恳求 [kěn qiú]
1. 恳切地请求。
例她再三解释,并恳求我等待。
英[implore; entreat; beseech; plead;]
恳求 引证解释
⒈ 诚恳请求。
引宋 何薳 《春渚纪闻·凤翔僧煅朱熔金》:“后 陈公 知 坡 得之,恳求甚力。”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若夫其心所不喜者,虽恳求竟不得也。”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 庄徵君 ﹞又写了一道‘恳求恩赐还山’的本,从通政司送了进去。”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十一章:“连长答应了一声,接着用恳求的语气说:‘你先回去吧。’”
国语词典
恳求 [kěn qiú]
⒈ 诚恳真挚的请求。
引《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敬瑭恳求朝廷求添兵运粮。」
近哀求 央浼 央求
恳求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哀求释义:苦苦请求:哀求饶命。百般哀求。
- 2.
央求释义:恳求:再三央求,他才答应。
- 3.
央浼释义:亦作“央凂”。恳求;请求。
恳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央西告释义:指到处恳求。
- 2.
东央西浼释义:指到处恳求请托。
- 3.
伏乞释义:向尊者恳求。伏,敬词。
- 4.
伏乞照察释义:伏乞就是向尊者恳求。伏,敬词。照察指的是明察;照见。是用于书信的。
- 5.
勤蕲释义:恳求。
- 6.
吁恳释义:呼吁恳求。
- 7.
吁求释义:呼吁并恳求:吁求各界人士捐款救灾。
- 8.
咬啮释义:咬。 比喻缠住不放,再三恳求。
- 9.
善视释义:⒈善加看待。 《左传·成公三年》:“贾人如 晋,荀罃 善视之,如实出己。”宋 张师正《括异志·陈省副》:“令院子传语 钱 家,县君言比部教善视十一郎。”叶圣陶《夜》:“恳求善视 大男,大男 即儿等也。”⒉善于察视。《阴符经》中篇:“瞽者善听,聋者善视。”
- 10.
外母释义:岳母。《剪灯馀话·琼奴传》:“适因入驛,见妈妈状貌,酷与 苕 外母相类,故不觉感愴,非有他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虽是他外母代他连恳求带矇混的求出信来,他却不争气,误尽了事!”
- 11.
央人释义:恳求。
- 12.
央恳释义:恳求。
- 13.
央求释义:恳求:再三央求,他才答应。
- 14.
央浼释义:亦作“央凂”。恳求;请求。
- 15.
奉央释义:敬辞。犹恳求。
- 16.
奉求释义:恳求。唐 谷神子《博异志·崔玄微》:“醋醋 怒曰:‘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拂衣而起。”《儒林外史》第三二回:“﹝ 臧蓼斋 ﹞把酒递与 杜少卿,便跪了下去,説道:‘老哥,我有一句话奉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所以奉求老哥,代兄弟在方伯跟前,申诉申诉。”
- 17.
容乞释义:恳求允许。
- 18.
屈求释义:委曲恳求。
- 19.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释义:谚语。 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20.
恳告释义:犹恳求。
恳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央西告释义:指到处恳求。
- 2.
东央西浼释义:指到处恳求请托。
- 3.
伏乞释义:向尊者恳求。伏,敬词。
- 4.
伏乞照察释义:伏乞就是向尊者恳求。伏,敬词。照察指的是明察;照见。是用于书信的。
- 5.
勤蕲释义:恳求。
- 6.
吁恳释义:呼吁恳求。
- 7.
吁求释义:呼吁并恳求:吁求各界人士捐款救灾。
- 8.
咬啮释义:咬。 比喻缠住不放,再三恳求。
- 9.
善视释义:⒈善加看待。 《左传·成公三年》:“贾人如 晋,荀罃 善视之,如实出己。”宋 张师正《括异志·陈省副》:“令院子传语 钱 家,县君言比部教善视十一郎。”叶圣陶《夜》:“恳求善视 大男,大男 即儿等也。”⒉善于察视。《阴符经》中篇:“瞽者善听,聋者善视。”
- 10.
外母释义:岳母。《剪灯馀话·琼奴传》:“适因入驛,见妈妈状貌,酷与 苕 外母相类,故不觉感愴,非有他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虽是他外母代他连恳求带矇混的求出信来,他却不争气,误尽了事!”
- 11.
央人释义:恳求。
- 12.
央恳释义:恳求。
- 13.
央求释义:恳求:再三央求,他才答应。
- 14.
央浼释义:亦作“央凂”。恳求;请求。
- 15.
奉央释义:敬辞。犹恳求。
- 16.
奉求释义:恳求。唐 谷神子《博异志·崔玄微》:“醋醋 怒曰:‘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拂衣而起。”《儒林外史》第三二回:“﹝ 臧蓼斋 ﹞把酒递与 杜少卿,便跪了下去,説道:‘老哥,我有一句话奉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所以奉求老哥,代兄弟在方伯跟前,申诉申诉。”
- 17.
容乞释义:恳求允许。
- 18.
屈求释义:委曲恳求。
- 19.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释义:谚语。 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20.
恳告释义:犹恳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