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赏 [fēng shǎng]
1. 古代帝王把土地、爵位、称号或财物赏赐臣子。
例封赏群臣。
2. 指封赏的东西。
例领封赏。
封赏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帝王把官爵或财物奖给臣下。
引《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至 孝景 始欲侯降者,丞相 周亚夫 守约而争。帝黜其议,初开封赏之科。”
《南史·宋纪上》:“十月,论匡復勋,封帝豫章郡公,邑万户,赐绢三万疋。其餘封赏各有差。”
《东周列国志》第十回:“诸大夫各有封赏;惟 祝聃 之功不録。”
颜海平 《秦王李世民》第二幕:“封赏之时,将城东廿顷良田赐于 尹氏 之父 尹阿鼠。”
国语词典
封赏 [fēng shǎng]
⒈ 加封赏赐。
例如:「他对国家有功,因此封赏特别优厚。」
封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率释义:谓符合军功封赏条例。 《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蔡 ﹞以 元朔 五年为轻车将军,从大将军击右贤王,有功中率,封为 乐安侯。”司马贞 索隐引 小颜 云:“率,谓军功封赏之科,著在法令,故云中率。”清 宋学洙《张文忠公遗事》:“祖宗旧例,武臣必身临行阵,斩将搴旗,以功中率,乃得封。”
- 2.
何德堪之释义:有什么德能承受得起这样的封赏。
- 3.
实封释义:⒈诸侯实际可以占有的土地。清 江永《周礼疑义举要》卷二:“诸侯之地,土田为实封。”⒉古代封建国家名义上封赐给功臣贵戚食邑的户数与实际封赏数往往不符,实际上赐与的封户叫实封。《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十年》:“十一月乙未,初令宰相共食实封三百户。”胡三省 注引《唐会要》曰:“旧制,凡有功之臣赐实封者,皆以课户先準户数,州县与国官、邑官执帐,供其租调,各準配租调,远近,州县官司收其脚值,然后付国邑官司。其丁準此,入国邑者收其庸。”宋 高承《事物纪原·官爵封建·实封》:“《通典》曰:唐 封公侯无国土,其加实封者,则
- 4.
封宠释义:封赏宠赐。
- 5.
封官许原释义:封官许愿的误用,封官许愿:封赏官职和许诺报酬。现多指为了使他人为己所用而答应给以名利地位。
- 6.
封緜释义:指 晋文公 为 介子推 封 緜上 田之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 侯赏从亡者,介子推 不言禄,禄亦不及……遂隐而死。晋 侯求之不获,以 緜上 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后因以“封緜”为功臣未能及时受到封赏的典实。宋 葛胜仲《临江仙·席上和呈中散兄及吴令》词:“春风寒食夜,遗恨在封 緜。”
- 7.
封绵释义:指 晋文公 为 介子推 封 緜上 田之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 侯赏从亡者,介子推 不言禄,禄亦不及……遂隐而死。晋 侯求之不获,以 緜上 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后因以“封緜”为功臣未能及时受到封赏的典实。宋 葛胜仲《临江仙·席上和呈中散兄及吴令》词:“春风寒食夜,遗恨在封 緜。”
- 8.
封赏释义:⒈古代帝王把土地、爵位、称号或财物赏赐臣子:封赏群臣。⒉指封赏的东西:领封赏。
- 9.
封赐释义:犹封赏。
- 10.
徽数释义:谓褒赐封赏之礼数。
- 11.
恤荫释义:因祖先有功德,受到皇帝的抚恤和封赏。
- 12.
恩庆释义:谓帝王遇庆典时对臣下的封赏。
- 13.
敕封释义:指朝廷以敕令封赏(官爵、称号)。
- 14.
方垂释义:边陲。垂,通“陲”。晋 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二》:“卿诸人积年为害,一旦解散,方垂荡然,当条名上,必受封赏。”《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以方垂未静,拒而不许。”《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二年》:“念彼羣黎,旧为赤子,既久沦於涂炭,思永靖於方垂。”
- 15.
桃莱释义:桃邑、莱山 的并称。 桃邑 在今 山东 汶上县 东北三十五里之 桃乡。莱山 在今 山东 莱芜县。春秋 鲁 孟僖子 家臣 谢息,为 孟孙氏 守 郕邑 有功,于是以 桃 莱 两地授予 谢息。事载《左传·昭公七年》。后用为效忠主上而获封赏的典故。《后汉书·冯衍传上》:“内无钩颈之祸,外无 桃 莱 之利,而被畔人之声,蒙降城之耻,窃为左右羞之。”
- 16.
武廕释义:亦作“武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代有军功而受封赏。
- 17.
武荫释义:⒈见“武廕”。 ⒉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代有军功而受封赏。
- 18.
殊效释义:⒈特别的封赏。 效,授予官爵。⒉特殊的功勋。
- 19.
襃封释义:亦作“褒封”。褒奖封赏。
- 20.
覃恩释义:广施恩泽。旧时多用以称帝王对臣民的封赏、赦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