数虎狼的啸吼,接着又是一阵轰然巨响的雷声。”
- 2.
寒谷释义:山谷名。 一名 黍谷。在今 北京市 密云县。相传为 邹衍 吹律生黍的地方。汉 刘向《七略别录·诸子略》:“邹衍 在 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邹子 居之,吹律而温至黍生,至今名 黍谷。”汉 王充《论衡·定贤》:“夫和阴阳,当以道德至诚。然而 邹衍 吹律,寒谷 更温,黍穀育生。推此以况诸有成功之类,有若 邹衍 吹律之法。故得其术也,不肖无不能;失其数也,贤圣有不治。”晋 左思《魏都赋》:“且夫 寒谷 丰黍,吹律暖之也;昏情爽曙,箴规显之也。”后以借喻夫妇之间的依存关系。南朝 宋 颜延之《秋胡诗》:“椅梧倾
- 3.
律谷释义:山谷名。即 黍谷。在今 北京 密云县 西南。相传地寒不生五谷,战国 邹衍 吹律于此而地温,始生黍,故名。
- 4.
黍谷释义:⒈山谷名。在 北京市 密云县 西南。又称 寒谷、燕谷山。《太平御览》卷八四二引 汉 刘向《别录》:“传言 邹衍 在 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邹子 居之,吹律而温至生黍,到今名 黍谷 焉。”北周 庾信《谢赵王赉丝布等启》:“灵臺 久客,从此数炊。黍谷 长寒,於今更暖。”清 方文《寄怀从子密之》诗:“春将回 黍谷,人尚隔 桃源。”⒉借指阴阳家。因 战国 齐 著名阴阳家 邹衍 曾居 黍谷,故名。《北史·文苑传序》:“淹中、稷下,八儒、三 墨 之异;漆园、黍谷,名、法、兵、农之别。虽雅誥奥义,或未尽善,考其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