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一两 一两的意思
liǎng

一两

简体一两
繁体一兩
拼音yī liǎng
注音ㄧ ㄌㄧㄤ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liǎng,(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组词】:两个黄鹂。两本书。(2) 双方。【组词】:两可。两边。两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两旁。两侧。两袖清风。两败俱伤。(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例句】:十两(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两(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4) 表示不定数目。【组词】:两下子。两着儿(zhāor )。

基本含义

指极其微小的数量,形容非常少或微不足道。

一两的意思

一两 [yī liǎng]

1. 计量单位。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一两为十钱。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指少数。犹一双。一辆。

一两 引证解释

⒈ 计量单位。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一两为十钱。

《淮南子·天文训》:“十二銖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为一两。”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宋史·律历志一》:“一两者,合二十四銖为二千四百黍之重。”

⒉ 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适 齐 师” 晋 杜预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匹也。”
《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唐 贾公彦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

⒊ 犹一双。

明 刘绩 《忆原上人》诗:“一两棕鞋八尺藤, 广陵 行徧又 金陵。”

⒋ 指少数。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
《晋书·纪瞻传》:“然失之者亿万,得之者一两耳。”
《红楼梦》第九回:“谁敢望‘请’,只求听一两句话就有了。”
老舍 《正红旗下》二:“母亲是不喜欢算计一两文钱的人。”

⒌ 一辆。

《史记·货殖列传》“牛车千两” 唐 张守节 正义:“车一乘为一两。”


一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两释义:⒈计量单位。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一两为十钱。《淮南子·天文训》:“十二銖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为一两。”汉 刘向《说苑·辨物》:“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宋史·律历志一》:“一两者,合二十四銖为二千四百黍之重。”⒉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适 齐 师”晋 杜预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匹也。”《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唐
    • 2.
      一二释义:一两个;少数:一二知己。略知一二(自谦所知不多)。
    • 3.
      一半天释义:数量词。一两天:过一半天就给你送过去。
    • 4.
      一言半句释义:指很少的一两句话。同“一言半语”。
    • 5.
      一言半字释义: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 6.
      一言半语释义: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 7.
      一言半辞释义:指很少的一两句话。同“一言半语”。
    • 8.
      一金释义:⒈古代钱币数量名称。 二十两或一斤为一金。后亦用以称银一两。《战国策·齐策一》“公孙閈 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市卜於市”汉 高诱 注:“二十两为一金。”《史记·平准书》“一黄金一斤”司马贞 索隐引 臣瓒 云:“秦 以一鎰为一金,汉 以一斤为一金。”清 赵翼《陔馀丛考·一金》:“今人行文以白金一两为一金,盖随世俗用银以两计,古人一金则非一两也。”⒉指少量钱财。南朝 宋 鲍照《代贫贱苦愁行》:“或以一金恨,便成百年隙。”《晋书·顾荣传》:“官无一金之费,人无终朝之劳。”宋 杨万里《心学论一·诗论》:“今夫童子誑其西
    • 9.
      一钱释义:⒈一文钱。 亦指极少的钱。⒉表数量。一两的十分之一。⒊清时吴俗以铜钱七十文为“一钱”。
    • 10.
      一铢释义:⒈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 ⒉喻轻微。
    • 11.
      一骑当千释义:一骑是指一个骑马的兵或将,也可以是指一个重要的人物当千是指那个核心的人能力很强或者由于职位、价值、能力、领导力、威信等重要性很强,以至于可以抵得过1000个士兵的兵力。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类似于“一两拨千斤”。
    • 12.
      万中无一释义:一万个中找不出一两个。指某一类人或事物所占比例极少,相当于成语万里挑一。
    • 13.
      上山释义:⒈到山上去;到山区去:上山砍柴。上山下乡。⒉婉辞,指人死亡,埋入坟地。⒊指蚕上蔟:再过一两天,蚕就要上山了。
    • 14.
      上落释义:⒈责难;数落。 《金瓶梅词话》第八六回:“几曾见咱家小大姐面儿来,万物也要个真实,你老人家就上落我起来。”《醒世姻缘传》第五八回:“狄婆子 道:‘可不是真个怎么?我正待要上落你哩!’”梁斌《红旗谱》三二:“老驴头 坐在炕沿上,把两只手掌抠在怀里,合着眼,闭着嘴,什么也不说,干挨 春兰 上落。”⒉指价格上涨和下跌所造成的差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那捐的数目,也没有什么大上落,总不过一两元,或者三四元。”洪深《香稻米》第二幕:“这两天的行市,不过这样,至多一两角洋钱的上落。”⒊泛指超出标准的差
    • 15.
      个把释义:⒈〈量〉一两个。⒉gè bǎ的又音。义同“个把gè bǎ”
    • 16.
      了望哨释义:指观察敌情的哨兵。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十一章:“山上时不时可以看得见一两个站在崖石上或坐在大树丫上的瞭望哨。”
    • 17.
      二簧释义:同“二黄”。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封召》:“咸丰 以后,专重二簧,近则并重秦腔。”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三:“他还会唱几句二簧,一两折奉天大鼓,和几句相声!”
    • 18.
      从头说起释义:说明事情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从事情刚开始发生时讲起。
    • 19.
      俸薪释义:指官员的年俸和月薪。 《六部成语·户部》“俸薪银”注:“官员每年所受之禄曰俸,此外另有月给曰薪水。”《清文献通考·国用四》:“坐粮厅关仓河船厂、砖厂各差官,除照品赴部支领俸薪外,岁给蔬菜、烛、炭银四十一两。”清 谈迁《北游录·纪闻下》:“满 官支俸不支薪…… 汉 官俸薪兼支。”
    • 20.
      六铢释义:⒈四分之一两。铢,古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⒉古钱币名。详“六銖钱”。⒊指六铢衣。

一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两释义:⒈计量单位。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一两为十钱。《淮南子·天文训》:“十二銖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为一两。”汉 刘向《说苑·辨物》:“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宋史·律历志一》:“一两者,合二十四銖为二千四百黍之重。”⒉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适 齐 师”晋 杜预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匹也。”《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唐
    • 2.
      一二释义:一两个;少数:一二知己。略知一二(自谦所知不多)。
    • 3.
      一半天释义:数量词。一两天:过一半天就给你送过去。
    • 4.
      一言半句释义:指很少的一两句话。同“一言半语”。
    • 5.
      一言半字释义: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 6.
      一言半语释义: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 7.
      一言半辞释义:指很少的一两句话。同“一言半语”。
    • 8.
      一金释义:⒈古代钱币数量名称。 二十两或一斤为一金。后亦用以称银一两。《战国策·齐策一》“公孙閈 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市卜於市”汉 高诱 注:“二十两为一金。”《史记·平准书》“一黄金一斤”司马贞 索隐引 臣瓒 云:“秦 以一鎰为一金,汉 以一斤为一金。”清 赵翼《陔馀丛考·一金》:“今人行文以白金一两为一金,盖随世俗用银以两计,古人一金则非一两也。”⒉指少量钱财。南朝 宋 鲍照《代贫贱苦愁行》:“或以一金恨,便成百年隙。”《晋书·顾荣传》:“官无一金之费,人无终朝之劳。”宋 杨万里《心学论一·诗论》:“今夫童子誑其西
    • 9.
      一钱释义:⒈一文钱。 亦指极少的钱。⒉表数量。一两的十分之一。⒊清时吴俗以铜钱七十文为“一钱”。
    • 10.
      一铢释义:⒈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 ⒉喻轻微。
    • 11.
      一骑当千释义:一骑是指一个骑马的兵或将,也可以是指一个重要的人物当千是指那个核心的人能力很强或者由于职位、价值、能力、领导力、威信等重要性很强,以至于可以抵得过1000个士兵的兵力。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类似于“一两拨千斤”。
    • 12.
      万中无一释义:一万个中找不出一两个。指某一类人或事物所占比例极少,相当于成语万里挑一。
    • 13.
      上山释义:⒈到山上去;到山区去:上山砍柴。上山下乡。⒉婉辞,指人死亡,埋入坟地。⒊指蚕上蔟:再过一两天,蚕就要上山了。
    • 14.
      上落释义:⒈责难;数落。 《金瓶梅词话》第八六回:“几曾见咱家小大姐面儿来,万物也要个真实,你老人家就上落我起来。”《醒世姻缘传》第五八回:“狄婆子 道:‘可不是真个怎么?我正待要上落你哩!’”梁斌《红旗谱》三二:“老驴头 坐在炕沿上,把两只手掌抠在怀里,合着眼,闭着嘴,什么也不说,干挨 春兰 上落。”⒉指价格上涨和下跌所造成的差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那捐的数目,也没有什么大上落,总不过一两元,或者三四元。”洪深《香稻米》第二幕:“这两天的行市,不过这样,至多一两角洋钱的上落。”⒊泛指超出标准的差
    • 15.
      个把释义:⒈〈量〉一两个。⒉gè bǎ的又音。义同“个把gè bǎ”
    • 16.
      了望哨释义:指观察敌情的哨兵。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十一章:“山上时不时可以看得见一两个站在崖石上或坐在大树丫上的瞭望哨。”
    • 17.
      二簧释义:同“二黄”。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封召》:“咸丰 以后,专重二簧,近则并重秦腔。”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三:“他还会唱几句二簧,一两折奉天大鼓,和几句相声!”
    • 18.
      从头说起释义:说明事情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从事情刚开始发生时讲起。
    • 19.
      俸薪释义:指官员的年俸和月薪。 《六部成语·户部》“俸薪银”注:“官员每年所受之禄曰俸,此外另有月给曰薪水。”《清文献通考·国用四》:“坐粮厅关仓河船厂、砖厂各差官,除照品赴部支领俸薪外,岁给蔬菜、烛、炭银四十一两。”清 谈迁《北游录·纪闻下》:“满 官支俸不支薪…… 汉 官俸薪兼支。”
    • 20.
      六铢释义:⒈四分之一两。铢,古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⒉古钱币名。详“六銖钱”。⒊指六铢衣。

一两造句

1.一两粮食虽然少,但聚沙成塔,如果每人节约一两,全国就是一亿多斤。

2.嫩叶上残留着一两滴雨露,泪珠一样晶莹。

3.雪,飘飘悠悠地从天空中落下,我伸出手去,一片雪花落在我的手掌里,瞬间便融化了,变成了一两滴小水珠,安静地躺在我的手里。

4.湖水在枯草丛里微微低语,远处不时传来一两只小鸭的扑翅声,使月夜的湖面更显得孤寂和冷清。

5.雪,冰冷洁白,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女神。雪,飘飘悠悠地从天空中落下,我伸出手去,一片雪花落在我的手掌里,瞬间便融化了,变成了一两滴小水珠,安静地躺在我的手里。

6.瞧,玉米地里,一颗颗粗壮的玉米杆上都长着一两个结实的玉米棒子。有的玉米棒子长到一块去了,一对双胞胎。

7.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瞌睡人的眼。

8.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9.我习惯在学校里就写大部分作业,习惯在书上贴一两张贴画。我习惯在父母睡着后,照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看从同学乃借来的书。

10.他学习成绩一般,但偶尔也能得一两次高分。

11.会压下自尊试着偶尔说一两句晚安。后来,那种想念慢慢破碎在了我一个人的晚安里。

12.也许你和多数美国人一样有些超重,你可能尝试过一两种流行的瘦身方式。

13.母亲时常挂念在外地的女儿,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和她通一两次电话。

14.一个人做一两件好事并不难,但是毕生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容易了。

15.一个人说一两句过头话是难免的,用不着大惊小怪。

16.他们仇深似海,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化解的。

17.我说人生之幸在于有几个闺中好友,有一两个蓝颜知己,有几个忘年之交。

18.要求写一两句设问句。

19.做实验如做人,需遵守规则,任何实验不可超过重量一斤一两,逾越距离一尺一寸。

20.爱一个人就是,买了不合你心意的东西,你也很高兴的接受,然后把它放在一边偶尔用上一两次。

一两(yil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一两是什么意思 一两读音 怎么读 一两,拼音是yī liǎng,一两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一两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