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 [tāi ér]
1. 母体内的幼体。
英[foetus; embryo;]
国语词典
胎儿 [tāi ér]
⒈ 在母体中尚未出生的幼体。
例如:「妇女怀孕后,必须定期到医院检查,以确定胎儿是否一切正常。」
⒈ 器物的底托或骨干。如搪瓷胎儿。
⒉ 胎产。
例如:「她这是头胎儿呢!」
胎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块肉释义:⒈指亲生独子或遗孤。宋 祥兴 二年,元 兵攻陷 厓山,陆秀夫 背幼帝 赵昺 跳海死。帝母 杨太后 闻之,大恸,曰:“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 赵氏 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投海死。见《宋史·瀛国公纪》。元 张宪《厓山行》:“皇天不遗一块肉,一瓣香焚海舟覆。”⒉指胎儿。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父官司马,陷於仇……所以不即报者,徒以有母在;母去,又一块肉累腹中,因而迟之又久。”
- 2.
产前释义:女性从受孕到胎儿出生以前的时期。
- 3.
产褥期释义:产妇产出胎儿后到生殖器官恢复正常状态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8周。
- 4.
产道释义:胎儿脱离母体时所经过的通道,包括骨产道(骨盆)和软产道(子宫颈和阴道)两部分。
- 5.
产钳释义:助产用的一种器械,在某些分娩过程中(如难产)用来牵引胎儿。
- 6.
人工流产释义: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利用药物、物理性刺激或手术使胎儿脱离母体的方法。简称人流。也叫堕胎。
- 7.
人工流産释义:在胚胎发育的早期,用药物、物理性刺激或手术方法使胎儿脱离母体,以终止妊娠,称人工流产。也叫堕胎,通称打胎。
- 8.
保胎释义:用服药等方法预防流产并保护母体内的胎儿,使正常发育。
- 9.
催产释义:⒈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母体的子宫收缩,促使胎儿产出。 ⒉促使事物发生或形成:新的生产力催产新的生产关系。‖也说催生。
- 10.
先露释义:分娩时胎儿首先露出子宫口的部位。
- 11.
冻产释义:一种病名。指因天时寒冷,影响产妇分娩,致胎儿不能很快娩出。
- 12.
出生释义: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出生地。爷爷1900年出生于北京。
- 13.
分娩释义:女子生孩子。一 般指有独立存活力的胎儿及其附属物(胎盘、脐带等)自子宫排出的过程。娩(miǎn)。
- 14.
刳胎释义:剖挖孕妇胎儿。
- 15.
剖宫产释义:医生用手术刀切开产妇的腹壁和子宫壁,取出胎儿。 通称剖腹产。
- 16.
呆小病释义:胎儿期或婴儿期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或发生障碍引起的疾病。 患儿头大,身材矮小,四肢短,皮肤干黄,脸部臃肿,舌头大,智力低下。
- 17.
咳咳释义:⒈胎儿拳曲貌。⒉喜笑貌。
- 18.
妊娠释义:指妇女怀胎的过程。 从成熟卵受精后到胎儿娩出,一般为280天左右。也指动物怀孕的过程。娠(shēn)。
- 19.
娘胎释义:怀着胎儿的母体。人尚未出生,说“在娘胎里”;已经出生,说“出了娘胎”;生来就具有某种特征,说“从娘胎带来的”。
- 20.
娩出释义:胎儿、胎盘和胎膜等从母体内产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