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 [bā zhēn]
1. 古代八种烹饪法。泛指珍馐美味。
八珍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八种烹饪法。俗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
引《周礼·天官·膳夫》:“珍用八物。”
郑玄 注:“珍,谓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擣珍、渍、熬、肝膋也。”
宋 吕希哲 《侍讲日记》:“八珍者,淳熬也,淳母也,炮也,擣珍也,渍也,熬也,糝也,肝膋也。先儒不数糝而分炮豚羊为二,皆非也。”
后以指八种珍贵食品。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续演雅发挥》:“所谓八珍,则醍醐、麆沆、野驼蹄、鹿唇、驼乳糜、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也。”
俗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续演雅发挥》:“所谓八珍,则醍醐、麆沆、野驼蹄、鹿唇、驼乳糜、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也。”
⒉ 泛指珍馐美味。
引《三国志·魏志·卫觊传》:“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
唐 杜甫 《丽人行》:“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宋 陆游 《东堂睡起》诗:“若论胸中淡无事,八珍何得望藜羹。”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是故甲愿八珍而乙不得藜藿焉。”
国语词典
八珍 [bā zhēn]
⒈ 八种珍贵的食品。一般指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八种。见《群书拾唾·卷一〇·动植食物》。后泛指珍馐美味。
引《三国志·卷二一·魏书·卫觊传》:「礼,天子之器必有金玉之饰,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
唐·杜甫〈丽人行〉:「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⒉ 骂人的话。形容言行不庄重。
八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白释义:⒈三度下雪。《全唐诗》卷八八载《占年》:“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宋 苏轼《次韵陈四雪中赏梅》:“高歌对三白,迟暮慰 安仁。”金 元好问《雪后招邻舍王赞子襄饮》诗:“河南 冬来已三白,土膏坟起如蜂房。”明 唐寅《拟瑞雪降群臣贺表》:“祥徵三白,允昭圣德之符。”⒉指盐、萝卜、饭。三者皆白色,故谓。《续谈助》卷五引 唐 杨华《膳夫经手录》:“萝卜,贫寠之家,与盐、饭皆行,号为三白。”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六:“东坡 尝与 刘贡父 言:‘某与舍弟习制科时,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復信世间有八珍也。’贡父 问三白。
- 2.
八品释义:⒈秦汉时后宫爵位有八,故称“八品”。⒉魏晋以后,官分九品,八品为低级官阶。⒊犹八珍。
- 3.
六穗释义:一茎生六穗的嘉禾,古人视为一种祥瑞。《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导一茎六穗於庖,牺双觡共柢之兽。”李善 注:“一茎六穗,谓嘉禾之米。”《南齐书·祥瑞志》:“﹝ 永明 ﹞十年六月,海陵 齐昌县 获嘉禾,一茎六穗。”《隋书·音乐志上》:“道我六穗罗八珍,洪鼎自爨匪劳薪。”
- 4.
和齐释义:⒈谓调配口味。齐,通“剂”,调味品。语本《周礼·天官·食医》:“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八珍之齐。”郑玄注:“和,调也。”《南齐书·虞悰传》:“悰善为滋味,和齐皆有方法。”⒉谓调配剂量。⒊调和齐一;使和谐一致。
- 5.
四八珍释义:四八珍为“满汉全席”的“四八珍”,即指四组八珍组合的宴席。
- 6.
御厨释义:⒈供皇帝饮食的厨房。 唐 杜甫《丽人行》:“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二》:“后宫内职量留一百人……御厨五十人。”清 俞樾《茶香室丛钞·张齐贤语》:“正如监御厨三十年,临老,反煮粥不了也。”⒉指皇帝厨房中的厨师。《新五代史·晋高祖皇后李氏传》:“举族从帝而北,以宫女五十、宦官三十、东西班五十、医官一、控鹤官四、御厨七、茶酒肆三、仪鸞司三、六军士二十人从。”
- 7.
淳母释义:古代八珍食品之一。
- 8.
淳熬释义:古代八珍食品之一。
- 9.
猩唇释义:猩猩的嘴唇。 食品中“八珍”之一。
- 10.
筐牀释义:匡床。方正而安适的床。《庄子·齐物论》:“丽 之姬,艾 封人之子也,晋国 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於王所,与王同筐牀,食芻豢,而后悔其泣也。”陆德明 释文:“司马 云:‘筐牀,安牀也。’崔 云:‘筐,方也,一云正牀也。’”《淮南子·诠言训》:“心有忧者,筐牀袵席,弗能安也。”前蜀 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八珍罗膳府,五采鬭筐牀。”
- 11.
肝膋释义:古膳食八珍之一。以网油蒙于肝上,烤炙而成。
- 12.
膏腥释义:⒈豕膏。一说,鸡膏。古代调味八珍之一。⒉犹荤腥。
- 13.
膏膻释义:羊膏。古代调味八珍之一。《周礼·天官·庖人》:“凡用禽献……冬行鱻羽,膳膏羶。”郑玄 注引 杜子春 曰:“膏羶,羊脂也。”《礼记·内则》:“冬宜鲜羽,膳膏羶。”郑玄 注:“羊膏羶。”孔颖达 疏:“膏羶,羊膏也。”
- 14.
膏臊释义:犬膏。 古代调味八珍之一。
- 15.
膏香释义:亦作“膏薌”。牛膏。古代调味八珍之一。