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躬 [shèng gōng]
1. 圣体。
例圣躬不康。
英[ emperor’s body; ]
2. 代指皇帝。
例不欲屡劳圣躬。
英[ emperor; ]
圣躬 引证解释
⒈ 犹圣体。臣下称皇帝的身体。亦代指皇帝。
引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下》:“恐左右忠孝,不欲屡劳圣躬,以为亲耕可废。”
《后汉书·班固传下》:“俯仰乎乾坤,参象乎圣躬。”
李贤 注:“圣躬,谓天子也。”
《南史·沉怀文传》:“风雨如此,非圣躬所宜。”
唐 杜甫 《往在》诗:“前春礼郊庙,祀事亲圣躬。”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改岳山名》:“唐肃宗 上元 中,圣躬不康。”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载垣端华肃顺各款》:“﹝ 载垣 等﹞当面咆哮,几致惊吓圣躬。”
陈白尘 《大风歌》第六幕:“陛下,不可!保重圣躬要紧!”
国语词典
圣躬 [shèng gōng]
⒈ 尊称帝王的身体。
引《文选·班固》·东都赋:「俯仰乎乾坤,参象乎圣躬。」
圣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融释义:不长久。《文选·蔡邕<郭有道碑文>》:“禀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二。”李善 注:“毛萇《诗传》曰:融,长也。”《三国志·蜀志·先主甘皇后传》:“大行皇帝昔在上将,嬪妃作合,载育圣躬,大命不融。”
- 2.
休祚释义:⒈对帝位的美称。《后汉书·质帝纪》:“孝殤皇帝 虽不永休祚,而即位踰年,君臣礼成。”《晋书·乐寿志上》:“我皇寿而隆,我皇茂而嵩;本枝奋百世,休祚钟圣躬。”《北齐书·祖珽传》:“劝陛下禪位,使陛下尊为太上,子居宸扆,於己及子,俱保休祚。”⒉犹言幸运,美好的福祚。晋 陆云《张二侯颂序》:“﹝ 张定侯 ﹞重规继体,而大业暉荣,故休祚频繁,宠灵仍世。”
- 3.
信顺释义:⒈忠信而顺从。⒉谓诚信不欺,顺应物理。语出《易·繫辞上》:“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后汉书·袁术传论》:“天命符验,可得而见,未可得而言也。然大致受大福者,归於信顺乎!”唐柳宗元《零陵郡复乳穴记》:“今吾刺史令明而志洁,先赖而后力,欺诬屏息,信顺休洽,吾以是诚告焉。”宋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今二圣躬信顺以先天下,而用司马公以致天下士,应是三德矣。”⒊真实而通达。
- 4.
功德无量释义:称颂人功劳卓著,对人恩德极大。 《汉书·丙吉传》:“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亡(无)量矣。”
- 5.
历运释义:⒈天象运行所显示的一个朝代的气数、命运。 古代认为朝代的兴衰更迭与天象运行相应。《晋书·王鉴传》:“明公遭历运之厄,当阳九之会;圣躬负 伊 周 之重,朝廷延匡合之望。”参见“歷运”。⒉天象运行所显示的一个朝代的气数、命运。古代认为朝代的兴衰更迭与天象运行相应。《汉书·哀帝纪》:“汉 家歷运中衰,当再受命,宜改元易号。”《北史·房彦谦传》:“产 禄 承母弟之基,不应歷运之兆,终无帝王之位。”《隋书·炀帝纪上》:“前代帝王,因时创业,君民建国,礼尊南面。而歷运推移,年世永久,丘垄残毁,樵牧相趋,塋兆堙芜,封树
- 6.
否剥释义:《易》的两个卦名。“否”为天地不交;“剥”为阴盛阳衰。后多以指时运乖舛。《晋书·庾亮传》:“否剥之难,婴之圣躬,普天所以痛心於既往而倾首於将来者也。”《陈书·儒林传·沉不害》:“梁太清 季年,数钟否剥,戎狄外侵,姦回内奰。”
- 7.
复子明辟释义:谓还政或让位。《书·洛诰》:“周公 拜手稽首曰:‘朕復子明辟。’”孔 传:“言我復还明君之政於子,子 成王,年二十成人,故必归政而退老。”《后汉书·桓帝纪》:“远览復子明辟之义,近慕先姑归授之法,及今令辰,皇帝称制。”唐 刘肃《大唐新语·匡赞》:“今圣躬不康,神器无主,陛下宜復子明辟,以顺亿兆神祇之心。”亦省作“復子”。南朝 陈 徐陵《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首尾交侵,华夷俱骋,而冲人数岁,復子方赊,德未感于黎蒸,威不加于将师。”
- 8.
恻怛释义:⒈哀伤。《礼记·问丧》:“惻怛之心,痛疾之意,悲哀志懣气盛,故袒而踊之。”《后汉书·祭遵传》:“征虏将军 潁阳侯 遵,不幸早薨,陛下仁恩,为之感伤,远迎 河 南,惻怛之慟,形於圣躬。”《旧唐书·岑文本传》:“其夕,太宗 闻严鼓之声,曰:‘文本 殞逝,情深惻怛,今宵夜警,所不忍闻。’命停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老龙舡户》:“状中称死者不下百餘,其千里无主者,更不知凡几。公骇异惻怛,筹思废寝。”⒉犹恻隐。宋 叶适《乐清县学三贤祠堂记》:“贾公 惻怛长者,惠贫恤孤。”明 宋濂《<杏庭摘稿>序》:“其发之於诗
- 9.
懽忻鼓舞释义:形容欢乐振奋,感情激动。宋 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方其困急时,簞瓢之馈,愈於千金,是故莫不懽忻鼓舞之至。”懽忻,一本作“欢欣”。亦作“懽忭鼓舞”。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八:“其后圣躬康復,车驾一出,都人懽忭鼓舞,所在相庆。”
- 10.
拥佑释义:⒈见“拥祐”。⒉亦作“拥右”。亦作“拥佑”。拥戴帮助;保佑。《汉书·佞幸传·石显》:“元帝 晚节寝疾,定陶恭王 爱幸,显 拥祐太子颇有力。”《汉书·元后传》:“时 凤 在位,与皇后、太子同心忧惧,赖侍中 史丹 拥右太子。”唐 司空图《观音忏文》:“或不幸以逢尤,或求全而受毁,即常希拥佑,必保孤危。”《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章惠皇太后,拥佑圣躬,义专繫子,礼须别祠。”
- 11.
比者释义:近来。《陈书·宣帝纪》:“古者反噬叛逆,尽族诛夷……比者所戮止在一身。”宋 李纲《论水便宜六事奏状》:“臣比者尝献愚计,伏蒙圣慈宽假,未赐斧鉞之诛。”《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六年》:“古者刑平国,用中典,而比者以敕处罪,多重於律。”《清史稿·世祖纪二》:“比者皇太后圣躬违和,朕夙夜忧惧。赖荷天眷,今已大安。”
- 12.
疏冗释义:⒈亦作“疎冗”。粗率懒散。《北史·序传·李璵》:“后 汝南王 悦 为 司州 牧,悦 性质疏冗,情识不伦。”宋 司马光《与吴相书》:“光 疎冗之人,无一物可以为报。”⒉粗陋无用。唐 韩愈 张籍《会合联句》:“瘴衣常腥腻,蛮器多疎冗。”⒊闲散的职务或人员。《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元年》:“臣备位諫官,至今未知圣躬安否,况疏冗乎!”胡三省 注:“冗,散也。”明 冯梦龙《智囊补·上智·赵令郯》:“崇寧 初,分置敦宗院於三京,以居疎冗,选宗子之贤者蒞治。”
- 13.
谏猎释义:⒈指对天子迷恋游猎,不务政事,予以规讽。事本《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相如 ﹞尝从上至 长杨 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豕,驰逐壄兽,相如 因上疏諫。”唐 贾至《咏冯昭仪当熊》:“逐兽长廊静,呼鹰御苑空。王孙莫諫猎,贱妾解当熊。”清 陈梦雷《秋兴》诗之七:“争夸鸣鏑催红雨,喜控归鞍数锦毛。諫猎有书谁入告,三年讲武圣躬劳。”后用以指谏止帝王的穷于武事。唐 戴叔伦《客舍秋怀呈骆正字士则》诗:“买山犹未得,諫猎又非时。”唐 李端《长安感事呈卢纶》诗:“諫猎一朝寝,论边素未工。”⒉泛指谏诤。唐 杜甫《哭王彭州抡》
- 14.
还年释义:恢复年轻,返老还童。晋 葛洪《抱朴子·微旨》:“还年之士,挹其清流,子能修之,乔 松 可儔。”隋 江总《玛脑盌赋》:“酒既醉而还年,盌稍酌而延寿。”唐 李峤《为秋官员外郎李敬仁贺圣躬新牙更生表》:“还年而编贝不亏,却老而瓠犀仍出。”
- 15.
銮旗释义:⒈天子卤簿属车上树立的旗。赤色,编以羽毛,上绣鸾鸟。⒉指天子车驾。⒊鑾旂:銮旗。《晋书·王鉴传》:“欲使鑾旂无野次之役,圣躬远风尘之劳,而大功坐就,览未见其易也。”
- 16.
銮旂释义:銮旗。 《晋书·王鉴传》:“欲使鑾旂无野次之役,圣躬远风尘之劳,而大功坐就,览 未见其易也。”
- 17.
长历释义:依历法推算,列出千百年间年月朔闰的历书。晋 杜预 有《春秋长历》。南朝 梁 沉约《上言宜校勘谱籍》:“又詔书甲子,不与长历相应。”唐 张说《贺大衍历表》:“历数既在于圣躬,卜年又表于长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